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药”考

2024-04-30 15:16覃想佩张承坤
吉林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药方麝香黄疸

覃想佩,崔 为,袁 倩,张承坤

(1.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南京 210023)

元代医家许国祯《御药院方》[1]记有一“铁瓮申先生交感丹”方,云:“俞居易侍郎传世人中年精耗……居易之祖通奉,遗训云:予年五十一岁,过铁瓮先生授此秘术,酷志行持,服食一年大补,平日所服暖药一切屏尽,而饮食嗜好不减壮岁,此药力之功大矣。今年八十五,享天然之寿,瞑目无憾,独此药传之,理当普示群生,同登道果,药后有汤,与牙药同用之。”方不仅有丸药,而且还有“汤”和“牙药”,需要三种不同剂型药物同用,来治疗世人中年精耗,发挥补益延年的作用。其中,丸药和汤药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医临床常见的方剂剂型,但牙药却已十分罕见,失载于各类《方剂学》教材。

何为牙药?铁瓮申先生交感丹后所附牙药方[1]云:“香附子五两,右以生姜三两,研和滓汁,浸香附子三钱,炒焦黑存性,为末,以青盐二钱拌匀,揩牙。”据此是否可以认为牙药就是“揩牙药”的简称?而作用于齿部的牙药,按照通常认识应仅治疗齿、龈及口腔范围内的疾患,又为何在此方中可以和丸药、汤药共同来补世人中年精耗,发益寿延年的功用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考证和讨论。

1 牙药的概念

牙药又称齿药,并非“揩牙药”的简称。揩牙又作揩齿,是用手指蘸药末揩拭牙齿的一种古代保健方法,有时虽也使用揩齿布或者树枝代替手指蘸药揩齿,但主流仍然是用手指,如北宋《博济方》[2]记载“揩齿法”云:“欲使药时,用生姜一块如杏仁大,烂嚼,须臾即吐,却滓,以左手指揩三五遍。就湿指点药末,更揩十数遍。”刷牙,则是以专门的工具“刷牙”“刷牙子”蘸药刷擦牙齿,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晚于揩齿,但并没有取代揩齿这种保健方法,而是两者共存于古籍。

以《御药院方》为例,该书中除了铁瓮申先生交感丹方里的牙药是揩齿药之外,还有一些刷牙药也常以“牙药”为名,如“牙药麝香散”方[1],其用法便是“每用以刷牙,蘸药刷牙齿上”;“加减牙药麝香散”方[1]的用法是“用药少许,用刷牙蘸药刷牙齿上”“牙药方”[1]的用法是“用药半钱刷牙”。这些都是典型的刷牙药,而非揩齿药。更多的例子,如元代《永类钤方》[3]记载的“牙药”:“取雪白盐花,用新瓦器盛,每早用一大钱,作牙药揩擦,以水嗷动,用左右手指背遞互口内。”显然是作揩齿使用。而明《普济方》[4]记载的“牙药方”:“右为极细末,加好茶相和,早晨刷牙。”则是刷牙。此外还有不需揩齿或刷牙,专作含漱使用的,如《医垒元戎》[5]牙齿例中一方以小椒、露蜂房、青盐三味“为细末,煎数沸,放温漱之”,用于治疗牙疼。

由此可见,古籍中的“牙药”并不专指揩齿药或者刷牙药中的某一种,它是古人对于涂蘸在牙齿部位的药末或药液的统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剂类型,通过揩齿、刷牙、漱口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给药,用于治疗疾患、养生康复或美容保健等。虽然以药物揩齿、漱口等保健方法在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将这些保健法所用的药物正式以“牙药”(或“齿药”)之名概括,使牙药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明确出现,则是在宋代。现存最早以“牙药”或“齿药”命名的牙药方是北宋释文莹《玉壶清话》[6]记载的“西华岳莲花峰神传齿药方”,该方经南宋张杲《医说》转载,对后世影响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牙药的概念自宋代开始正式形成以后,并不皆以“牙药”或者同义的“齿药”为方名(或者为方名的一部分),特别是明清以来牙药方多各自独立命名,以至于如今人们已经开始对牙药这个包涵了揩齿、刷牙、漱口等多种不同给药方式、但作用部位都在牙齿的概念感到陌生。

