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强?唐莉?张怡?王睿?陈川
摘要: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小学校基于“美浸生活、美润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理论+实践”为手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并实施了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切实提升了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1-0069-04
一、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发展变化大,社会阅历逐渐增加,但问题解决能力不足,情绪控制能力欠缺,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俞国良[1]对我国近十年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抑郁、焦虑、攻击行为、退缩等。在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方面,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学校环境中,班主任是与学生交流最为密切、相处时间最多的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下简称“心育能力”)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班主任的“心育能力”是指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所需要具备的心理问题意识、心理教育知识和心理教育技能。研究班主任“心育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有重要意义。对教师“心育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心育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年级差异。并且中小学心理教师分布不均衡,中学优于小学[2]。与中学相比,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能力方面仍需要发展和提升。因此,开发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培训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本培训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以专家为指导,多方参与开发的,旨在为所有教师提供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基于学校和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包括完整的课程要素,如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形式、师资与课程资源、课程计划与学时、课程评价及实施保障等[3]。加强校本培训课程研究与开发,有利于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领导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与水平。因此,开发和构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能够切实提升班主任的“心育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扎实推进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的校本培训课程开发,全面提高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小学校从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教师“心育能力”现状出发,立足“美浸生活、美润人生”的办学理念,结合师生发展需求和课程培训目标,深入挖掘学校资源构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体系。将课程开发与培训实践深入到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高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需要的能力、识别和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及开展心理活动的能力。
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原则
(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实际需求相统一
课程改革需要“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在开发班主任“心育能力”校本课程时,既要有校级层面对课程目标与课程逻辑的顶层设计,也要有来自教师教学与发展的需求反馈。在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认真开展前期调查准备工作,充分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规划,把握课程建设环节、层次、类别及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行全面统筹与整合。
(二)坚持课程学习与实践操作统一
校本培训课程是学习的载体,提升班主任的“心育能力”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目标,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实践操作的应用。校本培训课程把握教师真实需要,将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交流课程和技能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全面提升小学班主任的“心育能力”。
(三)坚持美育特色与“心育”活动辩证统一
学校以“美浸生活、美润人生”为办学理念,将“尚美”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校本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贴近真实的教学情境,将“美育”与“心育”相融合,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引发教师思考,培养教师“尚美育心”的“心育”理念。
三、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资源开发
通过挖掘校本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借助家长资源、引进高校资源和巧借网络资源等多种方式,开发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班主任“心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
(一)挖掘校本资源
成华小学校围绕“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课程开发经验的教师队伍。同时,由于生源结构多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较为复杂,对教师“心育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校对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学校要求教师们能够进一步挖掘学校原有的美育课程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尚美育心”的培训资源。因此,在进行课程的开發和构建时,要基于本校实际情况、教师现实需求和学生的真实困境,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与教师资源。
(二)利用社区资源
成华小学校所属成华区跳蹬河社区社区工作开展全面,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成华区妇联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一米阳光”就坐落于此。该团队的志愿者由心理医生、各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社区医务工作者组成,成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一米阳光”团队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丰富授课形式,鼓励、支持教师参观学习,并邀请团队成员来校进行指导和培训。
(三)借助家长资源
学校具有扎实的家校合作基础,建有家长志愿团等组织。在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校共育。通过邀请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家长来校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从家长角度为教师提供更多了解学生的视角,引发教师思考。
(四)引进高校资源
学校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有深度合作关系,学校教师在专家指导下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实施策略。同时聘请高校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开展知识讲座、赛课指导、技能培训等工作。
(五)巧借网络资源
网络教育是教育的新领域,校本培训课程充分利用成华区智慧教育云平台,以线上形式开展教师培训,丰富授课形式。同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心理知识,并以交流、研讨的形式进行分享、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四、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框架体系
成华小学校立足“美浸生活、美润人生”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以师生成长为出发点,注重人本性;以师生发展需求为基础,着眼适宜性;以真实体验、切身参与为重点,强化实践性;以“理论+实践”为手段,贯穿系统性,最终建构起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见图1)
(一)建构培训课程框架
学校从教学实际、教师需求、学生困境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设置课程培训内容,建构了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培训通识课程、交流课程和实践课程,形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体系,为提升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提供教学支持。
(1)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政策文件学习和理论知识学习。目的是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特别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诊断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主要采用专家讲座(线上学习、现场培训)的方式开展。
(2)交流课程主要采用教师分享、家长经验交流、社区心理专家分享等方式,开展基于一线实践经验分享的课程学习。
(3)实践课程以技能培训为主,旨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水平,主要通过教师自身实践,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
(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倡导全方位、全过程、多形式的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反映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基于此,学校初步拟定了《成华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培训课程评价标准》,制定了“课程评价(课程设计与实施评价)”“教师评价(展示性评价与多元化评价)”“学生评价(表现性评价与多维度评价)”“评价应用(展出课程成果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四个课程评价标准,将评价融入“心育能力”培训课程全程全域,充分发挥评价功能。(见图2)
五、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培训资料库
为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课题组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总结经验成果等途径,整理和编写了《成都市成华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培训项目自主学习资料》。旨在培养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鉴别和判断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识学习资料,以培养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需要能力为目的,包括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探究性学习资料,以培养班主任鉴别和判断学生心理问题为目的,探究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师在鉴别和判断问题时可以用到的方法途径。第三部分是基础技能学习资料,包括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相关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制定培训课程方案
结合校本课程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料库,考虑课程特点,基于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要求、课时节次、配套资源等七重维度分别设置对应的课程方案。系统有效的课程方案为培训课程的管理提供了依據,保障了课程有序、有效开展。
(三)探索培训课程实施策略
1.学习专业理论,丰富实践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活动,班主任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邀请高校相关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然而,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技术开展班级管理、解决学生问题及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加强教师合作,建立共享机制
在实施校本培训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内部需树立开放的意识和心态。即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积极向他人学习、交流与合作,以取得进步。同时,各学科教师要突破专业个人主义,加强与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以实现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教师间应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坦诚交流有效案例或者使用困惑,给予真诚建议和鼓励。
3.保持循序渐进,多作反思总结
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改革工程。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制定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反复总结,提高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因此,需保持开放心态,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效果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实施,成华小学校班主任“心育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具体表现在:(1)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升。班主任们已初步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当遇到学生的学业、情绪、情感等问题时,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引导。(2)“心育能力”提升。教师们开展的“听听我心声”“一起来”“未来的我”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极大反响,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3)心理健康科研能力提升。学校多名教师的学生心理问题个案辅导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在成都市论文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课程实施后,面对同伴冲突,学生们学会了解决矛盾的合理方法,能够自我疏导,有效应对负面情绪。同时能够寻求正确的途径,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学生们减少了冲动行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遇到问题时能进行自我反省,更加懂得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班级集体氛围变得更加友善和谐。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教育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4):20-32.
[2]车爱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与思考[J]. 晋中学院学报,2019,36(1):77-81.
[3]张树臣. 校本培训课程化指导策略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为例[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6):14-19.
[4]田瑾.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 名师在线, 2023(23):91-93.
编辑/张国宪 终校/高 珺
注: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21年全省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提升小学班主任心育能力的校本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2021SXJP0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