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情
【关键词】素养立意;命题策略;结构化;进阶性;可视化
只关注静态知识与孤立技能考查的命题容易造成功能窄化、目标笼统、形式单调等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提出,学业水平考试要坚持基于素养立意。[1]因此,在命题时要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科学规划命题框架,厘清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语文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指标,以便全面、精准地对标命题,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况。
一、求同: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共同目标,搭建“三维”命题框架
学业水平考试是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2]因此,在设置命题框架维度时,要充分体现素养导向,命题时可以从情境、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考量。
维度一:情境。命题时,材料的选取、评价任务的设置等,要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的特点,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主题,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关键问题,设计贴近小学生真实生活并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可理解的问题和可操作的任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增强其情感体验。
维度二:知识。小学语文命题内容应包含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包括语法、逻辑、修辞、写作知识和文学常识等。这些语文知识存在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四类语文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资源储备。
维度三:能力。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命题,“ 关键能力”是支持学生应对复杂情境,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在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通过四种语文实践活动,主要考查以下关键能力:“识字与写字”主要涉及识记与积累、推断与验证、理解与分析、书写与欣赏的能力;“ 阅读与鉴赏”主要涉及检索与加工、理解与领会、评价与赏析、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表达与交流”主要涉及倾听与观察、选材说明与描述、修正与展示的能力;“ 梳理与探究”主要涉及获取与整理、比较与归纳、质疑与探究、组织与策划的能力。
二、存异:关注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发展的差异,设置体现进阶的评价标准
义教新课标在“学业质量”部分提出,四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3]
对于小学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层次划分,可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为理论依据(见图1),将六个能力水平对应到三级能力目标上。第一级为“学会知道”,是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二级是“学会做到”,可以将它理解为技能目标;第三级为“学会发展”,这是一个高阶目标。以此三级能力目标为标尺,再将六个能力水平整合为四级质量标准,具体包括:了解,表现为能从信息中获取知识,并能借助支架建构意义;掌握,表现为能模仿例子、迁移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应用,表现为能用给定的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并分解原有经验,理清相互关系,根据标准做出判断;综合,表现为能优化经验,解决复杂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关键指标是能力。能力不仅是支持语文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核心素养的表征。因此,在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小学语文命题时,要根据学业质量评价的四级标准明晰关键能力指标的内涵,以及理解不同能力指标间的进阶表现。
1.厘清同一知识中不同能力的进阶表现
语文实践活动涉及的关键能力会随着知识的储备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阶。如小学阶段关于汉字的语文知识,根据质量标准等级的设置,“ 了解汉字”是指能读准字音,能借助拼音和工具书拼读汉字;“掌握汉字”是指能辨识字形,能通过观察、推断和验证等方法辨认、判断字形和字义;“应用汉字”是指能正确、规范、有一定速度地读写汉字;而“ 综合”素养则体现在能在复杂的情境中运用汉字,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能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和蕴含的文化等。
2.厘清同一关键能力在不同学段的进阶表现
学段不同,学业质量应达到的水平也不一样。比如,“ 检索信息”这一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要求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到了第二学段,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到了第三学段,要求能根据图文等组合材料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检索信息的类型看,从直接在图文中检索,到在图文结合的材料中发现关联,再到根据需要在不同类型的组合材料中检索,检索信息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从信息加工的能力发展来看,加工信息从借助关键词句复述到借助提取的主要信息把握内容再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整合,能力进阶明显。因此,在命制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语文试题时,要注意根据关键能力的进阶差异调整任务难度和题目类型。
三、转化:将对素养的考查转化为具体的试题,明确“三线汇聚”的命题思路
素养立意下的命题要坚持育人为重,强调“核心价值、关键能力、真实情境”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设计试题时,我们以“三线汇聚”为命题思路,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以义教新课标为纲,结合教材,系统规划命题,设计能真实且全面地反映小学生素养的任务或问题,变“答题”为“做事”,实现素养可视化。
1.坚持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贯穿命题始终
