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剑, 黄孙庆, 黄家庆, 葛 磊
(北部湾大学, 广西 钦州 535011)
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趋势,国际化发展也成为地方高校内涵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在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在全面提升大学生国际素养方面,还存在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不多、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校园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滞后、培养提升平台不多、第二课堂国际化建设不强、校园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局面尚未形成等问题。 总体上,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建设离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构建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国际素养,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协作意识”“全球性的宏观视野”“多元包容思维”等素养和政治思想坚定的国际化人才,亟须进行深入研究。 基于此,本文从大学生国际素养的要素内涵、培育的价值意蕴、课程教学改革、培育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国际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国际性工作,或参与国际性活动、与不同国家的人往来交流时,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 大学生的国际素养是指当代大学生走向世界、适应国际化发展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等要素的综合体现。 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国际素养主要包括国际视野、国际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境)外升学和就业创业能力、多元包容思维、遵循国际规则、坚定的理想信念等。
国际视野指以国际化的心态分析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形势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自己国家的国际地位,理性地认识自己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国际关系,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的方法;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具有国际主义胸怀,并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有机协调起来[1]138。
国际知识指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对世界各种知识有一个总体把握。 如对国际事务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懂得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制度、礼俗、风土人情及禁忌,了解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基本情况,了解各国的国际性政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2]。
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基本掌握一门以上外语,掌握国际事务运行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国际惯例,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国际信息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行为得体、规范地与外国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所持观点、态度和言行符合交际目的文化要求。
国(境)外升学和就业创业能力,指鼓励大学生申请到国(境)外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顺利完成国(境)外学业的能力,以及能够到国际组织、国(境)外政府部门和国际性企事业单位成功应聘并胜任工作或者在国(境)外创业的能力。
多元包容思维指一种适应世界事物和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以开放、平等、和平、竞争的心态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理解、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国际社会持积极理性参与的思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3]。 多元包容思维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是确立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国际意识的前提基础。
遵循国际规则,指了解国际规则,利用好规则,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种活动。 了解国际规则主要是了解一些与公平竞争相关的国际规则,如基本的国际经济贸易原则、国际公约,各国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交往的规则和惯例,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并遵守的行为规范等。 遵循国际规则,从而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等。
坚定的理想信念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自觉地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服务祖国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作为一个国际(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坚信包容互鉴、互通互融、合作共赢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4]。 这一理念,科学应对了世界的经济相互依存、文化多元共生、人才全球需求的发展问题;同时,赋予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使命。 对高校而言,坚持国际化发展,培育提升大学生的国际素养,其意义尤为重要。
当前世界的相互依存性,不仅表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且形成了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纵横交错的相互依存网络,不同的生产和发展方式成为既分工又联动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断推进人类生活相互联结的全球化将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紧密。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但无论其如何“反全球化”都不可能持续,只能是一场闹剧而已。 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法则,它要求人们以良好的国际素养面对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就是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需要国际化的教育及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来实现。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性共存发展,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全球性,它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发展,赋予了其特殊的使命,高校培育大学生国际素养成为适应世界共存属性的必然要求[5]。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强化了高校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责任。 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深入展开,国际化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建设发展进一步发力。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家发展战略赋予我国高等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第五个使命。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推动下,国际化成为高校发展的常态特征,地方高校培育与提升大学生的国际素养,既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又是人才需求全球性的客观要求,高校要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突显中国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同时要放眼世界,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6]。 从这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也是一项国际性事业。 加快国际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向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的题中之义。地方高校要走向世界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成为地方对外开放的高地,就必须创新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模式与机制,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际素养,成为国际人才,走向世界,乃是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与推进国际化发展的目的。
经济全球化引起了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无不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创办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开发区、国际产业园区,以及国际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以一定的区域为自己的活动空间,服务地方发展乃其办学之责任与义务。 如北部湾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所在地、与东盟合作的前沿、“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钦州市,应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同频共振,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输送国际化人才,不断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国际素养。
