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让人闻之色变,其引发的恐惧感与癌症不相上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性传播疾病都有母婴传播这一共同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因持续的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问题,最终可能致命,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损害全身各个器官。怀孕期间如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梅毒螺旋体,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早产、死胎、死产等后果。
〇 孕期染病要小心传染给胎儿
妊娠期合并艾滋病病毒或梅毒螺旋体感染对母婴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母婴传播至关重要。
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螺旋体都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可能使孩子在出生后成为艾滋病患者。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给胎儿,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胎儿在腹中停止发育或是出现内脏和组织的损害,或者出现自然流产、死产、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同时也会增加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的风险。孩子在出生以后也可能会表现出滑膜炎、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许多不良疾病。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要进行母婴传播阻断措施,主要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尽早的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干预,在生产时达到安全生产,产后对婴儿科学喂养。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儿童在出生后尽早的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目前,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部分地区的阻断成功率接近100%。梅毒的母婴阻断也是很有效的,常使用注射苄星青霉素阻断。如果已经做了母婴阻断,那么就不会再传染给宝宝了,关键是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〇 主动预防避免伤害
艾滋病和梅毒是两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极大的伤害。对于孕妇而言,做好预防并定期检测艾滋病和梅毒尤为重要,同时,对其配偶进行检测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1)形成良好的性道德观,固定性伴侣,避免高危性行为。
(2)做好性行为保护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
(3)准备结婚、怀孕时,应尽早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到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浴池洗澡等。
(5)输血和献血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尽量避免不必要输血,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6)避免不卫生的文身等。
〇 积极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已经患有艾滋病或梅毒的女性,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或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和计划怀孕。患有艾滋病、梅毒的孕妇,如果能早诊断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少疾病对孕妇身体的影响,还可以有效阻断疾病在母婴间的传播,对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避免先天艾滋病或梅毒患儿的诞生,建议孕妇在怀孕后3个月内进行初次产检,并在初次产检时进行相关筛查。对于艾滋病或梅毒高发地区或梅毒高危孕妇,在临近生产前的3个月内及临产时,也应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此外,患有艾滋病或梅毒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应避免产道损伤和出血,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除了疾病预防、早期检测,增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孕期合并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认知及预防意识,也是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关键手段。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承担起宣传和教育的责任,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帮助公众理解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策略。需要关注的是,孕期合并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者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感染者可能会感到羞耻、恐惧和无助,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也可能加大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社会应该增强对感染者的包容和理解,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而言之,孕期合并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期预防和治疗。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我们能更有效地应对这两种疾病,保护母婴的健康,并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