2 牙药并不限于治疗口腔范围疾病

牙药的施药部位是牙齿,通过揩齿、刷牙、漱口等方法发挥效用,因此其最为直接和常规的功用就是治疗牙齿、牙龈及口腔范围内的疾患。如齿痛,《证类本草》[7]卷十一云:“治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牙龈痒痛。骨碎补……杵末,依常盥漱后揩齿根下,良久吐之,临卧用后睡,点之无妨。”明代大型方书《普济方》设有“牙齿门”,其中的苍耳汤、松节汤、无食子散、莽草散、沉香延龄散等牙药方,都是通过揩齿或漱口的方式治疗齿痛。《本草纲目》则记载用香附、青盐、生姜每日擦牙能够固齿。除此之外,古代医籍中还有一些具有治疗口腔异味、令牙齿白净、补牙缝,乃至于开中风口噤等功用的牙药方,如《御药院方》黑牙缝刷牙药香附子散可“令牙缝黑、牙板白”。总之,牙药治疗牙齿口腔疾病的应用较为广泛。

但值得注意的是,历代中医古籍之中记载的牙药方,能够治疗的疾病并不限于牙齿口腔的范围,有时还可以用于治疗非牙齿口腔疾病,乃至于美容养生、益寿延年,比如前文提及的《御药院方》铁瓮申先生交感丹方,就是使用牙药配合丸、汤来治疗世人中年精耗,保健延龄。以下据古籍记载,介绍牙药无关牙齿口腔类疾病的功用,并进行理论分析。

2.1 养生保健、益寿延年 北宋《博济方》[2]记载有揩牙乌髭地黄散,每日用次方揩牙,不仅能乌髭发,还能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御药院方》中将炮制成末的仙方刷牙药日日用来刷牙,也有延年迟老的功效;该书在久服可轻身长生的土蒺藜散方后亦云:“今虽不作汤散服饵,久而漱之,其验亦同”[1]。《医垒元戎》中的返老还童丹也是通过揩齿来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5]。以上可知,古代众多医家都认为通过使用牙药,可达到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齿为骨之余,依赖于骨髓的滋养。而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髓以养骨,则骨骼坚韧、齿牙固密。若肾精不足,则骨髓生化无源,髓窍空虚,齿牙疏松、脱落,人亦日渐衰老。因此基于上述理论,古人会使用牙药揩齿、刷牙或者漱口来固护牙齿、补益肾气,最后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2 乌须发 有关牙药乌须发的记载,宋代及之后的方书中著录颇丰,如北宋官方编撰的《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一中就单列了揩齿令髭发黑诸方一节,共计9 首揩齿乌发方,多数称一周内见效,一个月髭发尽黑[8],可知牙药乌须发的作用在当时是被高度认可的。此外,宋代《鸡峰普济方》口齿部分记载用顶礼散、当归散、乌金散等方揩齿,均有乌须发的作用[9];同时,该书杂记部分还有一首每日用以揩牙的乌髭药[9],与其他内服或外用的乌须发药并列一处。另有《御药院方》直言用延龄散擦牙或蘸药刷牙,不仅能牢牙止痛,且益气血、黑髭鬓,大有神效[1]。《神农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本草书中亦有不少相关记载。

牙药乌须发的功用,和其延年保健的功效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若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盈,故发润而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枯竭则发白也。人之生以血气为主,盛年之后血气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衰弱,髭鬓也由此日益斑白。故古代医家喜用补益气血、补益肾气之品,来使须发变黑。

