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研究

2024-04-29 23:26
新闻传播 2024年6期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

何 静

(湖北文理学院 襄阳 441053)

一、灾难报道与二次伤害问题

(一)灾难报道

灾难报道,简单而言,就是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但在不同的语境中,灾难报道其实有着多重含义。学者刘海明等人将灾难报道的概念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灾难报道,另一类是广义的灾难报道,狭义的灾难报道是由通过专业知识训练后的新闻工作者所写;而在广义上,灾难报道的写作主体则更为广泛,灾难报道写作主体既包括新闻工作者,也包括新媒体中的网络自媒体,还包括普通网民。本文对“灾难报道”这一概念的探讨,参照了广义的“灾难报道”的定义,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灾难报道”的报道主体已不限于新闻工作者,而应扩大到任何一个能在互联网上使用互联网的公众。

(二)“二次伤害”的概念

“二次伤害”是美国医学心理学中最早出现的研究问题,某些患者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后,发生的心理上的不可挽回的创伤;若对病人实施的外科手术是一种伤害,则对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精神上的创伤称为“二次伤害”,这也是“二次伤害”的最初定义。“二次伤害”是在灾难报道中首次提及的一种概念,而关于新闻中“二次伤害”的定义也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在《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一文中,高江宁对“二次伤害”的定义作了阐述,认为“二次伤害”是由于媒体对某一事件采取了不恰当的处理方式,而对被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某种精神上的损害。简而言之,与医疗新闻相比,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因内容表述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在许多灾难新闻中,“新闻”和“二次伤害”都被完美地诠释了出来,这大概就是目前的传媒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灾难报道中“二次伤害”的表现

(一)采访形式的伤害

1.侵扰式采访

在灾难性的新闻报道中,为了还原事件的真相,或者挖掘出事件的真相,媒体往往会试图对遇难者的家人进行采访,这个过程被称为“死亡敲门”。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所作所为使受害者家属感到不安与困扰,这就是所谓的“侵扰悲痛”。在官方没有告知死者或失踪者近亲的情况下,新闻媒体不应对其近亲进行核实死者或失踪者信息。在东航失事的事件中,受访者并不知道亲属或好友遇难信息的情况下被记者告知,有媒体报道说联系了遇难者的学弟和老师,大家都很惊讶,也很伤心。

2.逼迫式询问

新闻媒体在收集材料的时候,无论被采访的人愿不愿意,都会对其进行追问;强制访谈也包含了对被访者的敏感问题的刻意询问,让他们回想起当时的受伤过程,并不顾“二次伤害”而坚持接受采访。当事人遭遇不幸,自身的苦难已经给其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在心理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记者不停地追问,挖掘当事人的情感会再次刺激访谈对象的心理创伤,从而导致心理厌恶和疲劳。如果当事人由于灾难不幸去世,一直询问其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会对他们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2022 年3 月份的东航失事事件,《人物》杂志的记者打电话给受害者的家人,那位女士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告诉《人物》杂志的记者,她很难过,无力再多说。此时就不宜再继续追问;灾难事件发生过后,在场每个人都会用手机或者相机拍下受害者家属的哭泣或痛苦的照片或视频,发布到微信群或微博等其他社交媒体,以此来吸引眼球。这种消费受害者来寻求关注度的行为也是一种“二次伤害”。

(二)报道内容的伤害

1.虚假内容

移动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得灾难新闻拥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与内容。部分用户发现与热门新闻事件有了紧密联系后,会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分享,这等于是对媒体间接地提供了新闻素材。但是,由于用户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对事件的经过进行了夸张的主观揣测,或者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这就造成了其他用户对新闻事件的误解,不能对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有些时候,为了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媒体会忽视可能出现的夸大、片面、不实等情况,直接使用用户分享的素材来报道灾情。

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维护新闻报道的公信度的一大法宝。然而,在某些灾难报道中,由于存在着“编造”的现象,造成了公众对灾难的误判,导致社会的恐慌。比如,在2021 年河南发生的一场特大暴雨中,一些缺乏道德的人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大肆造谣,扰乱当时的社会秩序。最后由河南卫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表声明,称卫辉市出现了“全域炸大堤,牺牲卫辉保新乡”等言论,为不实信息。网上还流传一些有关救援消防员牺牲的消息,并且配以虚假图片。这则新闻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河南当时并没有发生消防员牺牲的事情,新闻中的吕挺并非网络上所说的卫辉市消防队员,而是湖州市消防支队安吉大队的一位中队长。

2.侵犯隐私

新闻媒体应当将与事故有关的信息及时公开,但过分地披露受害人的个人隐私则违反人道主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的生活和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可被他人非法侵入、知悉、收集、使用和披露。权利主体有权决定他人对其隐私的干预程度,是否向他人披露其隐私,以及向他人披露其隐私的程度。”例如,2020年12月,成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赵某,由于需要预防和控制疫情,当地官方媒体公布了赵某的活动路线涉及许多酒吧和其他人口稠密的地方。随即赵某遭到了“人肉搜索”,她的身份信息和手机号,甚至社交软件,微信的聊天记录都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随着事件的发酵使赵某受到了网上的谩骂和诽谤,对其及家人造成了精神伤害。

