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题一: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解题策略:弹簧的原长是指弹簧在没有受拉力作用时的长度,一般用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是指弹簧受拉力后的长度与弹簧原长之间的差值,一般用ΔL表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弹簧测力计。注意:弹簧竖直悬挂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与水平自然放置时的长度相比略有伸长,因此,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需要在弹簧的伸长方向上调零,否则,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例如,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后,再测水平方向拉力,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例1 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时,找来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1)为完成实验,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2)关于“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 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 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 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3)实验过程中小华记录的原始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图1中画出此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线。
(4)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5)该弹簧的原长[L0=] ______[m]。
答案:(1)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BD (3)如图2 (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5)[0.025]
类型题二:影响弹簧伸长量的因素
解题策略:多因素问题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同时,要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受到相同拉力伸长量更长的弹簧,更适合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达到相同伸长量需要受到更大拉力的弹簧,更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例2 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
Ⅰ.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
Ⅱ.如图3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
Ⅲ.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Ⅰ、Ⅱ,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填写序号)。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弹簧的______和______相同。
(2)实验方案中除了完成步骤Ⅰ、Ⅱ外,还探究步骤Ⅲ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______有关。
(3)探究完成后他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4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M]段和[ON]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填“[A]”或“[B]”)。
(4)小明的力气比较大,他要制作弹簧拉力器锻炼,应选用弹簧______(填“[A]”或“[B]”)。
答案:(1) 2 材料 粗细 (2)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拉力大小 (3)A (4)B
类型题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读数
解题策略: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3.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使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保持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4.读取数据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数时视线应通过指针并跟刻度盘垂直;5.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观察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处,若不回,应检查原因或更换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
例3 (1)如图[5]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______;该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______ 。
(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使弹簧伸长的力是 (填“表的重力”“表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表的力”)。
答案:(1)0.1 调零 拉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 (2)2.8 表拉弹簧的力
类型题四:在两端分别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问题
解题策略:只有作用在弹簧挂钩上的力才能使弹簧伸长,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弹簧挂钩上的拉力。
例4 如图7,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 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8 N B. 4 N
C. 2 N D. [0]
答案:B
类型题五:弹簧测力计与密度相关知识综合
解题策略:深刻理解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利用这个关系分析问题并进行相关计算;熟练应用公式[ρ=mV];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例5" "小明想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来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 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当弹簧的挂钩不挂重物时,指针指在[2 cm]刻度处。当弹簧的挂钩挂一个质量为[100 g]的小桶时,指针指在[3 cm]刻度处。小明在桶中加满水时,指针指在[4 cm]刻度处。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标示出相应的液体密度值。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利用现有的长度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小桶的容积是[200 cm3]
B. 该密度秤的分度值为[0.1 g/cm]
C. 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2 cm]刻度处
D. 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5 g/cm3]
答案:B
(作者单位: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