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我的月经量明显比以往少,且颜色淡,质地稀,原本五天的经期缩至两三天就结束了,月经后有疲劳感。平时经常感到腹部隐痛、头晕、眼花、心慌,脸色发黄,整个人都蔫蔫的。中医院的大夫说我是血虚,建议喝四物汤调理,经期也要坚持服。服用一段时间后,我的月经逐渐正常,家人都说我最近面色红润,气色好多了。
组方:熟地15克,白芍12克,当归20克,川芎9克。先用凉水泡药物40分钟,接着用急火烧开,再以文火煎煮20分钟;然后把药液倒出,再添凉水,水开后煎15分钟。把两次的药液倒在一起,分两次服用。
本方有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血虚、月经量少的患者。如果同时伴有血瘀症状,小腹胀痛,经行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亦可以服用此汤;因为该方在补血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血虚、血瘀症状,表现为痰湿比较重,患者形体肥胖、胸闷容易月经量少,色淡,质地黏稠,则不宜服用四物汤。阴虚发热、血崩气脱者也不适合服用。同时注意,服用四物汤期间不宜食辛辣食物。
河南开封李雪莉
四物汤是用四种物品熬成的汤,是经典的补血、养血药方,早在唐代就被广泛使用,被医家誉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以及“妇女之圣药”等。
四物是熟地黄、白芍、当归以及川芎这四种中药材。标准配方为:熟地黄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8克。实际服用时,医师会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增减。假如是血热的人,要减少川芎的用量;虚寒体质的女性可以用熟地,但热性体质则要用生地;假如是既需要补又需要清热的女性,可以生地、熟地各半。
女性由于有月经,特别容易血虚,也就是一般常说的贫血;同时十女九寒,女性本来就属阴,体质往往偏寒,容易血瘀,血液流通不畅。血虚会引起血瘀,血瘀也会导致血虚,这两者互为因果,又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
四物汤中熟地能够补血填精,白芍可以滋阴养血,当归能补血活血,川芎可活血行气,这些药材各自都能补血活血调经,放在一起又能增强药效。而且熟地、白芍性较阴柔,当归、川芎性辛香,动静相宜,既能补血又不滞血,活血却不伤血,很适合女性用来调经养血。
四物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剂量。比如适当增加熟地、当归的量,略减川芎的量,就是很好的补血方;少用或不用当归、川芎,可以帮助孕妇保胎;多用当归、川芎,白芍减量,则能改善月经量少、血瘀症型闭经等症状。
此外,在四物汤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很多衍生药方,比如加上桃仁、红花变成桃红四物汤,不仅能补血养血,还能活血化瘀,是女性养颜良方。气虚的女性可以加上人参、黄芪等。
有贫血症状的女性也适合饮用四物汤。一定要在每次经期喝,连续喝4~5次即可。但是经期延长、淋漓不断则不宜在经期时喝。
一般来说,如没有特别需要,按照标准配方熬制即可。只要把药材洗干净放到砂锅里慢熬20~30分钟,然后倒出汁。重复1~2次,把所有汁混在一起即可。
方便一点的做法是将洗净的药材放到保温杯里,加上开水焖上十多分钟即成。月经期间加点红枣、枸杞子,或者煮好后加上蜂蜜,能帮助活血化瘀、排出血块,还能减轻疼痛感,改善血虚状况,使手脚不易冰冷。
四物汤的药性以补为主,因而具有温燥性质。热性体质的人喝四物汤容易上火、长痘痘,这时可以加上黄芩和黄连,变成芩连四物汤,能够上凉下补,效果更好。
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需要经常喝四物汤,比如月经正常、气血充足的女性就不需要每个月喝。四物汤平时也可以服用,不过感冒、发烧的时候不宜服用,服用其他中药时也不能喝。最佳的服用时期是生理期,在饭前30分钟饮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