(三)舆论影响的伤害

1.网络暴力

移动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也将某些重要的事件公之于众,受公众监督。在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到各种社会事件中来,大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权就事情进行辩论,或者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网民并不能对所见事件都作出合理的判断,往往是情绪先行,《乌合之众》一书中曾经说过,群体会在潜意识里跟随他人的暗示,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导致舆论产生极端化。网络里的观众对事件各方做出的主观随意判断,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舆论审判

舆论监督与舆论审判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舆论的积极一面而后者则是超越监督干预司法的行为。新媒体新闻工作人员作为灾难的新闻报道者,在法律上无权干预司法和司法程序。身为媒体,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全面、深入的报道,但司法过程是一项十分严肃、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调查和收集证据,消除虚假,维护事实真相,依法做出理性、公正的判断。如果新媒体制造舆论,营造舆论压力,试图迫使法院遵循其所创造的所谓“舆论”,就会影响司法公正,因为它们客观上构成了“媒体审判”。舆论审判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审判的嬗变,审判的主体由媒介变为网民,对还未定性的事件进行断言,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2022 年四川凉山大火中网络大V 质疑大火烧的只是树木而已,为什么需要消防员付出生命代价去救的言论。《四川观察报》在其微博上发表的消息称,这次火灾是“由于指挥的失误,造成了消防员的伤亡”。尽管之后删除了这篇报道并道歉的表达内容有些不当,但报道发出便被网友截图评论转载,媒体来断定事故原因无疑是加快了舆论的扩散,给消防人员和相关人员都带来了舆论上的伤害,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三、灾难报道“二次伤害”形成原因

(一)媒介生态与从业者

部分媒体平台在追逐“热点”和“流量”的同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甚至出现了媒体的商业化,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媒体平台为追求利益而罔顾事实和道德底线,把“眼球经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追求“热点”和“流量”,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在价值导向上存在着严重的偏颇。从表面上来看,媒体经济利益的增长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忽视对社会责任的追求,使媒体陷入了一种无序、恶性竞争、价值观扭曲等困境之中。

(二)受害者心理

灾难过后,事故亲历者不仅会遭受物理伤害,更会遭遇精神伤害,这种精神上的伤害又被称为“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人们处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受害的人会主动地将痛苦的记忆封闭起来。但是,因为多家媒体的详细采访,以及融媒体的多样式报道,事故亲历者又会重新将痛苦的记忆转移到自己的心中,回忆这段经历无疑会造成二次的心理冲击和伤害。

(三)公众素养

美国学者大卫·康西丁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在使用媒体时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我国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第一现场的公众会出于各种原因将灾难照片、视频进行上传,可能不小心泄露他人隐私或由于场面本身太过血腥残忍而给当事人事后带来伤害;不在现场的网民由于灾难事件的重大性也会发表各种言论,情绪占据上风。根据学者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这一概念,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网友会误以为网络呈现的都是事实,受众对网络信息的相信也会使其对网络舆论领袖的观点更加信服,发表一些趋同的情绪言论,网民媒介素养不高也加剧了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

四、避免伤害的规制思路

(一)政府的有效监管

政府应当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化和规范化平台监管。强化对媒体人的行业培训,细化准入机制,开设媒介素养培训和考察测试。政府网络监管部门可通过与高校或企业合作,让年轻群体知晓肆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和法律风险。

(二)媒体的人文关怀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应该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有所体现。媒体从业者要从灾难新闻报道中挖掘人性的闪光点,塑造出一种与灾难作斗争的精神风貌,以专业、负责、及时的报道,对公众进行心理疏导和抚慰。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既要直面灾难,又要尊重生命;既要反映灾难的严重程度,又要展现受灾群众的坚强意志;既要用事实说话,又要用感情说话;既要记录事件的过程,又要为事件划出合理的结果。一篇好的灾难新闻能够合理疏导受害者家属的悲伤情绪,尤其有些重大灾难事件给逝者家属及社会公众造成的心理阴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身无法消除。

新闻媒介在报道时要充分尊重社会大众,尤其是受害者家属的心理。注重报道的方式和态度,使媒体的作用得以发挥。2021 年河南的特大暴雨,郑州的严重内涝原因是什么?媒体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本次强降雨的凶猛原因,并对有关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引导许多网民纷纷以不同的形式为河南排忧解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在对暴雨的报道中充分展示了媒体职责和人文关怀,并在微博上加上了“河南一定能做到”“河南一起扛”等主题,既给灾区群众带来了温暖,又给新闻的语言增添了一份温暖。

(三)引导网民的健康参与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网民在社交媒体看到灾难信息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能只顾感性发泄情绪,合理表达诉求才更有利于事件的解决。例如2021 年河南暴雨事件中网友做的共享文档,对网上的流言和虚假消息进行了及时的辟谣,也为受害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渠道。引导网民健康理性参与灾难新闻,从而共筑美好社会秩序。

猜你喜欢
灾难新闻报道
雷击灾难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灾难不是“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