命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课程育人的导向。核心价值是评价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考查小学生是否具备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的重要标准,需要贯穿小学语文命题的全过程。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包含三大主题,每个主题对应的核心价值各有侧重。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革命文化侧重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侧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统编语文教材在单元导读页设置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是从教材层面对三大主题的回应,双线组元的编排特点强调了核心价值与能力培养相互融合的关系。因此,在命制试题时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选取热点、典型的材料,巧妙设置试题。近年来,柳州市小学阶段的语文试题就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汉字文化、历史故事、民俗等,党史也進入了命题范围,此外,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呈现了柳州的桥、五一打卡柳州城等素材,真正做到了“无价值,不入题”。
2.重视夯实能力,素养培育贯穿命题始终
从重视知识转向重视素养是近年来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小学语文命题要以义教新课标“学段要求”与“学业质量”为依据,遵循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着重考查小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关键能力,还要突出对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的整体评价,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迁移运用能力,做到“无思维,不命题”。
(1)要让关键能力看得见
试题的命制既要反映出关键能力,还要反映出能力进阶发展的具体表现。如小学高年段古诗文阅读试题的命制,应依据高年段古诗文阅读的标准,设置四个层级的考查内容:第一层,“了解层”,设置判断、选择等题型,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字音、字义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层,“掌握层”,设置填空、选择等题型,考查学生能否借助工具书、注释,联系语境理解诗文大意;第三层,“应用层”,设置描述题,考查学生能否借助注释理解大意,并能加入想象进行个性表达;第四层,“综合层”,设置十二宫格游戏、资料袋等题型,考查学生能否发现文学作品的表达特点和结构特点,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等。不同的题型对应不同的难度,可以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
(2)要让思维过程看得见
要让思维过程看得见,命题时可以通过设置有效问题、提供答题支架等方式,帮助学生分解思维的发展过程,让思维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如以下题目:
任务一:利用短文提供的材料,简要地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A. 浏览全文后,我发现完成“ 任务一”主要读几个自然段。
B.王小军想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与其他鹿科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应重点阅读第自然段,并采用【浏览、跳读、细读】(用“√”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方法进行阅读。
C.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请简要列举其中两项:
本题设置了“利用短文提供的材料,简要地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检索和加工。检索信息时,考查的思维能力是根据阅读目的恰当地选择阅读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与其他鹿科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由于文本信息复杂,学生要用跳读的方式获取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信息,再通过判断锁定有价值的信息。要介绍清楚麋鹿的生活习性,则要抓住要点,说出特点。思维能力表现为对信息的整理与加工,即能抓住关键语句,整合关键信息,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
(3)要让良好习惯看得见
在义教新课标中,“习惯”一词出现了多次。从学段要求上看,主要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三个部分。“习惯”也应该作为一种特殊的素养在命题中有所体现。如三个学段都提出了“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要求,命制试题时可以把细致观察、规范书写、姿势正确等习惯转化为测评指标。比如,设置书写题,可依据不同学段写字的标准提出相应的要求,第一学段在试题中出现“ 看清关键笔画的位置”“注意写字姿势”等要求;第二学段在试题中出现“比一比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标点符号书写也要规范”等要求;第三学段可以在试题中出现“看清格式”“整体观察、合理布局再动笔”等要求。
3.情境贯穿命题始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命题要重视“以情境为载体”,情境是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的重要场域。情境贯穿命题的全过程,不仅能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统一到一个主题情景中,形成知识能力模块,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知识储备,激活其学习经验,更全面、客观地反映核心价值、关键能力的表现。
情境要来源于真实生活。如六年级下册命题可以链接“毕业”这一真实生活,可以“难忘小学生活,感恩美好遇见”为学习主题,设置试题情境。这个大情境的设置既来源于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让六年级学生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留下珍贵的记忆。
情境中要设置典型活动。如根据“ 难忘小学生活,感恩美好遇见”这一主题,可以设置以下活动:“制作毕业纪念册”“策划毕业联欢会”“为学弟学妹们推荐好书”“在感恩表白墙张贴《感恩手书》”。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情境贯穿命题始终,带有明显的“ 做事”特征。
在情境中做事,解决真实的问题。如在“策划毕业联欢会”这一活动中,学生要完成“节目征集、节目统筹、活动分工”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例如,“节目统筹”时,会出现收到报名信息多、报名表演的节目类型多、节目类型或内容过于集中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试题时就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用适当的题量、多样的题型、科学精准的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以下题目:
节目统筹。通知一经发出后,同学们踊跃报名。筹备小组对上报的节目进行了以下统计,请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从统计图上,我发现的问题是。为了使联欢会的节目安排更合理,请提出两点调整建议: , 。
本题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是“ 节目类型重复”,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能读懂统计图,并能基于数据发现关键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如增加小品、乐器演奏等节目,使联欢会节目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基于素养立意的小学语文命题,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價值引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