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订健康传播计划

2024-04-29 00:00:00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1期
关键词:人群受众技能

2021年12月23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布了《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完成健康教育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最终确定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九大能力领域:基本知识、需求评估能力、计划制定能力、干预实施能力、传播与沟通能力、评估与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倡导与动员能力。每个领域详细介绍了具备该领域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标准。

该《指南》是我国首次对健康教育专业能力领域及标准进行界定,旨在推动健康教育人才队伍规范化建设,推动健康教育学历教育、学科建设,提升健康教育整体工作能力和技术储备。一方面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为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专业发展路径,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中。

下文为《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指南》对制定传播计划的解读。传播计划是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传播计划,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可以实现以下目标: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 分析目标人群

分析目标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相关问题和健康教育需求。除一般人口学特征外,还应考虑:

1. 目标人群的数量。

2. 主要的健康问题、严重程度及人群分布。

3. 目标人群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4. 目标人群对健康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5. 目标人群独立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

6. 接触目标人群的难易程度。

7. 可投入的人力、经费、资源。

● 确定传播目标

围绕项目总目标设定传播活动的具体目标。

1. 明确受众信息知晓状况的预期改变。

2. 明确受众态度、信念、技能的预期改变。

3. 明确受众行为的预期改变。

4. 明确判定成功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5. 明确可客观描述预期结果的指标。

单次健康传播活动很难使受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发生稳定改变,设定目标时要切合实际。

● 确定传播主题与内容

根据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教育需求确定传播主题。主题可选自以下内容:

1.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健康技能。

3. 常见病、季节性多发病预防。

4. 健康主题日的宣传主题。

5. 突发事件应对及伤害预防。

6. 健康政策宣传等。

● 选择传播媒介

常用传播媒介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

根据传播者、受众、教育内容、成本费用等综合评估各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传播媒介,提高传播效果。

● 选择传播者

选择传播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专业性。来自专业机构。

2. 权威性。来自权威机构或权威发布平台。

3. 感染力。信息加工及健康科普能力强,受群众欢迎。

4. 可及性。方便、就近。

● 人员、经费和时间安排

1. 明确人员职责。对计划执行人员明确分工,必要时可制定工作任务书,明确其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质量要求,以便检查评价,也有利于各部门间良好协作。

还需对计划执行人员进行短期专业培训,培训重点:①讲解计划执行的目的与意义;②传授开展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③激发完成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2. 保证经费充足。应从多渠道争取资金,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选择传播方案时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尽可能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收益。

3. 时间安排。按工作进程制定年、季、月或日活动时间表。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出活动内容、地点、起止日期。

(2)审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3)根据现有资源审查活动的可行性。

(4)修订计划内容,必要时修改传播策略。

(5)将监测评价活动纳入活动日程。

● 确定评价方法和指标

1. 过程评价。收集健康传播实施信息,对照实施要求进行比较,以明确传播活动是否按计划实施。常用评价指标:项目活动执行率、干预活动暴露率、覆盖率、目标人群满意度等。

2. 效果评价。收集目标人群态度、信念、知识、技能、行为、卫生服务利用、健康状况改变等信息,比较近期、中期、长期效果与既定目标间的差异。常用评价指标:核心信息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改变率、患病率、发病率等。

猜你喜欢
人群受众技能
高级技能
在逃犯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财富焦虑人群
拼技能,享丰收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