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iPhone落地,中国工程师被坑惨

2024-05-03 07:58一墨
看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陈宇朱莉苹果公司

一墨

2019年7月12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富士康在当地子公司的苹果手机装配线

2023年9月22日,对于印度人来说,无疑是值得自豪的一天。

历经十年努力,在这天,印度制造的iPhone15终于被允许和中国版同时上市了。印度知名演员、作家兼导演马德哈万在当天就抢购到了该手机,并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感受到了拥有印度版iPhone15的兴奋与自豪。”

同年10月,印度总理莫迪在2023年的印度移动大会(IMC)开幕式上欢呼:“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很快全世界都将使用印度制造的手机。”

不仅名人追捧,普通民众也在疯抢。据媒体披露,在iPhone15上市当天,在孟买等地的苹果商店门口,消费者排起了长队。业内人士对此透露,该系列手机在印度的首发日销量,预计较iPhone14系列增长了100%。

在印度人狂欢的同时,也有一群特殊的中国人为印度版iPhone15的成功感到高兴。他们是富士康等iPhone组装厂外派到印度的中国工程师—印度版iPhone15能够如期上市,多亏了他们的艰辛付出。

对于这些中国工程师的艰辛,同样在手机企业工作,曾被外派到印度四年的朱莉非常能感同身受:“就目前印度的工业水平,如果没有我们,仅靠当地员工,企业在那里将寸步难行。”

负责公司行政人力工作的朱莉告诉《看世界》,“我们在(印度)那边开展工作,也是困难重重。”

同朱莉一样,陈宇前几年也被公司派驻印度。他本人是中国某互联网企业的资深人力经理,和他一同前往印度的,还有公司多名运营人员、业务人员。陈宇对《看世界》表示:“在我们的出海业务当中,印度员工的底子太薄了,很多事情都依赖我们。”

然而,这些来自中国的“老师”,突破困难重重,教印度人造出了iPhone,但他们却没有被印度善待,如今更被坑惨。

伤透脑筋

其实,印度人的兴奋与自豪,是不难理解的。在iPhone15之前,苹果手机一般都是中国版先开卖,印度版要排在其后。而为了实现如今这个目标,印度可以说是整整布局了十年。

“来吧,在印度制造;来吧,在印度生产。”2014年,在新德里红堡的城墙上,在赢得大选后的首次主旨演讲上,春风得意的莫迪向全球企业发出了邀约。同年,中国手机企业开始进军印度,朱莉所在的公司就是其一。

不过,相对中国手机企业,莫迪似乎更加青睐苹果公司。目前,印度对中国手机企业的打压,与对苹果公司的追捧,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过“郎有情,妾无意”,苹果公司及其主要代工厂富士康,长期以来都将生产业务的重心放在中国:有数据显示,2022年,96%的iPhone在中国制造,剩下的4%则属于印度;而在2020年,印度仅占1.3%。

其实,苹果公司这样的偏爱,并非没有它的道理。自从2017年,印度开始生产低端iPhone以来,其质量和效率一直不太行。

在2023年初,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印度制造的iPhone外壳当中,有50%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苹果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在质量上,苹果公司眼里一直都是容不得半点“沙子”,何况印度制造高达50%的不良率。

2023年10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为2023年印度移动大会揭幕

2023年9月22日,iPhone15正式发售,印度“果粉”进入门店体验新机

相对中国手机企业,莫迪似乎更加青睐苹果公司。

再者,由于遭到物流、关税等多方面的阻碍,苹果公司在印度的扩张进程一直非常缓慢。

此外,当地员工的工作效率也备受诟病。苹果公司某工程师曾吐槽:“这里(印度)根本没有工业意识。”咨询公司Venture Outsource总裁马克·泽特经过调查发现,惰性一直是印度员工持續存在的问题。

对此,陈宇深有体会:“相对中国,虽然印度人工成本非常低,但他们比较懒散且没有责任心。”

当年,那些从事“内容审核”工作的印度员工,就曾让陈宇伤透了脑筋:他们不仅上班懒散,完成不了工作指标,而且还经常迟到早退;每当公司要惩罚,他们却倒打一耙,到处投诉公司,并美名曰“维权”。

然而,这些问题,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去年瑞银分析师在题为《印度是新中国吗?》一文当中指出:“印度缺乏制造业生态系统,而制造业生态系统一直是中国经济惊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不过,近几年在中美贸易战、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苹果公司谋划着将自己的供应链分散至多国。除了印度,从国家体量来看,再难以找出第二个可以媲美中国的国家了。

因此,苹果公司即使有再多不满,也不得不倚重印度。日本《日经新闻》曾披露,在未来几年,苹果公司计划在印度生产至少20%的iPhone年产量,而目前这一比例不足10%。

而为了应对印度的“顽疾”,近年来,苹果公司以及富士康等派出了数百名中国工程师到印度,培训和指导当地员工。

有教无类,累死“老师”

或许是经过几十年的工业洗礼,在很多中国人的潜意识当中,组装一部苹果手机并不难—其实不然,即使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要想组装一部合格的iPhone绝非易事。其工序千头万绪,无数个零件要通过无数道工序才能组装得出来。

并且,在整个组装过程当中,还会涉及人员调配、质检标准、不良品返工等诸多细节。而产品完工后,还要经受苹果公司极高标准的验收考验。

要想立刻全部吃下这些复杂的技术,对于刚刚起步的印度来说,并不现实。虽然中国员工如今能够出色地生产出iPhone,但是也绝非一朝一夕得来,而是得益于苹果公司和富士康近20年的培养及摸索。

