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陈丽华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并且,在“政治认同”模块指出,学生要具备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热爱家乡,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观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课堂有着必要性与必然性,能让学生全面认知家乡文化,形成热爱家乡的理念。学生基于家乡文化认同,将持续深化家国情怀素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更为恰当、合理的方式融入课堂。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融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现状与策略,旨在增强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汲取中国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了方方面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模块。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在课堂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能以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传统礼仪、节日习俗、民族文化等均属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一定地域范围和历史时期内人们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综合,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两者的融合不仅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依托理解课内知识,也能够让学生从这些文化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认知,形成爱家、爱国的情怀,砥砺达成道德与法治思政育人目标。由此观之,融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有效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帮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促使学生达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样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融于课堂,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认知视野,拔高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方向。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入,能让文化资源更具个性化、独特性,能从多元层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凝聚优秀传统文化中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思想品质。并且,学生也能循着自身独特的乡土文化记忆,去挖掘地域时代传承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追求,持续丰富精神文化内核,以此形成人文精神,从精神、道德层面审视地域文化,树立辩证统一的文化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程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理念。学生将基于所学知识,多维解读地方传统文化,近距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实际操作,思考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与延续的有效路径。
综合分析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可以发现,部分教师缺乏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忽视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对其进行综合诠释。
一方面,部分教师弱化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对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未能基于所教学的内容挖掘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让两者有机融合,使得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不足;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并未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特色来诠释地方传统文化。一些较为晦涩难懂、复杂生硬的传统文化内容并未赋予新的载体、新的形式及新的内涵,使得学生难以结合时代背景对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深刻认知,更无法认清其应用价值,阻碍了两者的有机融合,难以彰显育人功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影响,认知经验有所限制,难以自主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化内容,所以地方传统文化的渗透及融入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认知特点。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不了解、不注重学生道德成长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的情况下,随意选取地方传统文化内容,导致学生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出现了反感情绪。综合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让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这样才能够让这些内容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落实,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贯彻于教学课堂。
现阶段,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时,基本采用传统单一化的教学形式,缺失儿童立场;多照搬教材内容,仅仅以简单的口头讲述式向学生实施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忽视了地方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契合点与兴趣点,难以让学生基于丰富的认知经验展开多维互动。这样就导致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效果较为低下,无法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传统文化内涵,更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学生探索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导致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探索认知与教师教育之间产生了断层,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知影响着两者融合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应根据所教学内容,多维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方传统文化,加强对这些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掌握文化精髓,激发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寻求将其融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对地方传统文化产生触动,将传统文化构建到自身的思维结构和知识体系之中。所以,教师要以专业的视角解码地方传统文化,掌握并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精神、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思想内涵,以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学生、教化学生,全力推进学生文化自信素养的培育,反哺核心素养生成。
