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词汇,从而积累语言素材。为了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文字转变成自己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采取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认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选材方法
在写作活动中,选材是基于“写什么”的主要思维活动。学生在展开写作时,需要明确如何利用写作材料来突出写作中心。不过,初中生的生活阅历与认知积累尚不丰富,写作内容不必过分新颖,但必须源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或内心感受。从這一点出发,教师在以读促写的语文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内的优秀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与选材方法进行观察与分析,指导学生在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阐述自己对课文选材的看法,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选材能力。
比如,在“怎样选材”的写作训练中,教师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碰到的人物、看到的生活现象等转化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单凭教师的教学语言,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为此,教师引出了课文《驿路梨花》。在《驿路梨花》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展开写作。同时,作者还围绕茅屋主人设计了误会悬念,直接刻画出了一组人物——有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进而又引出了解放军战士建造小茅屋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觉这篇课文读起来非常顺利,符合认知逻辑,这正是作者选材的巧妙之处。如学生围绕熟悉的地点写作文时,就可以模仿作者所采取的选材方法,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在选材时,学生可以选择具体地点的建筑,在该地点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发生时的环境等,突出人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事件中人物具体行为与情感的流露等,使作文富有逻辑且内涵丰富。
二、组织对比阅读,明确细节描写方式
在以读促写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写出事物或人物的准确特征,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细节刻画能力。而课本中的很多作品写人时如见其人,写景时如临其境,写事时如遇其事。课文中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受感染。教师可以从这些课文的细节刻画出发,引导学生在大量细节刻画的片段对比式阅读中,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与内涵,并通过细节描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抓住细节,组织学生在对人物、景物或事件等表现对象的描写中展现出细节,使细节描写起到以小见大或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人物细节的描写片段中,教师出示了《背影》一文中的动作描写,《老王》一文中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环境描写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随后,教师展示整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细节描写究竟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在学生产生阅读感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人物的细节描写方式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景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同样如此。教师要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来引发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三、分析谋篇布局,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基于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组织学生观察并分析课文的结构形态,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明确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掌握不同题材的文章的写作方法。如学生要明确课文想要表达的重点,并根据作者的行文逻辑,分析写作结构。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应用不同的行文结构来完成写作,以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好的文章必须言之有物,而言之有物的基础是遵循一定的顺序,该顺序就是行文结构。学生在写作之前明确总体构想,并按照这一构想完成写作,这就是谋篇布局能力的体现。而好的文章具备整体的构思方法,如设置悬念、设置误会。《驿路梨花》这篇课文就通过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地讲解了事情的原委。文章写作思路新颖,写作内容非常连贯,逐步揭开了事情的真相。而《猫》这篇课文则是按照“猫的性格古怪”为中心来组织材料的,通过多件事情突出了猫的性格。作者描述了猫的种种古怪表现,整篇文章的逻辑线非常清晰。在阅读与欣赏文章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从课文中提取行文逻辑,分析课文的结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动物展开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借鉴《猫》《母鸡》等课文中的思路,在抓住动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地展开介绍。随后,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作文,分析学生的谋篇布局情况,将优秀作文提炼出来,并在课堂内做范文讲解。通过范文朗读、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对谋篇布局的直观感受,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的写作素材或写作对象,在经过巧妙安排之后,是如何转化为一篇精美的作文的。
四、注重遣词造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不能一味采取灌输与讲授写作技巧的方式,而是应该在适当讲解之后,让学生有自主讨论和交流合作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个人阅读感悟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思路,使其写出具备个人特色的作文。在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理解遣词造句对于描写事物、表达情感的重要推动作用。
比如,在组织学生围绕生活中的趣事展开写作时,教师在课堂中展示了两个相似片段,让学生讨论哪个片段的描写方式更好。有的学生可以从语言的叙述性、简洁性出发,指出描述性语言的优势,而有的学生则从事情表达的细致程度入手,更加关注遣词造句时的细节刻画。教师联系此次写作的核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有不同的描写方向。如有的学生想单纯描写一件趣事,可以通过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细致刻画,来呈现出事情的发展过程。如学生想展现某个同学或朋友的性格特征,则可以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人物描写。二者在遣词造句上也稍有区别。教师在讲述经典范例时,鼓励学生加以借鉴与学习,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作文遣词造句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采取以读促写的方式进行学习。无论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文章的选材方法、描写方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激活阅读与写作思维,还是在写作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都应强调在阅读中提取写作要素、打造文章结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