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2024-04-30 00:11尹倩倩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2期

尹倩倩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结合语文教学主题和教学需求,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促使课堂教学氛围获得进一步活化。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程中依托教学目的存在着多样化价值功能。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情境的育人价值,以情境为抓手,让核心素养教育落地。

一、依托课堂教学主题,确立情境主题与方向

情境教学工具能对学生学习构成感知性作用。这里的“感知性”主要体现在对课时重点信息、主题元素的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外显化课堂教学主题,引发学生对课时主题的关注。在教学情境准备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度提炼课堂教学主题,再依托主题,确立课堂所需教学情境的主题与方向。这一教学策略是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的本质思路。同时,情境与情境之间有着显著的分别。同一主题课堂上的情境应用环节不同,其应用的意图也不尽相同,相对地,情境内容的展示侧重也应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从教学设计出发,结合课程教学中多元环节对情境的需求设计差异化情境内容,让课时情境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同时存在内容方面的差异,求同存异引发学生主题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这一过程中,情境中的丰富的画面信息将为学生渗透主题意义,使课堂教学主题的意义外显化,深化学生对课时主题意义的觉知。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活动中,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描述了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其课时人文主题在于“童话故事”,教师因此分析:课堂情境需结合“童话故事”元素来展开。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师将情境教学分别融入课堂导学环节、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和拓展环节四个过程中,并创设具体的情境内容设计思路如下所示:(1)导学环节: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多种插图,请学生直观欣赏小女孩的外在特征,深化对故事主人公人物形象的了解。(2)讲解环节:展示小女孩擦亮火柴后出现的温馨画面,为课文进行补充说明。(3)讨论环节:展示小女孩目前面临的境遇,如:鞋子不合脚,鞋子跑丢了,不敢回家等。(4)拓展环节:《夜莺》《打火匣》等安徒生童话故事。

上述情境设计具有共性主题“童话故事”,在共性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侧重,如导学环节情境内容侧重于故事人物形象的展示;讲解环节侧重于小女孩幻想的美好内容的展示;讨论环节旨在展现小女孩的境遇信息;拓展环节则展示了作者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内容。求同存异的情境创设方式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使课堂情境的创设取得较好效果。在情境中,学生能从情境信息里捕捉主题要素,结合音乐、画面要素给人的感受奠定课堂主题的情感基调,进而带着准备进入课堂,有选择地展开主题学习。

二、依托核心素养目标,确立情境内容与形式

(一)生活化情境,于情境中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情境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工具,以情境展现生活化风貌,让多元文化与现实生活接轨,进一步渗透文化在生活中的存在价值和应用形式。教师可以借助画面信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化情境工具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文化造物,教师还可以列举生活化案例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联想,从而向学生普及文化在古往今来的作用,认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学生能在生活化情境的帮助下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心。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活动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中华神话故事的经典篇目,展现出中华民族向命运抗争的斗争精神。为向学生普及神话传说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域,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教学形式与内容如下所示:(1)实物类情境:“精卫”主题的文创产品(行李箱、布匹、书签、包装礼盒等)。(2)影视类情境:《精卫填海》片段。(3)语言类情境:向学生介绍中华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体系,介绍与精卫有关的神话传说人物(如炎帝、黄帝等)。

上述多样化情境内容取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化对课时内容的了解,进一步感受精卫的精神品格,体会神话传说对于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表演类情境,于情境中加强学生语言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借助表演类情境为学生创造实践应用语言知识的机会。情境能唤醒学生的课堂主题情感,促使学生从情境中感受独特的人文氛围,从而选择适宜的语言运用与表达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表演道具,布置表演任务,提供表演的场地、排练的时间和助演的音乐、画面材料,为学生情境表演服务。学生能在表演类情境中立足第一人称视角展开积极探索,实践应用所学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表演类情境设计中,教师需注意情境展示形式的多样性和适配性,一方面以新奇富有创意的情境展示形式调动学生表演参与兴趣,增强活动的感召力。另一方面,选择适宜的情境展示方式能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搭建阶梯。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学活动中,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一篇长篇阅读,旨在培养学生速读能力与概括能力。教师可以将表演类情境作为本课时的情境应用类型,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如下所示:(1)表演背景音效:为学生准备外景宴会、内景宴会等多个画面作为活动背景,播放民族乐器合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展现国君与臣下相会,其乐融融的场面。(2)表演道具服装:为学生组内矮桌、觥筹、国君、丞相的头冠、和氏璧等道具,供学生自主探究。

