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不叁*
有一次,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曾皙说他想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起去春游,得到了孔子的认同。古时候,成年人被称为“冠者”——当你戴上了冠,就意味着你再也不是孩子了。戴冠有一套非常隆重的仪式,相当于古时候的成人礼。冠是怎样的呢?冠礼又有哪些讲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先秦时那不一样的成人礼吧。
对于冠,同学们应该不会陌生,至少在各种古装剧中都见过:它有点像帽子,但不是为了罩住头顶,而是用来扎起头发;它的用途也不是御寒,而是标志自己的身份。冠的种类、材质相当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构造是:主体部分呈筒状,下面有一个冠圈,里面有一根小小的冠梁。戴冠时,先要把长发盘绕在头顶形成一个发髻,用帛布包裹住,再套上冠,用发簪固定好,最后把冠圈两旁垂下的丝绳在下巴位置打个结。
除了打结的丝绳,冠的两旁还各有一根丝绳,绳上系着玉石,这叫“瑱”,也叫“充耳”。《诗经·卫风·淇奥》有一句“充耳琇莹”,“琇”指美玉,这句诗说的是,用琇制成的充耳晶莹闪光,非常好看。充耳大概垂到耳朵的位置,它的作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用来当耳塞的:把它塞到耳朵里,你就听不见声音了,成语“充耳不闻”就是这么来的……你还真信?它只是一种饰品,用来提醒你要稳重,不要随便偏听偏信,参见《释名·释首饰》:“瑱,镇也。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我们现在不用充耳了,但不少女性还保留着戴耳环的传统,耳环在古代也有这个寓意。
在孔子那个时代,孩子们留“总角”发型,也就是把头发梳成左右两只发髻,看起来好像顶着一对“角”。男子从十五岁开始“束发”,就是把头发扎起来,直到行“冠礼”后才开始戴冠。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它非常重要,被称为“礼之始”。《礼记·冠义》说,一个人只有行过冠礼,才算服饰齐备,才能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
《礼记·曲礼上》规定,贵族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不过在动荡不安的古代,冠礼经常会提前或推迟举行。比如鲁襄公刚十二岁就加冠,而秦王政直到二十二岁才加冠。国君的冠礼相当隆重,要在“先君之祧”(宗庙)中举行,配以“祼享”之礼,用礼乐伴奏。卿大夫们同样要在宗庙举行冠礼,并邀请亲友同僚来观礼。
冠礼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正宾”,还需要一位“赞者”来协助他。在仪式中,正宾要按顺序给受冠者加上三种冠,由于不同的冠要搭配不同的衣服,所以受冠者不仅需要加三次冠,还需要换三身衣服,才能完成冠礼。
↓缁布冠
你不妨想象一下穿越到古代接受成年礼的场景。仪式之前,你仍是少年打扮,待在厅堂的东厢房里等待。仪式开始,你来到厅堂,由赞者帮忙梳头、挽髻、加簪,正宾手捧缁布冠走上前来——这就是要为你加的第一个冠,由黑麻布制成。
正宾把缁布冠加到你头上,并对你说出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这段话的大意是:月份和时日都很吉祥,现在开始为你加冠;抛弃你的童稚之心,培养你成人的品德;愿你长寿吉祥、广增福气。
受冠之后,你要回到东厢房,换上与之配套的“玄端”——它的上衣是黑色的丝衣,袖子笔直,有“正直端方”的寓意,因此得名;它的下裳一般是玄色或黄色的,此外还要系上缁带等装饰。
等你换好全套“玄端”回到厅堂,正宾会为你摘去缁布冠,戴上第二种冠——皮弁,它是武士戴的冠,由几块白色鹿皮缝成。正宾道出新的祝辞后,你又要回房换上新的衣服,一身白色的“皮弁服”。之后,你还要接受最后一种冠——爵弁,流程与之前相似,并回屋换上“爵弁服”。
↓爵弁
三种冠的尊贵程度依次增加,以此表示你的德行也在逐步增加,这叫“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它们各自的寓意也不同,加缁布冠意味着你从此可以参与家族事务,加皮弁意味着你从此要服兵役、卫社稷,加爵弁意味着你从此可以去宗庙参加祭祀。
除了给你加冠,正宾还要在冠礼上为你起“字”,以后别人称呼你都要叫字,而不能直呼你的名。像我们熟悉的诸葛亮,字孔明——亮是他的本名,等他成年有了表字,大家就要叫他“孔明”了。接受了冠和字之后,你要拜见母亲,把肉脯献给她,感谢她的养育之恩;你还要带着礼物去拜见国君和其他尊贵的长者,接受他们的勉励。完成了这些,才意味着你真正成为成年人。
在古代,女生也有成人礼,叫“笄礼”,据说许嫁之后就要举行,只不过许嫁的年龄实在太小——十五岁,具体流程和冠礼差不多。女生们加的不是发冠,而是发笄,也是三次加笄、三次换装。古代各自指代男女成年的“弱冠”“及笄”两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人都可以参加成年礼。但在古代,只有贵族才有这样的仪式。如果出生在贫苦家庭,你虽然从小就要扛起生活的重担,却连“成人”的资格都没有。这样想想,我们还是不要穿越了,慢慢成长,耐心等待成人礼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