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对口支援的影像文本形态及其意义建构

2024-04-28 05:58:36
视听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对口江苏

金 霄

通过回顾对口支援的历史,人们回望了国家建设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并颂扬了一代又一代支援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奋斗记忆。我们怎可任其悄然流过?曾经,人们用文字来记录其过程、展现其事迹和宣讲其意义。如今,用影像书写这段历史不仅快捷、真实,而且更容易让后人从中产生跨越时空的参与感和对话感。纪实影像逐渐成为呈现对口支援事迹和受援地区人民生活的重要文本形态,深入参与记录和宣传对口支援历史工作,发挥作用。

江苏省长期走在对口支援工作的前列。近几年,随着融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江苏对口支援的故事正在从书页走入屏幕。将对口支援中的“江苏身影”摄入镜头,用影像讲好江苏对口支援故事逐渐成为媒体人表达敬意的集体仪式。无论是微电影《拉日宁布》的宁静厚重,还是《云杉谣》的扣人心弦;无论是纪录片《援藏故事》的精致呈现,还是《江苏省宿迁中学新疆班》的日常记录;无论是新闻系列报道《苏伊情深绘“疆”来》的欣欣向荣,还是《我苏人物》的师生情长,这些对口支援工作中的美好都是由影像书写的,有着不言自明的动人魅力。基于此,本文梳理近年来江苏对口支援影像的优秀案例,在分析其影像生产与叙事逻辑的基础上,探讨其文本形态的表现逻辑和主题意蕴的汇聚策略。

一、与支援工作开展同频共振的影像生产

全面关涉社会和民生发展的对口支援工作千头万绪,离不开支援工作者齐心协力和日积月累的努力。对口支援的历史由汗水写就,绵长情深,见证社会的变迁,显现时代的主题,透射人性的光辉。而记述这宏伟篇章的影像却需要言简意赅,以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顺应对口支援的工作节奏和记述需求,体现“事—影—意”的三频共振。

首先,对口支援影像生产是记录现实和讲述故事的统一。影像技术赋权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客观现实的记录者,但并非都可以成为动人故事的讲述者。一方面,对口支援影像的生产是一项业务实践。记述者不仅要身具技术与理念,更要心存情怀与担当。另一方面,对口支援影像的生产是一次历史书写。记述者需要能够深度参与到对口支援工作中,在直面“当事人”和体验“切实事”的过程中被触动,与“他们”的记忆同行过,才能产生真情实感,讲述动人故事。由于对口支援工作中任务的分工和专业背景的差异,制作对口支援影像的工作通常由媒体和对口支援指挥部的采编团队承担。因此,为了最真实地诉说故事,影像记述者会以参与式的主观视角进行创作。人民视频发布的纪录短片《缘疆》用跟访代替采访,参与式记录了三位对口援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包括促进新源县第六中学学生课外阅读改革的援疆教师张志强,为巩留县牧民建设安置点的援疆工程师邵军民,以及在特克斯县守护当地母亲们的援疆医生李春霞,等等。一段跟访旅程折射无数事实过往,渴望阅读的学子、刚买牛犊的牧民、平安产子的“袖珍妈妈”都是对口支援工作中的具体对象,也是该片镜头主要拍摄的对象。拍摄视点与工作视点的统一,让该片融合了影像记录者和故事讲述者的视角,再现了援疆工作看似日常却意义非凡的工作截面,用援疆工作者的影像讲述他们的故事。另外,记述一体的融合视角呼唤更多元的对口支援相关主体参与到影像生产中,他们是完整意义的记述者。如南通西藏民族中学自制的新闻节目《新闻20 分》中,学生们拍摄和报道自己的校园生活故事,其影像记录主体与故事讲述主体天然统一。