上述表演情境能为学生情境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能在表演类情境活动中深度锻炼总结能力、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三)话题类情境,于情境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语文思维能力包含分析、理解、概括、评价、创造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需为学生创造思维活跃的良好条件,营造思辨性学习氛围。话题类情境适用于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课堂话题,营造开放式话题讨论氛围,借助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发起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在情境探究过程中形成对课时知识的关联性解读或深层次思考。这一过程即学生思维品质高度发展的过程。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活动为例,本课教学内容围绕童年的玩具“竹节人”展开,该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话题类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在补充情境的同时发散语文思维。为达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话题如下所示:(1)课文中从哪些角度描写了竹节人的有趣之处?(2)除了竹节人外,你们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受欢迎的玩具?这个玩具的有趣之处在哪里?

上述话题能引发学生对课时主题、对生活的联想。教师可以组织头脑风暴活动,请学生随机提出关键词或观点,畅所欲言地展开口语表达,以此交流阅读思考,获得学习自信心。

(四)信息化情境,于情境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趣

信息化情境以生活场景、学生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为教学优势,旨在为学生的认知服务,其情境信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与学生生活经验相接轨。信息化情境能在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和拓展,成为衔接学生思路与课时内容的桥梁。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将文学审美以画面信息、声音信息的形式转化、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对文学美的体悟,进而丰富对文学审美的觉知。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内容为一首写景诗,展现了暮江夜景。教师为使学生深刻领会诗词的内涵,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视频《暮江吟》,视频中向学生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夕阳斜照江面,水面红金相映、波光粼粼的优美画面,以及夜晚的露水圆润可爱,月亮弯弯如弓的生动画面。视听情境的交融能使学生从感官体验中收获对古诗词意境之美的体悟,促使学生培养高雅的审美意趣,互补理解写景诗的意蕴之美。

三、依托课堂动态生成,评价情境品质与效果

在课堂教学尾声,教师可以借助评价教学验收学情,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表现,自主分析情境的品质和教学效果,从中获得情境创设与教学实施经验,强化情境教学效果。在量化情境评价标准时教师需注意:情境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经验?情境内容是否符合课时教学主题?情境形式是否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则需注意:学生是否能按照预设的学情与教学情境互动并作出正确的学习反馈?学生是否能全面、充分地理解情境的设计意图?学生是否能深度探究情境信息并从中提炼有益的学习收获?在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的环节,学生需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认识到情境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提升。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活动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音乐家贝多芬的一段小故事,展现了贝多芬谦逊有礼的精神品格,宽厚善良的精神品格。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情境内容的适配性与主题性,情境展示形式的合理性和多样性,选择了钢琴曲《月光曲》作为情境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尾环节,结合本课时学生在情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情境的设计可行性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面向自我提升问题:(1)《月光曲》是否符合高学段学生认知经验?学生在理解音乐意蕴时是否存在难度?(2)情境内容是否符合课时教学主题?学生能否轻易将图文与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相联系?(3)音乐情境的展现形式是否符合小学生当前的文学与审美发展需求?

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本课学情进行客观的评价,并自主分析《月光曲》中情境设计可以提升或优化的部分。结合本课时材料,教师进一步联想到可以将声音与画面搭配,调节班级亮度模仿黑夜,为学生营造静谧氛围的情境创设方式。对情境设计的深层次评价与反思能带动学生学习思路,强化核心素养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情境教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