李权
摘要: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主要是以区域地理的认知学习为主,而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则是以区域特征、区域发展为主,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知识点可以得出初中地理是基础,高中地理是升华。如何有效地衔接两者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地理区域认知素养是每一个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难点。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地理地图;东南亚
自2017年始,初高中地理知识如何衔接的问题就成了地理学科的研究热点,初中和高中之间的知识本就是一体化的知识,不仅知识相同,且延伸点也非常相似,只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缺乏深度,导致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往往会知识脱节。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往往焦头烂额,因为课堂上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很薄弱,这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针对这一情况,主要从区域认知素养培育入手,谈一下如何做好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
(一)内容差异
初中阶段地理课本的很多知识点是理论,对于地理原理的讲解往往是浅尝辄止,主要的学习内容往往是围绕简单的区域地理认知开展,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理学知识。而高中的地理学则是更侧重于围绕区域地理形成的原因,让学生们去探索形成这些原因的地理原理,侧重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合理地解释地理因素间的联系[1]。可以说初中地理是答案,而高中地理则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表1)。
(二)教学方法不一致
初中地理虽然是中考项目,但是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所占的分值却很低,试题的难度也很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重点知识点的背诵,学生们单靠死记硬背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地理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需要自主理解和思考知识才可以取得高分,教师在教学时候更侧重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育(如表2)。
(一)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容整合
学生的地理知识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需要依托旧知识来进行演化提高,因此地理教师应当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2]。
例如,初中知识点讲解东南亚的时候从位置和范围上简单介绍了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其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中南半岛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则是地势崎岖,河流湍急,地势中高周低。高中知识点则是在这些基础知识上讲述了这一范围内东南亚地形图形成的原因,先是从地壳运动方面解释了板块构成为亚欧、印度洋、太平洋的地壳运动所引起,再从经纬度入手,讲解了河流对地貌的影响,帮助学生们了解了这一区域南北纵列,山河相间的主要成因。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两者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想要做好地理知识的衔接,初中阶段的教师就应当在地理课堂进行知识的延伸,教会学生用地理原因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形成简单的知识架构。
(二)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往往都是照本宣科的知识讲解和泛读,学生们在这种灌输式的课堂下进行学习,很难感受到地理学科知识的魅力所在。这个时候教师想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从区域认知素养方面进行入手,帮助学生们从直观的角度去感受地理学科独特的魅力[3]。
例如,学生们通过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知道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出地,无论是橡胶还是棕榈油的产出量都位于世界的前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来为学生们展示一下东南亚地区的风土人情,然后在学生们观看视频完毕后,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橡胶和棕榈油的产出量可以位于世界前列呢?为什么我国的经济作物不能如此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很快想到了我国的经纬度和东南亚的经纬度,然后再结合主要气候,得出了最正确的答案———那就是东南亚是热带气候,温度高,降水量大,为橡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这当中既让学生们通过思考,知道了简单的地理知识,又关联了部分高中地理知识,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得到升华,可以说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学生们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人文的角度去思考,这些热带经济作物在东南亚发展非常好的另一个原因。
(三)贯彻地理地图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地图往往都非常简单,这些简单的地理图表,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区域分布的理解和认识。而高中阶段的地图则是在初中地图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空间定位,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以运用图标和数据分析去解决相应的地理问题。因此,想要通过区域认知来衔接初高中知识点就一定要把地图的功能尽早地利用起来,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构建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4]。
例如,在讲解东南亚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教师以前经常使用地图来进行整体地理知识的讲解,那么初中的学生们即使不看书也可以知道很多有关东南亚的知识,如东南亚的位置位于中国的南部,赤道附近,气候是热带气候,农作物品种非常丰富等。这些知识的获取固然离不开以前知识的学习,但更离不开学生们脑海中的地图影像,因此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讲解的时候都应当极尽可能地用世界地图来进行知识的总讲解,在固定区域的基础上,把洋流、季风、板块、经纬度等相关的知识都加入到其中,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简单区域的“脑地图”。在学生脑海中有了初步的地图影像后,教师们再进行专业地理知识的讲解就会成为这个“脑地图”的养分,不断地被学生接纳和吸收,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脑地图”会愈发完善,可以简单形成一定的立体框架,对于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系统化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四)活用人文知识弱化知识壁垒
地理学科的教学绝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们考试,更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通过人文地理来让学生们知道生活中处處是地理,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关乎着各种社会现象,帮助学生通过专业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初中地理教学中对于新加坡这个位于马六甲的花园城市只是简单的概括,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就位置和经济来讲解一下新加坡(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讲解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这同高中知识点中详细介绍新加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们通过初中知识点知道了新加坡发达的经济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高中的知识点则是讲了新加坡是如何活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来发展经济。通过学习,学生们知道了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着力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并且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精密电子制造业等,正是这些因素才让新加坡的经济得以腾飞,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是仍然取得了非常大的国际影响力。教师通过区域间的地理信息有效地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进行了串联,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很好地适应,避免了因高中地理知识太难而导致的学习兴趣下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的地理知识着重于基础,高中的地理知识则是升华,两者之间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让学生们可以在不间断的学思结合中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这为以后学习大学乃至更高学历的地理专业知识打下了扎实牢固的基础。因此,地理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根据两者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去探索两者有效衔接的方法,从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入手,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田肖肖.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董迎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吴华香.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 罗会知.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课程衔接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