2.3 治腰痛 《本草纲目》[10]曾引《乾坤生意》用牙药揩齿治腰痛方“香附子五两,生姜二两,取自然汁浸一宿,炒黄为末,入青盐二钱,擦牙数次,其痛即止”。香附子味甘,微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亦能疏气开郁。生姜味辛,性温,有温中、散郁结等作用。青盐,味咸,性寒,入肾经,能益气止痛,坚筋骨。《御药院方》以及《普济方》等书中亦有不少治疗肾虚齿痛的牙药方。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肾气实则腰骨强劲,活动畅快自如。若肾气亏虚日久,则易受风寒冷湿等邪气侵袭,及被郁怒忧思之气所伤,遂致腰痛。而肾虚亦有引起齿痛,上述《本草纲目》所引牙药方以香附子、青盐等药揩齿,不仅为了借助香附、生姜的辛香发散之性发散腰腑的郁结之气,以缓解疼痛,更为了通过“齿-骨-肾”这一关系链补益肾气,直达疾病的本质,以冀彻底根除病因。

2.4 祛湿热、治黄疸 《证类本草》[7]瓜蒂条引《经验方》云:“治遍身如金色:瓜蒂四十九个,须是六月六日收者,丁香四十九个……细研为末。小儿用半字,吹鼻内及揩牙,大人只用一字,吹鼻内,立瘥。”《本草纲目》亦记载可用瓜蒂揩齿追涎来治疗黄疸[10]。古人认为外在之六淫邪毒侵袭、饮食所伤,或由内在之禀赋不足、劳伤久病等,都可导致黄疸的发生,其中,以湿热型黄疸最为常见。而瓜蒂味苦,性寒,可去胸腹中郁热,并治湿热黄疸。上述用瓜蒂为末揩齿或吹鼻中,以此追涎引去湿热,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

此外,《本草纲目》等书中也记载有通过揩齿祛除腹中湿热的例子。如《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之脾胃篇就有用食盐擦牙漱口,可治因食酒肉过多之胀闷;以及用食盐擦牙漱口,可解酒毒[10]。这与《神农本草经》云食盐可主胃肠结热相吻合。

综上可知,古人使用牙药并不只限于治疗牙齿口腔相关疾病,还通过“齿-骨-肾”的联系,将牙药应用于跟肾相关的日常养生保健、乌发驻颜及治疗腰痛等。而牙药在湿热、黄疸等病证上的应用,更进一步脱离了“齿-骨-肾”的影响,拓展了牙药的应用范围,对于丰富当今中医方药剂型、拓展临床给药方式等有一定启迪作用。

3 牙药的组方

中医古籍记载的牙药方众多,以复方为主。以下主要举例牙药中的常用药物。

3.1 牙药中的常见药物 盐:用于牙齿保健的记载很早,如东晋《肘后备急方》[11]卷六:“空心用盐揩齿,少时吐水中,洗眼,夜见小字,良。”又有唐代《千金方》[12]记载:“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古人亦常用盐汤漱口以保持口腔洁净或使牙齿牢固,或用其他牙药揩齿前后用盐汤漱口以辅助治疗。此外,食后或睡前以盐汤漱口或用盐揩齿,亦是古人养生固齿的常见做法之一。尽管牙药的组成日渐丰富,但盐在牙药当中常常是不可缺少的。古代医家多言盐之味咸,能入肾经,且齿为骨之余,而肾又主骨,故用盐漱口、揩齿或者刷牙能起到补益肾气、固护齿牙的作用。

细辛:《神农本草经》[13]言细辛“味辛,温,无毒。治咳逆、头痛……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又曰“疗牙疼”。早在唐代《千金方》治齿痛方中就有用细辛的含漱汤[12]。细辛,因其辛香发散之特性,在治疗牙齿疼痛方面有一定优势,故在历代方书中经常能见到用细辛治疗牙痛的方子;仅就《御药院方》咽喉口齿一门,细辛的使用频次就超过了60 次,可见细辛在牙药中的重要性。

