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语篇,基于Chinese词条,选取最具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题材,以英语学科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为依托,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化题材的英语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如何不局限于普通的语篇教学,更好地发挥此类语篇的特色和育人优势,教师可以借助语言表达的隐形逻辑,勾连起语篇意义、个体经验和社会背景三个层次,通过指向Chinese主题语篇的核心思想,激发学生在语境中表达,情感上认同,形成正确的家国观,从而自信地用英语对外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表达与交流。
译林版《英语》教材Chinese主题下的语篇是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下的文化映射,既最大程度呈现了英语课程的基础内容,又链接了学生生存情境下的真实问题,天然契合本土化育人功能和学生语言承载文化的思维价值。关注以下三个探究点,就能更好地提炼语篇赋予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语篇背后的价值内涵。
隐形逻辑需要教师去探究Chinese主题语篇背后的内涵,找到有价值信息和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连接点,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理解中进行信息对接,支撑完整的意义网。
Chinese主题的语篇旨在阐述中国特有的文化规则和社会现象,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思维工具进行教学实施,把握隐形逻辑的学习活动链,从现象、问题、工具、诊断等角度对语篇教学进行分析和再设计,体现社会价值内涵所引导的品格培养。
Chinese主题的教学目的是学会用英语表达、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带领学生去理解编者、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在策略逻辑和阅读批判的运用中把握中西方价值判断,帮助学生建立文化上的比较和鉴别,达到语篇育人的目的。
三个探究点在教学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Chinese主题语篇背后的内涵,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底蕴。
隐形逻辑可以存在于课堂策略活动、英语思维认知顺序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教师需要通过挖掘主题意义勾画逻辑脉络,设计教学活动凸显逻辑层次,遵从学生个体经验,呈现逻辑性的语言输出。下文笔者以一节市级展示课—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为例,阐述如何关注语篇中的隐形逻辑,优化阅读教学设计。
Chinese主题语篇的教学强调,要把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逻辑连接的核心任务。如何找出主题和语言知识的连接,可以思考几个问题:语篇的句法结构是什么?这样的语言结构如何支撑该主题的内容?语篇主题的概念本质又是什么?蕴含的深层文化价值有哪些?带着这样的思考,就能帮助教师解读好文本,走好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1.分析语言结构的线性逻辑。
Robert Kaplan提出,英语是一种线性结构,由不同的时态下不同单词构建起一个个句子,每个句子且不交叉表达。我们教师应关注到英语语句结构是由不同层次的小结构组成,寻找句与句的交叉点,让句子形成一个类似网络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
本课语篇为一封电子邮件,涉及一般将来时,时态支撑的是计划类的表达。通过分析得出语篇为一个计划的介绍,确定语言结构的线性逻辑。基于计划,笔者将语篇划分time、places、people、activities、feelings等相关知识角度,用图示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学生也能更加形象地建构相关语言支架,丰富后续的语言活动。
2.比较单元主题的概念逻辑。
单元主题有利于统整多个零散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间同样需要符合“有机整体”的逻辑关系来加以组合。教师可将几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中话题进行互相套嵌,前后话题环环相扣,密切关联,帮助学生除去情境盲区(context blindness),提升语言敏感性。
本课例中,单元主题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过Chinese festivals,Chinese New Year是比Chinese festivals更为详尽的活动展现,笔者分析活动探究应提高一个层次,聚焦深层的话题。
笔者以上述问题从文本文字的信息挖掘文本外延,暗扣单元主题的深层次意义,比较活动差异性及背后原因。
3.具象文化含义的内部逻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对再建思想,以及形成高层次、自我规范的思考过程非常有用的工具(formal discipline)。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了解语言以及背后所承载的信息。价值观念应是在对主题意义的解读后,通过对比让学生关联自己的经验从而习得。
