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体验兴趣 做探究小主人

2024-04-28 08:17:25余小红
好家长 2024年3期
关键词:尝试教师应科学

文 余小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科学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给孩子提供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巧妙引导,让每个幼儿自主体验成功的愉悦,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做探究的小主人。

一、科学活动目标的确立体现层次化

《纲要》中强调:“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在设计科学活动目标时,我总是先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特点,对不同的幼儿确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幼儿的活动需求。例如,在“物体的沉与浮”科学活动中,我根据每个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明确相应的目标定位。能力弱的幼儿能够说出哪些物体放在水里会沉、哪些物品放在水里会浮上来;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将自己的实验记录向大家介绍清楚。这样,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也随之增强。

二、科学活动材料的投放体现个性化

在“和纸娃娃做游戏”科学活动中,我首先向每个幼儿提供一张卡纸,引导他们将纸“站”起来,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同一材料解决同一问题。有的幼儿将纸弯成拱桥形状,有的幼儿折成圆柱体,有的幼儿折成扇子……无论能力强弱,只要能想出办法,哪怕只是简单对折的方法,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给幼儿送去信心和温暖。此外,我还注重观察、评估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去解决同一问题,即异中求同,为幼儿提供了产生与众不同思维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例如,在“砸开核桃”科学活动中,我提供了锤子、剪刀、镊子、木块等工具,让幼儿尝试使用工具砸核桃。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工具,能力强的,能力强的,可以尝试每一种工具,能力稍弱的,也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体现机智化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应,适时介入并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例如,在“让鸡蛋浮起来”科学活动中,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了泡沫板、积木块、盐、水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让蛋浮起来。有的幼儿尝试把泡沫板放在水面上,再把蛋放在泡沫板上;有的幼儿尝试将盐放进水里,让蛋浮起来。在充分观察后,我鼓励使用不同方法的幼儿进行演示。这种指导要比直接示范演示效果好,不仅尊重了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而且培养了幼儿敢于尝试、勤于思考的品格。

四、科学活动结果的评价体现人文化

科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手脑并用,促进手脑协调发展,并渗透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幼儿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和动手操作探究的兴趣。因此,活动贵在幼儿的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教师应巧妙地给予积极的评价。《纲要》中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以人为本,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目标,善于发现和挖掘幼儿的优势智能,对每个幼儿的优势给予积极肯定,使每个幼儿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信心,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对幼儿的操作结果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巧妙的方法加以评价,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良好的情绪,为下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奠定了积极的心理基础。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幼儿,整合各种教育元素,深入做到针对每个幼儿差异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让教育行为更贴近幼儿的发展需要。《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我们要坦然接受幼儿的差异,以科学活动为突破口,在活动中因势利导,化不利因素为教育的契机,精心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努力呵护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

猜你喜欢
尝试教师应科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6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尝试
小主人报(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18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8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科学
科学拔牙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