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燕
(北部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之一。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的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共12 个世居民族。广西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区内多民族杂居共处。 新时代,广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面向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 必须奋力推动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实现民族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广西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成果,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并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些都为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带来重大机遇。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东连粤港澳大湾区,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与“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陆海交汇门户及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全国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当前,广西正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窗口与“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等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与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高水平共建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深入推进北部湾国际枢纽港口、平陆运河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2]发挥好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贯彻落实“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决策部署,发展好向海经济,努力在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必将为广西民族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更多新的机制、平台和载体,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广西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广西考察,多次就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提出了“四个新”总要求,其中第一个“新”就是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3]。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要求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3]。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2]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广西应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扎实推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为广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46新征程开局,党的民生事业锚定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46的战略目标。 “生活品质”成为党和国家民生事业的重心。
广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心头事”,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广西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新征程上,广西民族地区贯彻党和国家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决策部署和系列政策举措,这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向,也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迎来的重要机遇。
进入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就,在持续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广西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由于广西各民族地区实际不同,在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历史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在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 广西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欠优,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等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地区产业发展比较突出,而一些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受疫情影响,广西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疫情后旅游业等各行业回暖,这在较大程度上使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迸发出新活力。 要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广西民族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各地区各行业的强劲势头开展民族工作,提升广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民生保障是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地区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广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有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平衡,部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等方面。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上还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西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广西民族地区在加强基本民生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现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民生保障存在的这些短板弱项,直接影响着广西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必须紧扣民生保障主题开展民族工作,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水平,做好利益协调,实现利益共同体下的共享发展。 而广西民族地区在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广西的部分民族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治理难度较大,而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治理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的幸福生活,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是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 三是广西民族地区多为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农民把更多精力放在经济生产方面,如何致富是村民更为关心的问题。 而大量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农村“空心化”现象较为凸显,而留在家乡发展的一些年轻人,对村里公共事务的关注及对农村发展的关心相对不够。 四是广西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水平也相对滞后,群众的法治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缺乏法治思维,影响了民族工作的实效性和群众的认同感。 如何将法治进一步延伸到广西民族地区,不断提升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高广西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而广西民族地区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智能化意识不够强,对智能化设备的使用能力不足,加上一些地方数字化办事普及率不高等因素,使得智治建设极易缺位。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向。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奋力开创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扎实推进广西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
1.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对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广西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发展给予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 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即“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5]。 这既是对广西以往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发展前进的有力鞭策,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强大动力。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对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充分彰显了广西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广西区位特点、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对广西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也是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的总要求,回答了广西如何“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课题。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对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并贯彻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2.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推动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是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的根本遵循,也是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的总要求,为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推动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大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产业振兴、科教振兴、乡村振兴,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高质量就业,多渠道促进民族地区居民增收,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广西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与“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抓住广西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交会与重大支持政策叠加的黄金发展期的机遇,扩大区内外开放,提升对外合作发展水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民族地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切嘱托,全面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建设,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擦亮广西民族地区的生态名片,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边疆民族地区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守边固边兴边富民,坚决守住守好祖国的“南大门”,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奠定安定团结的基础,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 广西民族地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一支敢担当肯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党的建设引领和保障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新征程上,广西必须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推动广西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 抢抓发展机遇,努力补齐发展短板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6]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抢抓发展机遇,努力补齐广西民族地区发展的短板,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力举措,直接关系着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大局。
由于受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紧迫。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广西民族地区发展短板,解决好广西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新时代做好广西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 要紧紧抓住解决广西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重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 要优先补齐广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要进一步提升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加大广西民族地区教育与医疗的投入,加快改善广西民族地区教育与医疗卫生条件等。 总而言之,在推进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着力解决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关键问题。
2. 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7]。 做好广西民族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广西民族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不断开创广西民族地区人民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8]新时代广西民族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是多方面的、多领域的、多层次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这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征程上要促进广西民族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把握好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广西民族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准当下制约广西民族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从当地实际出发,拓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确保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2]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为新征程上推进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必须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伟大旗帜,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1. 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力量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39-40这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西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抓住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充分认识与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尊重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推动各少数民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连、团结奋斗,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9]广西民族地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命线与幸福线,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采取宣传教育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形式,并将之纳入民族地区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突出各民族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上、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做到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2. 加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要以兼容并包的价值理念、团结互助的价值理念、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深化各族人民的血脉交融意识、命运与共意识、和谐共生意识,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等12 个世居民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完善政策举措,营造氛围,丰富活动形式,注重创新方法,拓展平台和渠道,努力推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心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 例如,在广西“壮族三月三”期间,人们穿着盛装,唱着壮族民歌,跳着壮族舞蹈,表达对祖先、自然的敬意与感激之情,人们还参加斗牛比赛、斗鸡比赛、赛龙舟等娱乐活动,欢度佳节,展示了壮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与风俗习惯。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充分利用这个广西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让广西人民共同欢度“壮族三月三”,有助于促进广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和魂,对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稳边固边的基础。 广西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珍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要总结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
3. 提升广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新征程上,提升广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环境并提供不竭动力。
广西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相对突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制约。 因此,要支持广西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要推进广西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 通过这些举措,不断提升广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高效发展,让广西各族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推动共同富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携手并进。
同时,广西边疆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后发展欠发达仍是其最大的实际,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仍比较薄弱,但后发展拥有高质量发展的后发优势,欠发达拥有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加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需要,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建设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沿边开放开发的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要坚持以“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宗旨,把民族因素与边境因素结合起来,把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迫切愿望要求与现实结合起来,着力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改善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