麝香:味辛,性温。《雷公炮制药性解》[14]云:“麝香为诸香之最,其气透入骨髓,故于经络无所不入。”因麝香辛香走窜力量较强,此药常被用来治疗牙齿疼痛。如《太平圣惠方》《鸡峰普济方》等方书的口齿方部分,就能见到很多含有麝香的牙药方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疼痛。此外,宋代《杨氏家藏方》乌金散中也用了麝香,此方则用以牢牙、乌须发。麝香还见于日常揩齿方中,如《医垒元戎》中的擦牙药、益神散。总而言之,麝香在古代牙药方中亦较为常见。

生地黄:味甘,性寒。唐王焘《外台秘要方》的郁李根汤方,即用生地黄等药煎汤,温时含漱冷即吐之,以治疗齿牙风挺出疼痛[15]。又有《世医得效方》[16]记载:“齿间肉壅方:多因食咸热物而得。生地黄汁一碗……或为末,敷壅肉上,随即消缩。”可知,可借生地黄的甘寒之性治疗火热之气郁于牙龈所致的齿龈肿闷疼痛。另外,在具有牢牙、益气血、乌髭发及延年益寿的牙药方中也多见有生地黄,如《御药院方》中的牙药麝香散,《普济方》肾虚齿痛诸方中的无食子散等。

香附:又名莎草根。《本草经集注》[17]记载“莎草根,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严氏济生方》记载有古人常用的一首牙药方——香盐散(香附子、青盐),可牢牙,去风冷,蛀龋宣露,一切齿疾[18];后世方书亦多录有此方。将香附子用生姜汁制后,加青盐同研为末,用以揩齿或刷牙,是香附在牙药中的常见的用法,常用于日常养生健齿。此外,香附还见与细辛等辛味药合用,煎汤热漱,用以治疗牙齿疼痛。

槐枝:《太平圣惠方》载治齿风及蚛牙疼痛不可忍方,便用狼牙草根、槐枝等药剉细后,煎汤含漱以止牙齿痛;后一首含槐枝、柳枝的蛇蜕皮散方亦如此用[8]。之后,《本草图经》[19]又云:“今医家用槐者最多,春采嫩枝煅为黑灰,以揩齿去蚛。”另外,医书中亦不乏有用三枝散(槐枝、柳枝、桑枝)揩齿或刷牙的例子,如《御药院方》用此三物加盐煎煮成膏,用以日常揩牙,名三物膏。槐枝多见与盐及其他药共研末揩齿,亦可咬碎槐枝一端(使成细条状),再蘸粉末状牙药揩齿,似早期的牙刷,柳枝、桑枝亦可。

从牙药方中可知,古人擅用辛味药来治疗口齿问题,除以上细辛、香附、麝香外,白芷、升麻、川芎、防风也是常用药,或者用附子、干姜、丁香等辛温之品,此类药都具有辛香发散、祛风邪的作用,既能止牙齿疼痛,又能牢牙固齿。其次,牙药方中也见有清热之药,如用寒水石、白矾、青黛等以清热泻火,或用地骨皮滋阴降火来治疗因火热之邪侵袭口腔引起的齿龈肿痛;再次,牙药方还见用牛膝、骨碎补、何首乌、熟地黄等药补肾益精以固齿,常用药中的盐、生地黄也有益肾固齿的功效,而香附子、白蒺藜也用有益气固齿之功。牙药中佐以此类补肾益气之药不仅能治疗肾虚齿痛等牙齿问题,还有乌须发、益寿延年的效果。