进入21 世纪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经济政治新秩序加速整合,但改变不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的现实,世界各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随之形成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7]当前,我国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深知要适应对外开放发展的需要,夯实自身发展的基础,提升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必须具备较高的国际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价值,成为国际化人才。 只有具备了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国际素养,才能准确地研判国内国际形势,才能在国际对比中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顺应世界大势中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 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使他们能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关注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从人类社会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思考,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方位、多方面开展才能完成。 而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和国际素养培育的基点和落脚点[8]。 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在课程教学中实施。 鉴于课程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素养的重要性,要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际素养,课程教学就应围绕国际素养的培养进行改革。
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素养,不仅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双语、全外语、“外语+”等教学模式,引进国外优质专业课程资源,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问题”素养教育课程。 国际问题涉及面较广,包括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经济、政治、礼仪、风俗等国际社会诸方面的问题。 要开设好“国际问题”素养教育课程,就应把这门课程列入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作为国际课程设置进行教学,供学生学习选修。 而要实施“国际问题”素养教育课程,必须积极开发建设相应的教材。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化发展逆流的挑战,当代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把握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和国际秩序、国际规则等相关知识。 要组织人员编写“国际问题”课程教材,将国际素养的诸要素整合到课程教材中。 通过将世界历史地理、国际规则与各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内容编写成通识课教材、选修课教材或学习参考读物,为培养提高学生国际素养提供保障条件。 “国际问题”课程教材的编写定位是提升学生国际素养的通识课程教材。 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将国际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必备内容[1]139,地方高校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做法。 “国际问题”课程教材的编写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要引导学生的情感,尽可能地把国际先进的、跨文化的知识与观念融合到教材中,满足大学生国际素养提升的诉求,让“国际问题”课程教材承载更多的情感价值观,从而获得为人类谋幸福、谋发展及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涵养。 “国际问题”课程教材的建设,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的知识、信息和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将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变革。 以慕课为抓手,高等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国际交流、促进学习革命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如美国的主流慕课平台有Coursera、Udacity 和edX,英国的主流慕课平台是FutureLearn,德国的主流慕课平台是iversity,这些主流慕课平台积累了全球大量优质的以英文为主的在线课程资源。 我国线上慕课平台也有很多优质的双语或全英(或其他语种)在线课程。 2020年,经过反复比较和专家评审,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爱课程”和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两个课程平台作为第一批推出的中国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推出了302 门代表中国质量与国际水准的英文版课程资源,其中学堂在线109 门,爱课程193 门。 另外,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课程规模较大、门类较全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三大板块),该平台整合了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学银在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等资源。 引进国内外主流慕课平台优质的外语在线课程资源,利用外语慕课进行混合式、翻转式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和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需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就是要把文化知识教育传承转变为文化知识互动教育,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中的文化知识信息,更要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掌握跨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敏锐的跨文化意识[9]。 在全外语和双语教学模式下,通过互动的理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与变革。
1. 改教师课堂讲述法为学生陈述法
所谓学生陈述法是指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中,教师利用一个主题(或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后,用外语陈述自己的观点,或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进行讲评并与学生交流。 通过创设师生外语交流的机会和场合,提高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在语言教学中,通过陈述的方法,让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化和外国语言文化进行比较,并对外国文学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其外语表达能力。
2. 改师生简单问答为师生互动教学
改师生简单问答为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其实是互动教学法,即在全外语课堂教学中,把课堂师生简单的外语会话(一问一答)的教学过程,改为教师抛出问题或学生提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过程。 通过互动活动,在全外语教学课程中增加学生运用外语的时间,使之有较多的机会用外语交流,弥补学生外语口语训练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用外语思维的习惯。
3. 改唯书本教学为借助媒介项目教学
改唯书本教学为借助媒介项目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本为依据,但不能死教书、教死书,以教材为中心,但不唯教材,应围绕教学大纲,依据教材教学内容,发挥教材的纽带作用,借助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媒介提供的贴近学生的真实材料(案例),形成项目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 从而克服传统外语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无法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局限,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文化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
4. 改国内国外学生分班教学为混班教学
改国内国外学生分班教学为混班教学,是指把本土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分班教学改为混班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用国际通用语言回答、讨论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促使不同文化群体学生之间进行直接交流。 在混班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创设能激发不同国家学生进行交流的问题及其场景,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和实践中,接触到更多国家的文化,逐步形成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5.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为了帮助部分外语水平跟不上教学需要的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的外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一方面,有条件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编写电子教案,增加跨文化活动的现实元素,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图片、图像、数据和表格,以其为参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还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开辟培养模式和实践载体。 通过实施多模块、多形式的课程教学,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国际素养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如以“职业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为例,由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教师、学者进行授课,并聘请参与过国际贸易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走进课堂,联系其工作经历为学生做报告、开讲座,介绍与不同国家人员合作、交流的基本技能。 外语课程教学安排外教上课,让外教结合语言教学,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及风土人情,帮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习俗,丰富学生的国际知识,拓宽视野。 对于理工科的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应根据专业教学内容引进世界各国相关行业发展的情况,介绍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国际行业规则、增长国际知识、启迪国际思维、培养国际视野。 各专业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外资企业、国际化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实训。 通过多课程模块和多形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素养。