在本课例中,单元内容隶属主题内容二级指标下“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值得教师挖掘更加丰富的社会背景内容。对比很多教师把文化含义直接具象为香港的春节活动,笔者发现这样的文化解析缺乏整体性。学生在未经引导的情况下,无法关注到香港和内地的春节活动差异,也就无从感知香港历史以及香港是中国重要的一部分。经过多次磨课,笔者把本课文化价值探究设定为中国特色的团圆,一是教材春节活动团圆的溯源,二是香港回归的家国团圆。鼓励学生在文化辨析中了解香港具有中国同源文化的粤港地方特色和作为特区的国际属性。
程晓堂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语篇教学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需遵循科学的原则将思维发生的情境和学生语言的活动设计连接起来,让隐形逻辑发生作用。
1.信息还原———语篇中信息线索的逻辑推理。
在语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语篇信息部分进行填补、分析和比较,学生就能挖掘出隐藏的情境因素,从而体会作者编写语篇时所传递的意义。学生在思考语篇时能充分代入自己的思维意识,从而运用新授的语言信息和技能。
本课中,笔者通过全世界庆祝春节活动的契机引出对香港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学生谈一谈香港印象,来回溯97香港回归的历史,隐形逻辑的存在串联起了语篇背后的当下与历史。在讨论苏海的网友Anna时,利用读图策略与学生讨论Anna的中国人形象和网友身份,基于隐形逻辑、串联起了语篇与生活经验、内地与香港同源两条暗线。
2.形式推演——语篇内信息留白的逻辑对比。
在关注学习策略时,学生因为思维能力的限制,需要在感知现象后才能提炼规则,所以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的对比来逐步揭示,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归纳的方法,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深入探究春节活动时,笔者采用框架式罗列活动项目,从三天的活动对比来引导学生发现缺少的活动个数,进而推测缺失的活动可能是什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主思考,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切合实际的表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推敲阅读策略的关键部分,给予扶手后学生自然得出结论。这样的策略指向更加明确,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视角翻转——语篇里教学角色的逻辑转变。
在英语教学时,学生之前学习的语篇习惯会在头脑中形成固有的印象(stereotypes),主动探究动力不足。教师要着墨于如何切换核心问题的提问视角,在问题的组合和选择上进行再构,变成学生主动提问,不断激活更多已有的体验信息,教师进而提供不同的情境来答疑释惑,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发散的路径。
在下图环节中,笔者借助信息技术支持课堂交互,激发他们深入提问的兴趣,学生会无意识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看,但是在想要进一步了解时,可以自主选择具体区块进入语篇细节探究,把主动权让渡给了学生,教学流程更加灵活,也不易打断学生思维。
4.关键追问——语篇内语义活动的逻辑动机
Chinese主题的语篇核心问题的设计也是教学的联系点和关键点。教师设计一系列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s)并在关联性强的活动环节进行提问,进而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信息交互,巩固语篇的运用和内化,提升语言技能,达到思辨下的语言验证和重组。
在深入剖析香港春节活动中,笔者整理核心问题,构建思维挑战、语言水平和生活关联的三者闭环。比如讨论饮食习俗时,引入问题“What is Anna going to eat?”和“Is Anna going to eat jiaozi?”学生通过比较内地和香港的习俗异同,猜测食用饺子的可能性,再讨论问题“Why do they like to eat tangyuan and seafood?”,进而链接香港的地缘和香港居民的历史迁移。这是历史文化和语篇信息的又一次隐形逻辑串联。再比如学生猜测香港人会制作的年糕种类、形状和馅料,趣味十足。最后的答案出乎意料,这时学生有了想要探究的可能,引出年糕的介绍,使教学合时合宜。
5.迁移可能——语篇间指导策略的逻辑比较。
Chinese语篇是学生学习中国优秀文化的输出平台,有着对外宣传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策略适切语篇内容,再反思得出个性的策略,就能提高学生分析语言特征和文本结构的能力。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构化问题来突出要引导的策略,唤醒学生在五年级学习的语言表达先后顺序的相关知识。
T:Anna is going to do different things on different days.What do you find out?(通过多次活动对比发现线索)
Ss:We find the plan is in a chronological order.(策略一:时间顺序)
T:How does Anna make her plan organized in the text?(读一读感知连接词)
Ss:Anna uses“then”.