其次,对口支援影像生产具备多时态书写的能力。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为目标的建设性对口支援工作是一个持续进行且日新月异的过程,其特性与影像记录的碎片化和聚焦化的特性存在悖差。记录时空和捕捉事件是影像生产的两面,前者再现历史,力求全面;后者构建意义,追求精准。但是影像只能记录当下,无法窥视未来,也不能回溯过往,恰如其分的拍摄契机稍纵即逝。因此,对口支援的影像书写需要影像记录者随时进入“进行时”的状态,同时也需要故事讲述者掌握再现“过去时”的能力。张家港市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工作组出品的微电影《云杉谣》和拉萨融媒分享的新闻报道《她做了一个暖心的决定》都将镜头对准同一个两难情境。即对口支援工作期限将至,支援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决定申请继续支援的故事。其中《云杉谣》讲述神经外科专家徐志远的妻子刘媛因千里寻夫而来到巩留县的故事。在看到援疆医护工作者与巩留人民的相守相惜温情场景,了解丈夫徐志远用医者仁心书写的传奇过往后,刘媛理解和认同了丈夫作为对口支援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彩虹总在风雨后”,创作团队依托进行时的影像节奏,营造了夫妻间风风雨雨的紧迫感。现在进行时的影像细描将刘媛寻夫千里的焦急和焦躁,以及徐志远工作时分秒必争、为病人考虑时的殚精竭虑展现在观众眼前。过去进行时影像将观众带入妻女渴望家庭团圆的心境,以及徐志远放不下巩留病人的情境。交替讲解的多时态故事也让观众沉浸在渴望解开夫妻心结、避免双方矛盾升级的紧张悬念中。再例如以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栏目的《苏伊情深绘“疆”来》为代表的对口支援新闻片,用大量“进行时”影像去书写“未来时”的图景。书声琅琅的课堂、关怀备至的诊疗、马力全开的生产,这些图景化的影像被抹去时间的印痕,意指了相关支援成果的常态化。

再次,对口支援影像采用多形式的制作和多途径的传播。用影像讲述对口支援故事是其对口支援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环。2017 年以前,新闻片、纪录片和微电影是江苏对口支援影像的主要呈现形式。《江苏新时空》栏目是江苏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展示平台,《十年援青 花开高原》《天山南北援疆行》等系列或组合报道在解读政策、简述工作的同时也用影像将观众带入高原之上和天山脚下,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对口支援工作火热开展的当下。得益于篇幅较短,对口支援影像在融媒体时代以短视频的形式获得更多广泛的传播,逐渐建立起矩阵式传播态势。例如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无锡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对“无锡·阿合奇对口支援”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整理与创作,发布了新闻片《阿合奇生活体验馆落地无锡》、专题片《砥砺十载 玉汝于成》《石榴结籽一家亲》、广告片《攀登羊》等一系列对口支援影像作品,让史诗《玛纳斯》、乐器库姆孜、沙棘美食、柯尔克孜族舞蹈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得以在无锡新闻综合频道、搜狐视频、哔哩哔哩等多方平台立体传播。

二、讲好对口支援故事的影像叙事路径

“将好故事讲好”是影像叙事的使命与职责。对口支援助力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其历史长河中绝不缺乏英雄的身影和可歌的故事,已有无数创作者从中觅得动人的创作灵感。但是对于影像来说,记录历史犹如河中舀水,受限颇多。在滔滔历史洪流中快速把握当下,利用有限的影像资源编织有意味的故事,不但考验记述者的影像采集能力,也考验记述者的影像叙事水平。

影像叙事着重树立典型,让镜头精准聚焦在历史的闪光点上。一方面,影像叙事应该聚焦于“事”,围绕于“人”来展开,让典型事迹与典型人物相辅相成。荔枝新闻的《我苏人物》在讲述南京干部李求超让油菜花海绽放“天边之乡”故事时,不拘泥于搜集过往的影像资料来诉说李求超工作的艰苦,而是将镜头推向南京夫子庙的一处网红打卡地,用一场“墨竹菜籽油”的销售直播作为叙事切口,展开了一次寻觅“天边油菜花海”的旅程。旅程的目的地是李求超奋战三年的墨竹县,其过程线性地展现李求超在“第二故乡”的努力与成长。用影像呈现当下,让故事勾连时空,影像叙事建构可供观众畅游时空旅途。另一方面,影像叙事应该寻找共通的情境来体现独特的情节,让典型故事引发情感共鸣。《东方今报》报道了江苏老师王笃田见证西藏技师学院从无到有的建设,并在校园处处留下奋斗身影的事迹。新闻片中将王笃田老师的稚女“我想要爸爸,想要爸爸跟我玩”的呼唤声与他带领学生们做实验、共舞蹈的画面相组接,形成双重情感和双重责任的交织,牵绊人心。穿透新旧影像的图景,情感得以多次酝酿,形成首尾呼应的共振逻辑。