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可行的内生性方式与措施,还应有适宜的环境。 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对学生有启迪和熏陶的作用,精心设置育人环境,创设文化氛围,往往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 创设培育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校园育人环境,是高校国际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际素养育人环境是一种景观与文化环境,该环境的创设应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校园国际素养育人环境建设要紧密结合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文化特色,努力增强校园国际化文化氛围显示度。 对其建设应有通盘的考虑,结合学校的实际全方位地进行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景观建设,更要考虑校园国际文化建设。 具有国际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建设,在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启迪其国际思维、拓宽其国际视野,寓教育于景观中。 通过科学、艺术的设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如二级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院徽设计及教室、学术报告厅等一些特定教学场所的空间设计,应彰显国际教育理念、多元和谐的文化涵养、学贯中西的深层寓意。 要使师生确立人人都是育人环境的建设者和参与者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在项目、措施、活动计划和具体要求上。
建设具有国际化内涵的物质文化环境,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国际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国际化的育人环境,营造双语环境很重要,学生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生活,能促进其进行跨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有效地提高外语水平。 除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全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外,还应在学校实施全方位的双语环境建设。 一是网站开展国际化建设。 学校所有网站逐步实行中英双语展示,或主要栏目建立外文网站。 二是宣传介绍载体双语化建设。 学校的宣传册、宣传片、学术活动广告,来华留学生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手册、学习生活指南、各种文件等实行中英双语展示。 三是校园可视标识双语化建设。 学校教学、科研、公寓等楼宇与文化场馆的标示,办公室门牌、道路导向牌、校园文化景观等使用中英双语标识。 通过加强双语环境建设,让学生充分接触外语、学习外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外语水平。
营造多元文化氛围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学校国际文化建设工程。
1.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拓展国际互动项目
一方面,利用学校优越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吸引优秀留学生,不断提高留学生所占比例,借以有效地实现内外文化的双向对接,促进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进而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扩大国际视野,提升其综合素养[10]。 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赛事、国际组织、游学项目、出国留学或交换培养、国际学生联谊等各种活动,构建最直观的国际素养培养环境[11]。
2. 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校园国际文化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的产物。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是合作项目办学和设立办学机构。 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直接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快教育国际化发展。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可以较好地培养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的学生,使他们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掌握所学的国际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国际规则等,使之更好地成为国际应用型人才。 充分利用和发展学校与外国合作办学的辐射作用,通过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将中外合作办学的跨国高校师生交流活动延伸、拓展到其他学院,组织师生旁听、观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课程教学和国际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座谈、线上视频、学校媒体报道等形式,让其他学生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交流在国外高校学习的见闻、跨文化交流的心得,进一步推动校园国际文化建设。
3. 积极推进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融合共生
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需要有浓厚的国际化日常学习生活氛围。 一所高校来华留学生越多、生源国越广泛,对营造国际化氛围、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越有利,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越有帮助。 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因此,应在努力开拓吸纳来华留学生的新渠道、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支持本土学生出国留学和加大组织交换培养力度的同时,积极促进来华留学生与本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融合共生,如组建国际学生社团,来华留学生与本土学生进行项目合作,组织举办民族文化表演、饮食文化展示、体育竞赛、联谊活动、学术交流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行自然的跨文化交流,从而实现国际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4. 开设校内国际“第二课堂”,实施国际素养的自我培育
所谓开设校内国际“第二课堂”,即在校内组织来华留学生与本土学生合作开展辅助“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外活动,或本土学生以提升国际素养为主题,开展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创设提高国际素养的场景,拓宽学生学习国际知识、跨文化交流、训练涉外活动技能的渠道和空间,以实现学生国际素养的自我培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学校应根据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多维度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如开展虚拟实训活动,进行模拟涉外谈判、涉外旅游、涉外金融业务办理等,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其中,加深理解并掌握要领,进而尝试解决问题;开展外语演讲比赛、国际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专业技能并拓展自己的知识;组织涉外知识、外语处理技能、外文读书分享会等各种讲座或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5. 搭建国际学习交流平台,开辟国际素养提升途径
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重在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除日常的教育教学外,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自我培育平台。 学校应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搭建国际文化学习交流平台,如利用各种不同的国际教育组织与合作项目,为学生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学校或二级学院与境外院校开展合作,实施“互换生制”,搭建“国际学习环境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包括服务、观摩、交流)学校举办的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组织年会等学术活动,定期举办校内外本土学生、国内教师与来华留学生、不同国籍学生之间的学习生活对话会,搭建“外语对话平台”;成立学生国际文化俱乐部,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设计相关活动,通过俱乐部开展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各种国际交流活动,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素养。
6. 打通本硕学生出国(境)学习深造的通道
培养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国际素养,促进其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只是创设校内国际化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基地作用及联系沟通国外高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设中外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校际联合培养平台,打通学生出国(境)学习、深造的通道。 我们不仅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还要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搭建通向国外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国外资源为我所用。 一是学校在办好现有中外办学机构或办学项目的基础上,争取每个二级学院与国(境)外1—2 所高校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实现联合培养本科生,推荐就读研究生,努力创造条件扩大规模、提高培养层次、增加合作内容,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出国(境)学习深造。 二是积极利用国外合作高校的基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学生能够通过参加适当的交流活动,置身于国际环境感受国际氛围,提升国际素养。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鼓励政策形成制度引导和支持,调动学生出国(境)学习深造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增强学生出国(境)学习深造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条件、有信心地出国(境)学习深造。 四是积极建设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学习校内项目资源库,在拓宽学生出国学习校内项目渠道的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个人申请出国学习,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做好推荐学生出国学习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在出国途径、项目、类别和出国时间上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