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熊雷
/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的表格选自《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估体系》模块量化表,评估对象为“质疑批判”能力,CI、C2、C3三个层级逐层深入:
请结合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年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2月收心考试作文题)
命题解读
本命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传统基础上,创新了材料的呈现形式,一改单纯的文字表述,采用“文字表述+表格解读”的形式,表格既有利于考生对文字抽象概念性表述的快速理解,也间接考查考生解读表格的能力,实际上增加了考生审题和构思的难度。在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中,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面对权威及已有的结论,所以考生是有合作探究基础的。本命题在写作内容上既作出了呼应,又辅以指导性来降低难度,同时也有引导考生在高三备考复习时回归教材的现实意义。
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量化评估的对象为“质疑批判”能力,考生需要关注到且把握住三个层级的提升方向:C1倾向于有质疑的意识,但无法坚持;C2侧重于能够形成质疑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一定程度的思考辨析;C3的重点在于既有质疑的思维方式,还能在敢于思辨的基础上,进一步酝酿如何解决问题,呈现更加全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考生需要关注到三个层级的进阶性,并有取舍地认识到落脚点在C3层级,从而分析进阶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敢于质疑是走向批判性思维的基点,但不应仅停留在表面的质疑,还要找到合理批判的理据,探索解决问题和解除疑惑的良方妙策,以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具体写作时,一是要写出对评估量化表所指对象的内涵理解和独到见解;二是不能忽视评估量化表所呈现出的进阶性特征,通过对进阶性特征的深入剖析,体现出思考的层次;三是立意构思务必抓住敢于质疑与勇寻良方的认知切入点和时代契合度,这样既能避免空谈,又能紧密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写出深刻认知与创新思考。学生可以联系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展开思考,这样既体现了命题限制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开而弗达”,也呈现了学生关注材料、关照时代、关乎与青春同在的合理批判。
另外,要明确文体。议论文需要论据合理且丰富;记叙文需要主旨明确,叙事饱满,情感充沛。
参考立意
紧扣命题要求,深入挖掘材料内涵,注重审慎而适时的质疑态度,通过合理的批判,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瞄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进阶培养,体现青少年“感悟与思考”的时代关联,写出与时俱进的实践价值。
参考立意如下:
1 . 敢于质疑,勇寻良方
2.大胆质疑,合理批判
3.在挑战權威中“数风流人物”
4.勇于打破传统,创新时代秩序
5.青出于蓝当胜于蓝
佳作示例一
疑可疑之处 究难究之理
⊙ 湖北省团风中学 倪子良
苏子在《石钟山记》中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他星夜泛舟游于绝壁之下,究“石钟”之理,是以破李渤论之疑,不可不谓之批判大家。
是故批判精神当具两种品质:一是质疑态度,二是追根究底的品格。当观点不一时,先质疑之,质疑并非一味否定,而是列清条理,逐一分析,相互校对,探求真相,于探求之时怀追根究底之品格,力求“打破砂锅问到底”直至得出正解方毕。切忌盲从他人之言论,弗推究而信之,一知半解,终究无益。而于他人之结论,我们宜先审视之,以之为基石,进而有自己更深层的见解,故而以不轻易接受结论的态度,亦含追根究底之品格为最善。
时代的进步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正来自无数次批判与质疑的“浇灌”。当伽利略的双球同时落地,当卢瑟福的行星模型高速运转,当牛顿用万有引力将世间宏观物体统一,亚里士多德的高塔骤然崩塌,汤姆森的枣糕翻了一地,那曾统御世间的主啊竟被新时代抛弃。先驱们以他们新奇的视野,去审视天地万物,去质疑荒诞、权威与神灵,在自然科学的沃野上耕耘,在茫茫知识海洋中拾贝,他们疑可疑之处,究难究之理。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坚韧与智慧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无可撼动的光辉奇迹,造福时代,福泽生灵。
时代发展星奔川骛,信息传递铺天盖地。这里是时事资讯交汇之地,亦为谣言淤涡聚集之处,于互联网中,我们更需要批判性思维来辨别良莠,破除虚妄,寻求真相。
去年,韩国一研究团队宣称发现了“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此举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随后,美国实验室也发文称已复现了实验数据。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终于到来,还是美韩资本炒作的狂欢?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异想天开,有人惊喜,有人徘徊,幸而更多的人在寻根究底、探索真理。不久后,中科院发文称“室温超导不实”,并给出了详细数据资料,与韩国论文的肤浅形成鲜明对比,之后陆续有更多的批判者宣告了这场“室温超导”谣言的终结,这是崇高的批判精神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敢于探索、寻根究底精神的彰显。
