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中医六艺”中,针、灸、砭、药、按蹻五法为外援法,由外而内,治病疗疾。导引为自主的内应法,由内而外,涵养正气。导引与诸法相和,调动自身正气,扶正祛邪,达事半功倍之效。本专栏根据四季交替、时节变换,以中医导引为基础,结合艾灸、按蹻、食养、情志调摄等内容,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教授大家简单易学的导引养生方法,帮助大家顺天应时,颐养身心,强筋健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春季是一年之始,此时万物生发,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根据“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的四季养生原则,春季应当注重肝的养护。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不仅容易导致疾病产生,也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志。
初春时节,建议每日习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中的第九势“卧虎扑食势”,可疏导足厥阴肝经,调达肝气。由于肝开窍于目,长期坚持亦有“疏肝明目”之功。
疏导肝经导引方(图1—图5)
动作1:松静站立。咬牙,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调匀鼻息。(图1)
动作2:右脚向前跨1大步,两手呈虎爪状,向前扑 出。两手十指扣地,重心前移至手指和脚趾。肩背平直,保持抬头、张口、怒目的状态。(图2、3、4)
动作3:重心前后移动,向后时吸气蓄力,向前时吐气开声,虎啸7次。(图5)
动作4:右脚收回,慢慢起身,两手掌心相对向上导引。举过头顶后,握拳。慢慢向下导引至肋间。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恢复松静站立。左势与右势相同,唯动作相反。左、右各7次为1组。(图6、7、8、9)
【要点提示】
1 练习时要求抬头、肩背平直,以大脚趾为驱动力,向前导引呈扑食势,以助肝气调达舒畅。
2 导引此势时,通过龇牙咧嘴,可激活面部神经,有效防治面具样面容。
3 年老体弱者在习练时,如存在下腰困难的问题,可采取弓步代替“扑地”动作(图10、 11)进行习练。
养护带脉有妙方
对于女性而言,除了足厥阴肝经外,还需要注重对带脉的养护。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形如束带,环腰一周,故名。带脉环于腰腹,而腰腹是冲脉、任脉、督脉交汇之处。这四脉正是对女性最为重要的经脉,需要特别关照。
《难经·二十九难》记载:“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带脉需要约束,不加约束容易产生腹部胀满,腰脊疼痛,女性带下病等。自古以来,老百姓习惯晨起穿衣束带,晚上睡觉宽衣解带,这不仅是传统服饰的礼仪,其中也蕴含着中医养生的哲理。我国传统服饰中腰带这一配饰,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能起到对带脉的约束和对腰部的防护作用。腰腹之间有多个重要的生理部位不可受寒,寒则百病生。如下焦的神阙穴(肚脐)不可受寒,寒则腹痛腹泻;腰间的命门穴不可受寒,受寒则肾阳亏虚,虚寒内生;腰侧的肾俞穴不可受寒,寒则腰膝酸软无力,尿频尿急。日常腰带缠在腰间,就相当于多穿了两件衣服,帮助腰部抵御风寒,养生防病。
春季食养“七菜羹”
民以食为天,中医素来注重食养。值此春风送暖、万物生发之际,建议大家采“七菜”,烹鲜肴,做道“七菜羹”。
“七菜羹”记载于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即选择地上三鲜(芹菜、甘蓝、塔菜)、地里双鲜(铁棍山药、土豆)、水中双鲜(莲藕、茭白)一同炮制成羹。把这七种菜放在一起煮,再用淀粉勾芡成羹,不加盐和糖,直接品其原汁原味。芹菜具有平肝凉血、清热利湿的功效;甘蓝可行气宽中;塔菜可疏肝健脾,滑肠通便;铁棍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土豆可和胃健中,解毒消肿;莲藕,可健脾开胃、益血生肌;茭白可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通过开春食用“七菜羹”,可以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通过食用“七菜羹”,不仅能调和阴阳平衡,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李思涵
中医健康养生202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