3.2 牙药的组方应用特点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牙药的组方可知,在用于治疗口腔疾病时牙药与其他方剂剂型一样,也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上给患者施用的一种方药剂型。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且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或阳明脉虚,不能荣养牙齿,则易被风冷邪气所伤,导致牙齿疼痛,故在治疗牙齿疼痛的牙药方中多使用辛味药,以祛风寒或风热而止疼痛。同时,牙药中用以治疗因肾气衰、遭风邪侵袭所致的牙齿动摇时,除使用青盐、生地黄、牛膝等益肾之品,亦常辅以白芷等辛味药,以补肾祛风固齿。又或者因齿内生虫作痛,用鹤虱(可杀虫)合细辛等药为末煎汤热漱。在治疗非口腔疾病方面,牙药的组方以辨病为主。如为乌须发、养生益气时,牙药中除了用盐、生地黄、牛膝、当归等益气补肾药及升麻等两三种辛味药外,还会配以常见的乌发药如旱莲草、酸石榴皮、何首乌等,这些乌发药在内服乌发方中也都常用;此外,乌须发牙药方中常常还用到清热药,以马齿苋最为常见,或用薄荷叶、茜根、青黛等;以上可知,这类牙药方清补并用,且对症用药。牙药在治疗腰痛时,是以益肾为主。用以治疗黄疸时,牙药方中所用瓜蒂本身即可通过祛湿热来治疗黄疸;而食盐本身也见有解腹中胀闷的功效,可见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思路。

内外同治。成书于明代的《仙传外科集验方》将齿痛收入其中,著名的外科著作《外科正宗》亦载有治齿病方,可知古时牙齿疼痛等口腔问题属外科范畴;然而通过使用牙药来达到养生、乌发目的或者治疗腰痛、黄疸则无疑是内科问题。由此可知,牙药可以起到内外同治的作用。在一首牙药方中就能见到内外同治的例子,譬如《卫生十全方》中的揩牙药,不仅能坚固牙齿,而且能黑须发;在上文提及的不少乌发、益气养生牙药方亦是如此。

用药简便。牙药多应用于与肾有关的疾病,其用药特点与相关内服方用药特点相似,都能发挥药物的疗效,只是在用药途径上有所不同。然而相比于内服方,牙药这一给药途径更加简便,只需将药物制成粉末状用以日常揩牙、刷牙,或是将药末煎汤漱口即可;且对于难以咽下口感差的中药,将组方剂型改成牙药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此外,查看历代牙药方时发现,唐代时的药方多通过漱口的方式治疗齿痛等口腔疾病,用以揩齿者较少;而到了宋代,用以漱口、揩齿者都常见,且用以刷牙者开始出现;到了元代以后,漱口方的占比明显少与唐宋时期,而以揩齿方、刷牙方为主。可见,牙药方的使用方式也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发生变化,更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4 结语

牙药是古人通过漱口、揩齿、刷牙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将药末或药液施用于牙齿,以治疗疾患、养生康复或美容保健的一种特殊的方剂。牙药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牙痛、口臭、牙关紧闭等口腔问题,还可用于乌发、益气养生,或治疗腰痛、黄疸等非口腔疾病,其应用范围相比于现代更加广泛。牙药中常见用的药有能益肾固齿的盐,能辛散止痛的细辛、麝香、升麻,及既能理气又能益气的香附、既能清热凉血止痛又能养肾阴的生地黄等;其次,从组方应用特点来看,牙药组方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外同治的特点,且用药方法简便。其与相关内服药用药特点相似,只是用药途径有所不同,但都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现代医疗中,通过口腔给药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患有口腔溃疡时将冰硼散涂在溃疡处,或用漱口液去除口腔异味等等,其理论也已成熟,但经过研究发现现代“牙药”的应用范围还可扩展到养生保健、治疗白发、或者辅助治疗黄疸,探究是否能用牙药揩齿或刷牙来代替医疗器械或注射药物等现代方法去解除患者牙关紧闭的状态等等。在提倡创新及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快节奏生活下的诸多压力,若能开发更多效果显著且操作便捷的牙药,让人们通过日常刷牙、漱口就能达到调理自身的健康状态,或者养生保健等目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希望能为学者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药方麝香黄疸
鲁晓岚:黄疸
张老师的“药方”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弩药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