躬逢时雍,共襄华年。新时代我辈青年更当疑可疑之处,究难究之理,像袁隆平、屠呦呦等杰出科学家们一样,不迷权威之谈,不信专家之论,朝乾夕惕,默默耕耘,于禾下乘凉,嗅千里稻香。
于真理的海洋中遨游吧!去寻觅海底深埋的宝藏。
/点 评/
论点明确,论证深刻。考生紧扣命题要求,通过“引、议、联、结”的结构展开论述,对“疑可疑之处,完难究之理”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论据典型,论证有力。考生详引正面论据,古今中外,点面铺排地展开议论,联系生活和学习的素材,典型而有时代性,也巧妙结合个案进行反面论证。
语言隽永,结构严实。考生借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又兼顾骈散的长短句语言风格。既体现了文章结构严谨,也符合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时代要求。
佳作示例二
万般蹀躞存质疑 千思批判行致远
⊙ 湖北省团风中学 方诗怡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被动地盲目接受只会任由浪潮抛弄,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批判性思維能力培养的评估体系》模块量化表中,我们发现仅有质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轻易接受结论,要追根究底。据此,我认为:万般蹀躞存质疑,千思批判行致远。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我们心存质疑,敢于质疑。
质疑意味着对结论心存怀疑,例如质疑某些早已存在的定理定律,质疑前人总结的方法规律,质疑世间万物运行的法则规律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质疑无处不在。孩童时期的质疑最为常见,他们会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这无疑是大多数人在生命初期的第一个疑问。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得到“充话费送的”“垃圾桶里捡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等回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早已失去了孩童时的那份纯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甚至逐渐丢掉了质疑的能力。鉴于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内心的那份单纯,遇到问题要勇敢地提出质疑,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被结论说服。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我们多加思考,追根究底。
从古至今,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鲜活的事例,他们凭借批判性思考,最终成为历史上璀璨的明珠。以达尔文为例,他深入探索生物起源的规律,追根溯源,探索生物学的奥秘,著成《物种起源》一书;再看哥白尼,他冒着生命危险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学说,为后来的宇宙研究奠定了基石;同样鲁班对利草伤人的原理进行深入思考,发明了形如草齿的锯子……他们均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探索,思考结论合理与否,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青少年亦应培养质疑与思考的能力,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告诉我们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我们朝乾夕惕,与时同行。
当今之中国,公路联通,铁路成网。5G运行,“嫦娥”上九天揽月,“蛟龙”下四海捉鳖,港珠澳大桥引“卧龙”惊叹,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等成就,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领导干部和研发人员的批判性思考和不懈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倘若只是沿着前人的脚印走,中国何以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要保持质疑精神,勤于思考,对知识要有追根究底的信念,如此方能提升个人素养,方能真正为祖国效力,成为栋梁之材。
冯友兰先生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然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升华和提高人生的追求与境界,引领我们行稳致远,航登彼岸。
/点 评/
审题精准,拟题巧妙。考生拟题即抓住了材料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写作要求的“感悟与思考”等关键词,体现出了审题的精准;在行文论证与叙述中不断地点题、扣题,充分展现了考生的写作技巧和智慧。
构思严谨,层次清晰。考生既采用了总分总的行文结构,紧密围绕命题的材料和要求展开行文,还结合生活实例对观点进行有力的论证;既呈现了学以致用的写作能力,也体现了谋篇布局的深思熟虑。
论据多样,说理有力。论据结合成长生活,既体现了学以致用,又彰显了时代同行的青春形象,举例与说理相得益彰,代入感强,张弛有度;兼有爱国情怀的引导,让习作呈现出小我与大国同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