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香榧引种及生态栽培技术

2024-04-30 07:03刘同才方诗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山场舒城县香榧

周 霞 刘同才 方诗鹏

(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安徽 舒城 231300)

香榧属红豆杉科,生长在北纬30°以南地区,安徽省皖南休宁、歙县、黟县均有栽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种仁含油量约51%、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28%,味美芳香,营养丰富,可榨油供食用。种子入药有止咳、润肺、驱蛔虫等功效,其提取物也可以制作化妆品。香榧树皮含单宁3% ~6%,可提制工业用栲胶。

1 香榧引种栽培及推广示范的目的和意义

1.1 香榧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经济林树种,香榧干果价格高且市场走俏,实施香榧引种栽培及推广示范,有利于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加快香榧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径。

1.2 通过实施香榧引种栽培及推广示范,形成完整的育苗、嫁接、栽培等全流程生产管理,缩短生长周期,减少了投入成本,提高了林地利用率。总结形成了山地节水栽培、混交营林等一系列生态栽培技术,为本地和周边山区香榧经济林栽培提供经验,从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丰富山区优质造林树种。

1.3 通过香榧引种栽培及推广示范,带动和辐射周边适宜山场大力发展香榧,将香榧的栽培范围向北扩大,发展到大别山区、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同时也增加了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2 项目区自然地貌及气候概况

2.1 地理位置。舒城县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6°26′~117°15′,北纬31°01′~31°34′。其中,香榧引种栽培推广示范项目位于舒城县西南的山七镇境内,项目区中心位置经纬度为:东经116°40′24″,北纬31°10′30″。

2.2 地形地貌。舒城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台阶式分布,西南部为中低山区,群峰耸立;中部为低山丘陵区;东北部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按地貌类型划分为西南部中山、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最高海拔1 539 m,最低海拔7 m。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0%,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0%。项目区为低山地貌,最高海拔383 m,最低海拔120 m,平均坡度26°,坡向西。

2.3 气候条件。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安徽省中部,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 ℃,年均降水量1 100 mm,无霜期22.4 d,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植被茂盛。项目区平均气温12.8 ℃,年降水量1 230 mm,无霜期21.5 d。

2.4 土壤条件。舒城县土壤以黄棕壤、中山麻石土、麻石棕壤土、低山偏石土、丘陵紫色土为主,河谷地区多为近代冲积物。项目区为山地黄棕壤,pH 值4.5~6.5,适宜众多植物生长。

2.5 植被条件。舒城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当地常见的植被包括亚热带阔叶落叶植被以及常绿阔叶混交林。根据植被区域来看,海拔800 m 以上的为中山区,中山区内的自然植被保护良好,具备相对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常见的树种包括青冈、青苦槠栗、麻栎、杉、松、柏等。低山丘陵地区分布的植物以松、竹、柏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比例的茶树、板栗、油桐等经济林木。在岗区,主要有杉木林、人造马尾松以及茶、果等作物。圩畈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以及茶叶等。项目区现为杉木和油茶林,另有少量枫香、麻栎分布,平均郁闭度0.6。

3 香榧生态栽培技术

本次项目设计造林面积为300 亩,分2 个小班,其中水库后沿小班205 亩,黄栗树岗小班95 亩,株行距为400 cm ×500 cm。项目采用多项香榧生态栽培技术,围绕香榧的生态习性,通过人为调节措施,使水、肥、土壤、光等外部环境条件符合香榧的生长习性,营造香榧最佳生长环境,示范香榧生态栽培技术。在项目建设同时向周边群众开展香榧栽培技术的培训及推广。

3.1 造林地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根据香榧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项目区应当选择香榧适生地。山七镇区域气候条件好,山七镇西部地区的三石村分布有野生香榧,生长态势良好。山七镇平均海拔600 m以下,坡度平缓,土壤肥沃,通风较好,交通便利,多雾的山谷和溪旁山场。本项目区,应选择既符合上述条件,又急需要更新造林的残次林和低产油茶林作为项目基地,即山七镇三石村作为推广示范区最为适宜。

3.2 香榧品种确定。通过对省内外香榧栽培区考察,和对市场价格以及消费者反馈评价的研究,选择浙江省诸暨香榧产区主栽香榧品种——细榧为宜。该品种香榧种仁肉色金黄、肉质细腻、清香浓郁、松脆香酥,一直得到消费者好评,市场价格长期保持稳定,并且逐年提高,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山场造林考虑到营造多树种混交林,避免单一树种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自然界或社会风险,选择良种油茶嫁接苗(如油茶品种长林系列)与香榧行间混交造林,遵循香榧生态栽培经营模式技术措施。