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为例,涉及的核心素养目标是让学生感受风俗与自己的密切联系,理解并体会不同地区风俗所承载的丰富内涵,正确看待风俗的演变,主动体验并传承优良风俗。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先从整体视角解读教学内容,再挖掘丰富的地方风俗文化资源。比如,莆田地区有独特的风俗,如“做牙”习俗,这是深深刻在莆田人心中的;“年暝岁尾”是莆田人到了岁末年终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指的是到了这一段日子,有着各种习俗、仪式和禁忌。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学术的角度解析这一传统风俗,将其作为丰富的生活资源融于课堂,帮助学生完成课堂探究,以自己成长中经历的风俗活动感受风俗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用方言说《莆田十六尾牙赞句》,激发学生的生活记忆,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从大人口中听到的赞句及老一辈给自己解释的赞句意思,让课堂承载浓厚的乡土气息。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莆田人过尾牙、扫巡、做红团的视频(节选《年暝岁尾(上)》纪录片)。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风俗加以阐述。比如,“扫巡”一般选择“农历双日”进行,工具一般是芦苇、青蒿或者稻草,捆成一大把,再贴上一张红纸,将其绑在竹竿上,打扫灰尘或者蜘蛛网等。教师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莆田人的“做牙”习俗,并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自主表达,阐述自己印象中的“做牙”习俗,能让学生凭借丰富的实践体验、感受中华民族浓郁的民风民俗,从而让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丰富的思政内涵、道德观、社会观融于课堂,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及政治素养的提升,让地方传统文化更好地融于课堂,为学生带来愉悦的课程体验。
要想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融于课堂,教师便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满足学生内在需要、能力与兴趣,鼓励学生结合地方特色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课程内容,完成多元化的实践探索,拓展新的文化内涵,以自己的言行阐释自己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因此,教师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协同家庭与社区的力量,打破学科壁垒,撬动社会研学活动、亲子活动、少先队活动的育人力量,使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同向而行,打造融合教育主阵地,提升融合教育行动力,高效推动核心素养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为例,课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情况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同时,需要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探究并解决问题。基于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从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哈尔滨爆火”的社会热点,让学生为家乡文旅局出谋划策,邀请全国人民来到莆田。确定了探究活动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各种力量展开实践活动,以多元形式向人们展示莆田好风采,吸引游客。具体活动如下:
1.少先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戴着红领巾,与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合作,开展以“重走革命路,重温红色景点——莆田之旅”为主题的游学活动。少先队员们的路线:闽中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207 团旧址·澳柄宫革命旧址——东泉列宁小学——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陈国柱故居。少先队员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游览了这些红色革命地,生发出了诸多感悟。然后,教师让各小组依据游览路线写一份“莆田红色之旅攻略”,将每一个地方的地址、相应历史事件一一描写。
2.研学活动。
教师可以借助社区的力量,带领学生走访距离学校较近的剧院,让学生观看莆仙戏,了解莆仙戏悠久的历史,听莆仙戏,与戏曲演员交流,了解“最可爱的家乡人”,感悟家乡深厚的戏曲艺术。活动后既可以撰写研学报告,也可以亲身体验一次唱戏曲活动,以丰富研学成果。
3.亲子活动。
教师可以让家长利用周末的时间陪伴孩子挖掘莆田的特色美食,如煎粿、山里炝粉、锅边糊、豆浆炒、土笋冻、卤面、兴化米粉、白粿等。家长可以用手机录制“寻访莆田特色美食”vlog,与孩子探访美食、评价美食,记录人与美食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各个家庭将录制的vlog 上传至家校平台,将优秀的视频及学生在前面两个活动中的优秀作品集合上传至学校抖音号、公众号,展现学生的成果,让更多的人认识莆田,使整个课程变成了一堂真正的“社会课”,做到知行合一。
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融于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创新手段与模式,丰富两者的融合线。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单纯的讲授形式,让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课内知识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支撑其展开多维探索,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这样也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时代主题思考地方传统文化发展,使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课堂深度融合,助推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喜与忧》教学为例,课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关心、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生发忧患意识与公共参与意识。基于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呈现莆田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如“随着社会发展,莆田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正在逐渐衰落”。随即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议题探究,议题为“如何增强莆田民风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让各小组结合课内知识,选择经典案例加以辨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变成了“问题解决”课堂,各小组生活见闻、知识与技能基础不同,所提出的策略自然不同。结束了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回答,最后选出最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有的小组认为可以溯源历史,根据特定史实向众人普及莆田的民风民俗,以“家国情怀”凝聚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如莆田独特的五日岁习俗便与戚继光带兵入闽抗倭相关;有的小组认为可以翻新民风民俗馆,编写民风民俗历,让民风民俗代代相传等。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开放、自由,使学生像文化研究专家那样思考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体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地方文化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堂得到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全方面分析当下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现状,寻根纠错、对症下药,寻求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文化解码、落实实践、多维创新,让地方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深度融合,唤醒学生的文化自信,更好地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全力推进学生获得综合及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