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民族地区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2024-04-29 13:50:52龙芳敏陈祥凤王俊利李雪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医科学院人才

龙芳敏,陈祥凤,王俊利,李雪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 a.基础医学学院;b.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c.医学检验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国际研讨会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的全新理念,后译为“创业教育”,被称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通行证享有同等地位[1]。培育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是“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应有之义。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为实现中国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高等教育亟须加强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4]。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基于“大健康”“大医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培养满足人民健康服务需求的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是重要的课题。

一、新医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师生创业教育;2006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注入活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诸多成果[5-6]。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目标,高校要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长期的课题,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7]。2020年教育部等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着力引导高校培养面向行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发展

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发展的创新动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目标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须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梯队,不断输出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供给。

人才是发展壮大经济的首要资源[8]。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生产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从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储备是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创新创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与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学校提供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其次要求学校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最后学校需要提供优秀的创业指导教师团队。目前,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完成,建设符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的专门机构势在必行,构建符合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9-10]。吴岩提出建设中国五大“金课”,其中社会实践“金课”,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11]。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大批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由此,高校应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可供借鉴的例子[12-15]。但是,囿于资源有限,诸多高校和组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不适宜推广,故地方院校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办学条件,构建符合自身教育现实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命题。地方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供给侧的重要阵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新医科背景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进行了诸多探索[16-17]。创新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在我国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未有可普及的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独立的机构统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等工作。创新创业学院是以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KAB创业俱乐部等为课程基础,专职进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二级学院机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人才﹑科研﹑企业融合的重要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创新创业学院为领导机构,以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现代产业学院等为抓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地方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

新医科建设需要开展“医+X”教育模式,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地方医学高校应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三、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广西百色市,是桂云贵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三省交界地区,位于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肩负着守护地方人民健康﹑输送医学人才的重任。研究制作了“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和回收答卷,总计回收有效问卷2 772份。问卷中设置关于创新创业教育题目信息。根据问卷中的信息反馈,完善“一体两翼三融合”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

问卷信息反馈:50.97%的同学认为专业课程知识不能够完全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70.56%的同学认为增加实验课程﹑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以及设计课程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55.26%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类活动对学习有深化专业知识的作用或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帮助;30.48%的学生选择创新创业的目的是提高个人收入,29.58%的学生选择创业的目的是积累经验方便就业;74.21%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创新思路能够在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能力指导培训课程中得到培训以及提升。因此,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应基于新医科建设,构建“一体两翼三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图1)。“一体”即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机构组织各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两翼”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主要阵地,现代产业学院作为资源整合主要平台;“三融合”是教学单位开展“专创”融合﹑“思创”融合﹑“赛创”融合。各方共同完成新医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可为地方医学院校新医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图1 “一体两翼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联合师资,教学相长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类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般由任课教师或者辅导员兼任,没有建设一支专业且有实力的教师团队,因此教育水平不高,成果不显著[18]。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现拥有在校创新创业教育专兼任教师55人,校外专家师资100余名,含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指导教师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博士师资团队。近五年,学校不断积极构建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持续打造“双师型”双创教育团队。教育团队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推进OBE理念教育改革;课堂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如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思维导图法等,让学生沉浸式学习,快速掌握知识生产过程,把握知识重难点并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创新训练,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比赛,通过项目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和教师能力发展。

(二)构筑模式,递进融合

学校在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过程中,逐渐构筑“一体两翼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层层推进融合育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全面﹑科学﹑实用﹑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我校制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采用学分制,共分为三大类:创新课程﹑创业课程以及企业实践。结合了医学类高校的专业特长,在创新课程中融入基因治疗技术﹑居家护理以及体外诊断治疗技术等相关的医学类专业知识。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教学团队自编,并先后出版《医学生创业基础》《医学生创新创业》教材,《大健康创新创业训练营》课程获批自治区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2018年至2022年累计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11项,其中国家级167项,自治区级444项,共计3 866人次学生参与项目,产生论文专利等成果189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累计获“挑战杯”“创青春”竞赛自治区以上奖励55项。获各类省级以上比赛优秀组织奖4项。我校在创新创业探索历程取得一定成果,坚持立德树人,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一体两翼三融合”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医学类院校创新创业具有技术壁垒的优势,“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背景下医学生更加清楚目前医疗市场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大健康产业链﹑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创业前沿,致力于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诉求与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技能提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教学单位结合医学教育的特色不断推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赛创”融合,使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真实的提升。

(三)对接产业,顺应发展

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行“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不断促进“双创”教育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体两翼三融合”培养模式中现代产业学院是资源融合的主要平台。我校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是学校依托医学检验技术等特色专业,围绕体外诊断技术所申报的广西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于2021年8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批准立项,由医学检验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共同建设。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是我校新医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学研多主体开放合作以及创新要素整合,完善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产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大健康产业医学人才。实现大健康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右江民族医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主要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学校提出“一大学一中心一基地”建设任务,即“推动右江民族医学院升格大学”﹑力争建成“区域性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建设“右江民族医学院东盟创新创业中心”,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坚持扎根少数民族地区办学不动摇﹑面向基层服务不动摇﹑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理念不动摇,着力培养服务革命老区发展建设的精于医术﹑诚于人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引导学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基层需求,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建设。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地方高校应借鉴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构建符合自身定位和教育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新医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和模式的构建为地方医学院校建设新医科及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医科学院人才
初等教育学院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学院掠影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