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涯教育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认同与自我认知相关,能为个体提供群体内支持,帮助个体构建积极心态,是生涯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小学生涯教育应基于文化认同,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三个方面培育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挖掘文化内涵,发展生涯认知;建构认同感,提升生涯发展动力;培养文化心理资本,助力生涯规划。
关键词:文化认同;生涯规划能力;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1-0060-03
一、引言
生涯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生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然也是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1]。根据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小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成长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世界,了解工作的意义所在”。生涯发展要求个体具备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袭开国和顾雪英[2]认为,生涯规划能力指个人顺利进行生涯规划、实现职业理想所具备的一种稳定、可塑的心理特征,包括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等维度。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根据金斯伯格的职业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职业幻想期,他们渴望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由此,帮助学生不断认知自己,认识社会和职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积极的生涯品质,获得意义感,是培育小学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内容。
生涯教育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具有培育人的功能。文化是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结的知识传统的总和,向我们提出了个人、国家和社会层面对职业的要求,對个人、社会和职业的认识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以价值规范、信仰、风俗习惯等内容为媒介,人们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是个体自觉投入并归属于某一文化群体的程度。研究表明,文化认同作为个人重要和普遍的认同之一,可以影响个体对自我理解的本质及一系列心理过程;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还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强化个体心理健康,构筑良好社会适应的心理资本,获得意义感等。因此,小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培育需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引导学生在建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发展生涯认知,激发生涯规划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生涯发展动力,构建积极心态,助力生涯发展。
二、挖掘文化内涵,发展生涯认知
文化与生涯认知的发展密切相关。生涯认知的核心是自我认识,即自我概念的建构。文化为个体认识自我创设了对象和情境,赋予了意义。文化认同有利于个体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促使其更加乐观地进行学习和生活,为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自我概念的建构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关于文化和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及文化神经科学研究均表明,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存在文化特异性[3]。另一方面,自我概念和文化认同的建构具有相同的底层逻辑。自我认同是自我概念的核心,作为认同的一种,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联系,文化认同的建构就是不断地将群体身份和特征纳入自我概念之中。此外,文化认同作为个人重要、普遍的认同之一,能够影响个体对于自我理解的本质,清晰的文化认同为个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原型,与自我概念清晰度呈正相关[4]。由此,将文化融入自我的表达,基于特定文化澄清自我概念,有利于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自我认识,在认知层面培育生涯规划能力。
生涯认知的发展要求个体在充分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文化认同,发展自我认识。根据文化认同的要素模型,文化认同是一个包括器物认同(符号认同、形式认同)和观念认同(身份认同、规范认同、价值认同),由表及里的体系[5]。这就要求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辨别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个人修养等价值观念,把个人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涯发展之中。当然,除了自我认识,对于职业和社会的认识也需要深挖文化内涵,生涯教育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涵养下的职业精神,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抗疫精神”等。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和职业的基础上,为他们培养职业兴趣、理想信念提供文化层面的参考,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培养兴趣,树立职业理想。同时,研究表明,个人的认知特征会影响文化认同感,越抽象的思维文化认同程度越高[6]。由此,生涯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职业、社会“是什么”,还要通过启发学生不断思考“为什么”来促使学生对自我与文化的紧密结合,如引导学生在思考职业含义的基础上探究职业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及对国家的价值。
三、建构认同感,提升生涯发展动力
根据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个体、行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个体的发展意愿和动机在生涯发展中至关重要,而文化认同感的建构则为生涯发展提供了群体动力。文化认同是以价值规范、信仰、风俗习惯等内容为媒介,个体对特定群体的归属,以及其所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根据群体动力理论和社会凝聚力理论,群体内成员间的联结有助于个体在认同的基础上促进行为表现。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的生涯动力既是中华文化内涵所具有的,也是认同本身带来的。一方面,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我们的自我观念更多属于关系型自我或集体自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得个体更倾向于向同伴和他人寻找力量。且有研究表明,相比内部成就动机,关系型的支持更能有效地预测中国人的生涯探索。另一方面,文化认同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在生涯辅导中构建积极互赖心理模式,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要,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沟通、学习、自信等能力和品质。由此,建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个体在形成有效的群体内支持的基础上获得生涯发展的可靠动力。