3.3 苗木选定。香榧栽培技术培训推广工作中,综合考虑香榧栽种的示范带动作用,考虑种植成本,选择坡度平缓、立地条件好的区域栽种,中下部选择5 年生嫁接苗造林,2 年生砧木嫁接3 年苗木,苗木地径2.5 ~3.5 cm,苗高80 cm,以带土球上山种植或者是营养钵种植栽种香榧。中上部选择4 年生的香榧嫁接。嫁接时,确保苗木根系无损伤、主干粗壮、叶片光泽鲜亮、接穗向上、无病虫害。混交造林用的油茶苗选定2 年生一级嫁接苗造林。

3.4 山场清理整地。造林前山场要清理整地,砍除山场中杂乱的灌木,针对植被裸露程度比较高的岩石、山脊等位置,保留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采取局部整地方式,禁止全垦整地,采用带状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设置水土保持带,防止因整地造成水土流失。植穴:香榧造林密度40 株/亩,水平株行距400cm×400 cm,栽植穴规格60 cm×60 cm×45 cm,回填表土作基肥,成活后再增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

为方便整地工作推进,开设山场作业道,以便施工人员安全行走为前提,合理设立作业路线。作业道与山场水土保持结合起来,上山、下山的路线均可在山场原有的路线上开设,确保主作业道宽度达80 cm,支作业道宽度达50 cm。

3.5 移植造林。造林天气选择在秋冬季10 月中旬~l2 月上旬或在早春3 月~4 月,造林天气以阴天、小雨天、雨后晴天为好。香榧栽种要遵循“浅种高覆土”的原则,避免“反山”,且分层填土时应确保填土踏实。移植时要做到根疏苗正,填土时要做到下紧上松,土球下部要填实填紧,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栽后浇1 次定根水。排水不良的地方要开导水沟,防止因积水烂根。

3.6 配置授粉树。造林时按3%~5%配置授粉雄树栽植,或者采取高位嫁接开花雄树接穗,提高授粉率。雄树(雄枝)在山场中可均匀配置。同时,根据地形迎风位,风口处多配置雄树。

3.7 适当修剪。定植后应适当进行修剪,减少新栽香榧苗木的水分蒸发,遵循剪密剪弱,留稀留壮,修除下部接触地面的枝条。

3.8 夏季遮阴。新造林第1 年要采取遮阴措施,搭遮阴网,小苗用竹篾围编,牢固成框,大苗用棍子、竹篾顶方遮阴,也可间种玉米等高秆作物侧方遮阴。遮阴时间宜早不宜迟,6 月雨季过后就可遮阴,不能等到天气炎热、光照强烈造成灼伤后再遮阴。

3.9 幼林抚育管理。造林结束后,苗木种植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七分靠管理。本项目设计开展2 年的抚育管理,每年开展2 次抚育工作,分别在5 ~6 月、8 ~9 月。本项目选定的抚育方式为劈山扩穴法,把握好垦复深度,控制在15 cm 以内,每年向外扩穴的范围在30 ~40 cm,以利于松散土壤,确保苗木根系能够向外生长。并做好修剪工作,做到树冠内部浅,树冠外部深。

3.10 合理施肥。按照控氮、稳磷、增钾的平衡施肥方法,有机肥与复合肥结合施用,每年施肥3 次,1次基肥2 次追肥。基肥有冬季和早春施肥,追肥一般结合抚育进行,前半年用复合肥,后半年用有机肥。具体施肥量的多少应根据树木的大小确定,以确保树体有效吸收、不出现肥害的情况。施肥时,根据树冠滴水线在其外围挖环状沟渠,将肥料均匀撒入环状沟内,并及时覆盖土壤,每年施肥时,对应的距离逐渐向外移。施肥时不可1 次撒完,应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则,且有机肥必须等到腐熟之后才能施用,施用复合肥时不得将肥料直接接触香榧根系。

3.11 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原则防治香榧病虫害,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做好苗木日常管理措施,改良林地环境,不为病虫害提供生长空间,健壮树体,提高树体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病虫害防治手段还包括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比如,在香榧林中混交种植香樟、桂花等树种,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猜你喜欢
山场舒城县香榧
小小书画廊
明代徽州山林经济规模初探
——以置产簿为中心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我要扶住一个人的念想(外一首)
林权登记后产生权属争议如何确定处理程序
先祖余韵今犹在
香榧驱虫述古今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大别山区精准扶贫的做法、问题与对策
——以舒城县开展精准扶贫为例①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