印度如今要想走中国这条“老路”,这些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无疑是他们难得的良师益友。不过,对于中国这些工程师来讲,“良师益友”这副担子太重了。

首先,语言是第一障碍。印度人所说的“印式咖喱英语”,对中国人来说,相当于“聋子听雷”。毫不夸张,朱莉刚接触该语言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在印度待了好几年,才逐渐掌握。

其次,从员工的“底子”来看,也有很大问题。据媒体报道,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iPhone组装工厂当中,绝大多数员工都是来自周边农村的女性,她们受到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在进入iPhone组装厂之前,她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当过厂工。据说,当中有位女员工在进厂之前是护士,来到厂里后,连镊子都不知道怎么用。

知耻而后勇,既然先天不足,那么后天就要加把劲,然而,她们似乎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据媒体《世界其他地区》报道,外企对印度员工的效率非常不满,有吐槽道:“他们明明知道怎么做,但动作就是很慢,他们甚至走路都很慢。”

2019年4月22日,印度加尔各答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

这些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无疑是他们难得的良师益友。

甚至,印度员工不仅经常开会迟到,而且还以各种奇葩的理由请假。例如,当发生血月(即月食),他们认为女性出门不吉利,因此也要请假。对此,陈宇表示,“如果想拿管理中国员工的那一套,去管理印度人。那可行不通。”

朱莉也认为,以中国人的效率去要求印度人,非常不现实。“他们的自驱力很弱,你要紧紧看住他们,催促他们,他们才会按时完成工作……而且,他们并不像我们那样会反思自己。”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某位富士康中国工程师即使教了很多次,而他所教的那位印度员工始终学不会,如何修复同一个技术故障的情况。为此,该工程师无奈自己修好该故障而离开,然而那位员工却抱怨该工程师没有教。该工程师则回应:“我应该教他多少次,他才能学会?”

签证收紧

虽然这些中国工程师带来了很大帮助,但是印度并没有善待他们。在2020年,中印边境发生暴力冲突后,印度收紧了对他们的签证。

对此,苹果某供应商的一位高管曾抱怨:“我们已经花了几个月时间,但未能为中国员工获得签证。”对此,印媒《经济时报》披露,印度此举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还会使得这些中国工程师面临着被双重征税的问题。

印度手机与电子协会主席潘卡吉·莫欣德鲁对此非常有意见,并表示,签证是帮助印度扩大制造业的重要资源,印度政府应妥善处理。

在签证这个问题上,朱莉及其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在原计划当中,朱莉被外派到印度的时间是三年。然而,在印度收緊签证之后,由于替换人选的签证迟迟办不下来,最终导致朱莉在印度多待了近两年时间。

朱莉所在公司就因签证问题,在印度各项业务的开展变得更加困难,其效率也大打折扣。

其实近年来,印度不仅在签证上为难中国,还以国家安全、逃税、黑金等为由,打压中国企业。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的手机销量占印度手机销量的77%。然而,前些年开始,立志要在印度大展拳脚的中国企业,如今可以说是“哀鸿遍野”。

2023年,vivo被印度指控从该国非法挪用了130亿美元。相对vivo,小米则是更惨,2020年,小米浏览器被印度永久封禁;2022年,小米被要求“补交”65.3亿卢比(约合0.78亿美元)进口税;2023年,小米又被印度以违反外汇政策为由,继续被扣押555.1亿卢比(约合6.69亿美元)。

不仅vivo和小米,OPPO、Realme等中国手机企业也遭到印度不同程度的打压。

朱莉所在的手机企业,也因税务问题,至今仍然在与印度政府打官司。“在2014年前后,印度政府当时为了吸引我们过去,许诺给我们诸多优惠及补贴。”朱莉吐槽道,“然而当我们在当地扎根后,他们却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来宰割我们。”

2022年10月11日,比亚迪在印度推出Atto3电动SUV

要想立刻全部吃下这些复杂的技术,对于刚刚起步的印度来说,并不现实。

连番打压,逃离印度

无独有偶,除了手机企业,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汽车企业等都遭到印度打压,例如包括TikTok在内的300多个中国应用程序被印度政府禁用;中国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的多个项目被印度政府叫停。

陈宇所在的互联网公司,在2021年也撤出了印度,并解散了当地的业务团队,其在当地多年的付出,最终全部化为了泡影。

朱莉他们公司虽然还没撤出,但是公司已经决定不在印度投入更多资源。对此,朱莉表示非常无奈。“和很多中国手机企业一样,我们在印度市场的销量虽然很不错,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打压,我们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关于印度频繁打压中国企业,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主要是出于政治动机,其想在涉华问题上表明强硬立场。

而在北京社科院高级研究员王鹏看来,印度此举主要是想让本国企业逐步控制中国企业,并从中获取关键技术和生产技能。

另外,王鹏认为,现在印度打压中国企业,将来也会打压其他外国企业。对于王鹏的观点,朱莉深表认同。“印度非常会割韭菜,把我们利用完了,就来打压我们;而我们就是他们(苹果公司)的前车之鉴。”

同样,陈宇以过来人的经验,也不看好苹果公司在印度的前景。“印度人口基数很大,虽然市场规模看似非常大,但民众的实际消费能力很低,其与中国无法相提并论。”

(文中陈宇、朱莉为化名)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陈宇朱莉苹果公司
朱莉的项链
失败也是收获
《朱顶红》
苹果公司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Drive.ai
一颗水晶球
Tunable Range Interactions and Multi-Roton Excitations for Bosons in a Bose-Fermi Mixture with Optical Lattices∗
新Pad
Have a Guess不猜不知道
闵浩:做锁具行业的“苹果公司”
铁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