T:Let’s read more paragraphs.What do you find?(再次发现相同之处)
Ss:“Then”makes the plan clearly.
T:Do you know any other words just like“then”?(拓展学生所知道的同类别习惯用语)
Ss:After that,next...(策略二:合理使用副词,使条理更清晰)
隐形逻辑为学生自主构建策略提供了迁移可能,它链接了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将已学的语言知识及策略进行有效唤醒,提取对应的信息放入可适用的支架中,创生新的可用的语言运用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认为,英语教学立足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的综合感悟。学生从阅读活动与自己生活经验链接处内化隐形逻辑,就能挖掘根植在语言背后更多的差异性,使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transfer of thinking),寻求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思考。
1.由此及彼,经验对比下的差异探究。
教师需要在关联学生生活联系点时,让学生会从自身的经验开始设疑,到最后探究文本内涵的正确性,化解学生思考英语表达时出现的语言困境。
例如在语篇处理买花习俗时,笔者提问学生会买花吗,预设买和不买两种答案。不买就直接引入差异性讨论;如果买,会买什么花?为什么香港人选择的花和我们选择的不一样?这是探究意义的一个切入点。学生对mandarin orange trees(年桔)和butterfly orchid(蝴蝶兰)依然存在疑问,教师帮助释疑,年桔和蝴蝶兰具有粤语的谐音,常用于表达吉祥等含义。还可以顺势深入提问:如果是我们买花,会在什么时候买?大家根据日常经验选择白天,推测依据是内地习俗为年夜饭后观看春晚。但香港习俗则完全不同,他们保有粤港习俗——大年夜花市和元宵夜市,所以是晚上出门买花。笔者通过这样的问题交互,激发语言讨论的趣味性,再结合前一环节自主选择的习俗探究,学生拥有了更加浓厚的学习意愿。
2.从导至放,经验迁移下的规则探究。
学生的自我发展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与现实外界环境的接触,获得适时的语言信息更新。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起步的理解到文化知识的不断增加,可以反向调节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讨论烟花活动的过程中,规则意识能从以往课文的学习迁移中体现:我们不问香港人何时观看烟花表演,但可以逆向提问,如果你想去香港看烟花表演,会选择哪一天?为什么会有烟花表演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环保,学生就能利用U6城市清洁和U7保护地球学过的语言来灵活地验证回答,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又有对学过知识的运用。
3.容知向行,经验实践下的价值探究。
社会规则和社会价值存在于语言学习的逐步认知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语篇隐形逻辑的巧妙使用连接学生疑问和社会价值,可以形成更宽广的文化认同和道德感。
在本课活动讨论的尾声,和学生一起梳理所有的春节活动,发现不是所有的春节活动都得到了传承,有一些活动已经有了时代发展的改变,比如维港烟花秀演变、春节假期两地的天数以及红包赠送活动都出现了横向和纵向的差异变化。笔者通过changed和unchanged的对比环节,带领学生感受语篇背后的社会变迁,这些改变的原因来源于社会历史,但又殊途同归,学生所理解的春节文化就有了更加广泛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
深入研究英语语篇教学就能发现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不仅受到思维广度的制约,更是基于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思想逻辑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发展。关注隐形逻辑,帮助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在不同体裁和类型的语篇学习中促进文化内涵理解,发展多元思维,构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就能在课堂活动中充分调动生活体验去介绍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和新时代的创新。在活用语言的过程中既体现了人文价值,也展现了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功能价值。可以说,在语篇隐形逻辑的支撑下,Chinese主题语篇的学习能让学生经历更加浓重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线教师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育人旨归的一种有力实践。
扫码读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