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秋冬季以来,呈现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交替或者共同流行的态势,让人群的呼吸道健康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个春季,保护呼吸系统健康,正确应对呼吸道感染,尤为重要。
内存免疫力,外套“金钟罩”
借古人之鉴,如《黄帝内经》所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文中提到疫病预防的两个基本法则:一是正气存内,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二是避其毒气,即做好防御措施,避免感染。
因此,使用了多年的“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在此时仍是有效的个人防护手段。
同时,注射流感疫苗,犹如给呼吸系统套上一层“金钟罩”,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针对对应的流感病毒,产生相应抗体。当流感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抗体“部队”可精准打败“敌人”,降低发病率及重症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原体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也就是说,身体感染一种病原体后产生的抗体,对其他病原体并不能起预防的作用。因此,可能存在不同病原体同时或者交替感染的情况,导致人群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在老百姓看来,表现为感冒的“循环”发作。
喉咙肿痛:首选阿莫西林还是奥司他韦?
即便时刻谨记戴口罩、勤洗手,也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正气不足的朋友难免容易“中招”,一出现咽干咽痒、咽喉疼痛的症状,就预感自己马上就要发热了,立即就准备吃阿莫西林消炎;另一波朋友则持反对意见,认为疾病来得如此突然,一定是患上了病毒性感冒,应该吃奥司他韦。
从解剖位置上看,咽部是呼吸道的“门户”,会接触大量的外界病原体。通常情况下,呼吸道感染后,咽喉肿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此时用药缓解症状是没有问题的。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性的,也可能是细菌性的,二者用药方案大不一样。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突发高热为主,伴有肌肉酸痛,2~3天后会出现干咳、咽痛、流鼻涕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水平正常或者下降、淋巴细胞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水平降低。在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或聚合酶抑制(玛巴洛沙韦、法匹拉韦等)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而阿莫西林和头孢类药物属于抗生素,对单纯性病毒感染大概率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及肝肾功能损伤。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有咽喉肿痛的症状,同时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加重,体温忽高忽低,咳嗽,伴有黄绿色脓痰或脓涕,病程较长。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增高。以链球菌感染的治疗为例,临床首选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口服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口服治疗。
出现咽喉肿痛,随后2~3天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高热,此时,究竟该用抗生素还是抗病毒药物,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核酸检测,经医生诊断后决定。
发热无汗:热汤面能促微汗出
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免疫系统在抗感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制热源,刺激下丘脑调高体温调定点(正常是36~37摄氏度),身体便会感觉处在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肌肉痉挛)、心跳加速等现象,从而增加机体产热量,出现发热。
关于发热,《伤寒论》是这么描述的,“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描述的就是外感后恶寒的症状。中医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治疗关键在于发汗解表。但药物疗法对老百姓来说较为复杂,这一步骤应交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若是发热、恶寒、无汗、高热不退,在遵医嘱服药的同时,可通过喝热水、吃温热饮食(热粥、热汤、面条等)、洗热水澡、热水泡脚等非药物手段来发汗退热。正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服药方法描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不过,通过发汗退热,应注意适度,使全身微微湿润,有汗出的感觉即可,不可追求大汗淋漓的状态。
鼻塞不愈:通鼻方式有技巧
一直鼻塞,不停地流鼻涕,会导致呼吸困难,这也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除科学用药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方法,如鼻腔冲洗,能及时缓解症状。
家庭使用鼻腔冲洗法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不用自来水和食盐调配:自来水不符合无菌要求,且属于低张液体(低于体内细胞渗透压),会造成鼻黏膜水肿,加重鼻塞,不可用于鼻腔冲洗。家用食用盐含碘,会损伤鼻黏膜,也不可用于配置鼻腔冲洗液。建议使用专用的鼻腔冲洗用盐及无菌溶液来配置鼻腔冲洗液。
注意冲洗温度:鼻腔冲洗盐水的温度建议控制在室温左右(约20摄氏度),也可使用加热后小于40摄氏度的溶液。温度在19~32 摄氏度的盐水,更有助于排出鼻腔黏液。
婴幼儿可使用雾化式冲洗:鼻腔冲洗方法主要包括压力式和雾化式鼻腔冲洗装置。压力式装置,盐水弥散度强,水流大,压力大,清洁效果好,但呛水感强,操作不当或配合不佳易造成中耳感染,尤其不适合婴幼儿使用。婴幼儿可使用雾化式鼻腔清洗,将盐水雾化成柔和的小颗粒喷入鼻腔,岁清洁范围有限,但较舒适,无呛水感。
注意频率和卫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通常会持续2~15天,建议鼻腔盐水冲洗频率为每天2~3次,持续1~2周。鼻黏膜含有丰富腺体,通过分泌黏液,调节鼻腔湿度和细微颗粒,具有一定的自洁力。慢性鼻炎患者,若长期依赖鼻腔冲洗通鼻,可能会破坏鼻黏膜屏障功能。同时,鼻腔盐水冲洗装置不可一家人混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很久未使用或新购置的装置,使用前需要仔细清洗、消毒。
胃食管反流、急性中耳炎、吞咽功能障碍、鼻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或怀疑上呼吸道有异物者,不建议进行鼻腔冲洗。
责任编辑/陶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