生涯发展需要动力,要求个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建构认同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体将群体的责任和理想目标融入个人自身的发展,从而形成群体内成员强大的凝聚力,并化为个人成长的不竭动力,激发其生涯规划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关于集体、社会的价值观融入生涯教育课堂,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协作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价值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等。文化认同的建构一方面要通过自我的扩大,把“我”变成“我们”;另一方面是划分界线,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7]。因此,在多元文化汇聚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区分不同的文化,由此产生内群体偏好,形成群体内成员相互支持和帮助的积极互赖的发展氛围。
四、培养文化心理资本,助力生涯规划
人们从文化中获取心理安慰,从文化中获得应对资源[8]。生涯混沌理论认为,“不确定性是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不确定性管理理论表明,当个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通过亲近其所属文化,能存续和延伸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今天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环境,个人的发展必然需要稳定的、积极的心理素质为依托。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生涯规划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心理资本与生涯适应力显著相关[9]。文化因素的存在可以强化心理健康,构筑个体良好社会适应的心理资本,从而为职业生涯规划保驾护航。文化认同是儿童青少年获得意义感,维持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有研究表明,对文化的认可和自豪与生命意义感正相关,与抑郁、焦虑负相关[10]。肖蓉和于馨淼[11]认为,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价值要素来发展自我,减少个体文化内在冲突,有助于缓解其抑郁症状。同时,文化认同也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乐观、希望等心理资本,提高生涯适应力的重要途径。赵科、杨丽宏和尹可丽等[12]认为,文化认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涯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Snowshoe、Crooks和Tremblay等[13]的研究表明,个人越紧密地感到自己与所属文化的联系,越能获得心理韧性,更加坚韧地面对挫折。国外学者也认为,文化与复原力呈正相关,建构社群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能够保护年轻人免于绝望[9]。此外,文化认同还让个体对社会发展更加乐观,周欣彤、李婵艳和韦庆旺[14]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文化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对未来社会能力和热情的变迁知觉,存在“美好明天效应”。说明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能让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抱有更加积极的看法和心态,是生涯发展的重要保护因子。基于此,建构文化认同,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力量,能更好地助力生涯发展。
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需要个体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这就需要挖掘文化的积极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乐观思想,为个人提供了正面的价值引领,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如,又如“寶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在生涯教育和生涯辅导中,教师可以从挫折、自信等主题回归中华文化,引导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应对挑战的信念和力量。
五、结语
文化具有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个人修养等价值观念,只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涯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基于文化认同,个人与文化充分联结,由此建构出生涯认知、生涯发展动力及生涯发展的心理品质。在小学生涯教育实践中,需要不断挖掘文化的丰富内涵,从生涯教育的主题回归传统文化的内核,在文化中寻找个人发展的支持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秋芳. 小学生涯教育应发挥 “四个效应”[J]. 教学与管理,2020(29):10-12.
[2]袭开国,顾雪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的编制[J]. 心理学探新,2010,30(1):78-84.
[3]毕重增,吴良,赵玉芳. 获得意义感:文化自信对抑郁和焦虑的缓解作用[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1):89-96.
[4]韩世辉,张逸凡. 社会认知、文化与大脑——文化神经科学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S1):66-77.
[5]Kitayama S,Cohen D. 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M]. NewYork:Guilford Press,2007.
[6]李雪珂,黄薇,毕重增. 建构水平对文化自信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24,47(1):1-6.
[7]佐斌,温芳芳.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2):175-187.
[8]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107.
[9]杜艾文,Edward Ng,Sheila K Muchemi. 文化、社群、治疗与疗愈[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17,3(1):135-173.
[10]于晓琳,王姝娴. 自我同一性对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适应力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3,11(5):291-300.
[11]肖蓉,于馨淼. 医学生文化信仰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8):1178-1183.
[12]赵科,杨丽宏,尹可丽,等. 民族文化认同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4):418-425.
[13]Snowshoe A,Crooks C V,Tremblay P F,et al. Cultural connectedness and its relation to mental wellness for first nations youth[J]. 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17(38).
[14]周欣彤,李婵艳,韦庆旺. 中国社会变迁知觉的“美好明天效应”: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1):251-266,274,275.
编辑/张国宪 终校/高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