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影
对话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对话课教学效率,实现真实对话情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即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该理念,以主题意义为统领,坚持目标导向,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创新任务设计,优化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在对话课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提升思维品质,实现育人价值。
笔者以PEP《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A Let’s talk为例,从研读教材,提炼主题意义;紧扣学情,确定育人目标;巧设任务,探究主题意义;对标输出,优化表现性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在小学英语对话课中如何落实主题意义的探究,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中提炼语篇主题意义,把语言学习和意义探究融为一体,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入反思,内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
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层次,对单元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语言结构等进行解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内容是“物品摆放”。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对该单元各板块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主情景图涵盖的活动为“play a guessing game”,Part A涉及活动为“look for the school things at school and at home”,Part B涉及活动为“look for the daily necessities and toys at home”,Start to read,Part C涉及活动为“play a hide and seek game”。
三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实施目标为: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衣服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清洗衣物等。结合该学段的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以及该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单元主题为“Put away things after study and play”。
单元主题明确后,我们再对该课时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A部分对话课。该对话是比较典型的学生校园生活对话,涉及学习用品的摆放位置。语篇呈现了放学场景中John和Zhang Peng之间的对话。Zhang Peng在收拾书包时找不到自己的铅笔盒,于是寻求John的帮助,John帮他在书桌里找到了铅笔盒。接着John又帮助他在书本下面找到了铅笔。通过对该课时内容的深入分析,确定本课时的主题为“Zhang Peng’s silly moment”。教学围绕该主题展开,那么如何避免生活中不必要的犯傻时刻?在这个问题中可以提炼出本节课的主题意义,即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归整物品的好习惯。
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才能让目标有效落地。教学目标的制定最忌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拔得太高,学生掌握不了,太低,学生吃不饱。因此在目标制定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性进行有效的分析。本课时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从教学话题来看,学生都有参与整理自己物品的经历和犯傻发愣的时刻,对该话题并不陌生;从语言基础来看,学生已有半年多的英语学习经历,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该课时的教学内容滚动知识点涉及到三年级上册Unit 1学习用品类单词、Unit 2颜色类单词和句型“I see...”,以及三年级上册前三个单元Let’s spell环节出现的一些动物类词汇。教学内容跟学生已有英语认知接近,易于开展课堂教学。
教师紧扣学情,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切入,制定层级递进、认知发展和思维螺旋提升的教学目标。该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一)学习理解目标。在吟诵歌曲和读词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方位类单词,并复习学习用品类等词汇。在观看视频寻找关键信息的活动中,理解对话大意,内化语言,掌握核心单词in、under、desk“Where is...?It’s in/under...”的音和义。
(二)应用实践目标。在小组操练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中,理解对话大意,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和表演对话。和搭档说说自己找不到物品犯傻的经历,在对话交流中正确使用核心句型“Where is...?It’s in/under...”阐述事情的经过,运用语言并理解意义。
(三)迁移创新目标。通过呈现Zhang Peng学校课桌和家中物品杂乱摆放的场景,讨论Zhang Peng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给他提建议,从中引导学生要养成及时归整物品的好习惯。
三个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学情为前提,紧紧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涉及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文化认知,促进思维发展,获取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积极主动为学生设计结构化、情境化、过程化的活动,创设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的学习活动。要坚持以主题为引领,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情境和问题巧设任务,让学生参与到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用所学解决真实生活问题,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引导学生在获取、梳理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知识点进行有效关联。笔者围绕该单元主题“Put away things after study and play”,创设与主题相关联单词的复习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主题意义。笔者先是让学生跟唱一首方位歌谣“On In Under”,询问学生从这首歌曲中解读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引出本单元话题“Where is my car?”接着设计了“30 seconds non-stop reading”快速朗读单词的复习活动,在学生朗读后抛出问题“Can you group these words into three boxes?”,让学生将十五个单词分成三类,初步感知物品的归类(如图1)。
图1
在单词归类的活动中,充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物品归类认知,拉近了学生与本课时要传达的语篇主题意义的距离。紧接着,在进入对话文本预测环节,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猜测两位主人公放学时在谈论哪个类别的物品时,学生很快就知道了他们在谈论学习用品。接着,围绕本课时主题“Zhang Peng’s silly moment”,学生通过听看读文本,感知对话大意,并通过讨论回答,理解对话要点,在学习理解活动中初步感知本课时的主题意义。
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引导学生内化与应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笔者围绕该课时主题“Zhang Peng’s silly moment”,设计物品替换操练,促进学生对该主题内容的掌握,加深对Zhang Peng人物形象特征的理解(如图2)。同时,为了引导学生将文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勾连,产生情感共鸣,笔者设计了“Do you have some silly moments like Zhang Peng?Please talk about them with your partner.”,通过让学生和搭档交流,说说自己找不到物品时犯傻的经历,促进语言内化,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表达真实的经历感受,深刻体会到犯傻时刻带来的麻烦和招惹的笑话。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并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图2
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联想到个人真实的问题,迁移所学知识到生活实际,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笔者通过呈现Zhang Peng学校课桌和家中房间物品摆放杂乱的场景,以“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Peng?Good at tidying up or not good at tidying up?What should Zhang Peng do after playing and studying?”等问题跟学生讨论Zhang Peng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给他提出在学习和玩耍后要及时合理地归类物品的建议,帮助学生在思辨探讨中,实现语言的迁移和内化(如图3)。通过前后两个场景对比图的冲击,提问“What should we do at school?和What should we do at home?”引导学生思考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会更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玩耍后要养成及时归类物品的思想意识和习惯(如图4)。
图3
图4
本节对话课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巧创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语言知识,参与实践任务活动,吸收内化主题意义为自己日常的一种行为习惯和品德,并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提炼出“W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silly moments.Sometimes it can make us better”的学习共识。
优化表现性评价,将评价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师对标学生课堂所掌握知识的输出情况,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及时检测课堂实际教学的效果,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实施,提升主题育人的价值。
评价标准不仅仅是评价的尺度,更是引领课堂发展的教学指南。实施本课时的课堂教学前,教师首先将评价标准介绍给学生,学生参照可评可测的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如图5)。在评价标准的指引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活动参与指向性强,理解本节课所要传达的主题意义,即通过学习知道日常粗心犯傻事件的发生有时候是因为自己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成,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归整物品的习惯。
图5
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该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上。在本课时教学环节,笔者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碰到的silly moments,这对只学习了一个多学期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勾连新旧的语言知识,为语言表达提供支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语用能力的提高。笔者提供的语言支架如图6。有了语言支架,学生表达条理就更加清晰明了,思维的逻辑性和语用的互动性也更强了。
图6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从学习理解对话内容、参与实践对话操练、思辨探讨对话话题,再到内化提升为自己日常的一种文化认知、行为习惯和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对整套教材深入研读,掌握教材人物特性,充分挖掘对话文本所要传达的主题意义,设计任务活动连贯、逻辑思维清晰、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正确价值观形成,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扫码读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