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及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学的基础,学好这一内容可以为后续学习三大性质力、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好铺垫。力的主要考点有: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
小题在线
1. 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 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2.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1是小明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1中“举例Ⅱ”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饺子皮" " " " B. 小明骑自行车匀速拐弯
C. 小猴子坐在树枝上将树枝压弯" " " D. 用彩泥制作各种人偶造型
3. 学校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分年级举行了掰手腕大赛。如图2所示为比赛过程中的情形,最后左侧同学获胜。若左侧同学对右侧同学的力记为F1,右侧同学对左侧同学的力记为F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F1先于F2产生" " " " " " " " " B. F2先于F1产生
C. F1和F2大小相等" " " " " " " " D. F1大于F2
答案:1. D 2. B 3. C
抢分宝典
一、力的概念
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物理上,把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或排斥等,称为作用。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注意:(1)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离开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只有两个物体接触并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力的作用;(3)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能吸引靠近它的铁钉,树上的苹果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等。
2.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意:(1)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由于运动方向时刻改变,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2)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3)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吸引力、排斥力等都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三、力的三要素
由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人们把这三个影响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1)在同一个示意图中,力越大,线段应画得越长;(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
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该物体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互为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注意:(1)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在指明某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时,必须指明是对哪一个力而言。(2)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二力共生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