影像叙事追求真实的力量,让对口支援的意义直击人心。与语言文字媒介相比,纪实影像的故事讲述遵循“在场”的逻辑,拒绝天马行空的文艺畅想和强加于人的语义独白,只是给观众展开一片“遥在”的时空,任其追思。拓印历史的真实感是影像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来源。从2010 年至2020 年,76名江苏援青干部远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助力当地发展。现代快报系列报道《“苏青”十年》中,新闻片《援青医生张玉娟:高原上的江苏好“曼巴”》通过采访的形式书写张玉娟医生援青的事迹。片中,随着张玉娟医生口述事迹的娓娓道来,记录诊疗过程的影像图景徐徐展开。从紧张的手术过程到亲密的医患交流,用影像传递温情。在《情暖雪域教育——苏州大学援藏支教工作纪实》中,记述者直接深入支教工作的最前沿,以进行时的语态完成影像采集和人物采访工作。支教工作者的形象和其背后的支教场景被同屏共现,现场感十足。记述者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其记述者与参与者的身份的重合,从而尝试回溯和再现早已流过的历史,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例如,淮安市委宣传部曾委派大型融媒体新闻报道组,以“天路筑梦”为主旨采访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并制作纪实短片《致敬,淮安援疆人!》。该片记录了报道组再走天山路的艰辛过程,体现了修筑天山公路时支援者“缺氧不缺精神”的英雄内涵。在介绍曹云颖支疆事迹的新闻短片《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曹云颖支疆事迹》中,记述者与曹云颖一起被新疆学生簇拥着走过校园,阅读各种形式的学生来信,分享了学生对支教老师的感激和依赖。参与式的记述将现场“搬到”观众面前,让观众感受到对口支援的精神与力量。

影像叙事依托艺术的表达,让“他”的历史与“我”的现实对话。现代化的影视工业善于给影像戴上风格滤镜,打上符号标签,以便在同品竞争中脱颖而出,其背后可见两个层面的逻辑。一方面,是对影像本身进行精细打磨,让“他”的历史更悦目。另一方面,将在地化的符号与需传达的意义相关联,形成价值的共振与传导。无锡广播电视台制作完成《砥砺十载玉汝于成》五年后,再次制作了专题片《石榴结籽一家亲》,两部“亲兄弟”作品见证了对口支援影像艺术表现力的总体提升。不同于《砥砺十载 玉汝于成》商业宣传片式的空境开场和主旨介绍的开门见山,《石榴结籽一家亲》在开场时便快速将叙事带入《玛纳斯》的说唱表演情境中。然后将屏幕一分为二,对比展示了十组各具无锡市与阿合奇县代表性的地域特产,如地理风貌、器乐舞蹈和历史名人等。这些物象被对等且集中展示,“他”的历史对话“我”的现实,将话题快速引入到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的“一家亲”理念中。并且《石榴结籽一家亲》参考了现代纪录电影的影调风格,让影像显得厚重且雅致。另如,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甜和周天琦的江苏援藏系列报道以《一路格桑花正开,砥砺奋进正当时》为标题,将格桑花期盼幸福生活和不畏恶劣环境的寓意对标江苏对口援疆的目标与精神。一路花开的意象烂漫恢宏,结合行云流水的对口支援成果影像和欢快奋进的特色背景音乐,让观众不自觉沉浸在对西藏地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美好回望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汇聚

“挖掘历史瞬间的全民记忆与情感碰撞”是连接大众与历史的影像逻辑。[1]对口支援全面开展,再小的故事和再短的影像也都是历史一部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对口支援影像需要在讲述时主动回应时代的主题。在民族地区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对其进行系统的影像记录、整理、传播和再生产可以助力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成为当下民族工作中的重要维度。目前江苏对口支援影像的主题主要汇聚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困难才需担当”的信念逻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团结精神的现实体现。其中之“难”不只是突发的天灾之“难”,也是需要长期克服的发展之“难”。“先共苦后同甘”是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规律,尤其体现在当支援工作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理条件和相去万里的思家情切时。正如察布查尔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援疆情 一路情》中所说,“对口援疆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敢于担当”。该片以盐城市卫计委专家克服种种困难为主线讲述故事。他们不但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需要直面因人而异的个人问题。其中吴军为了高效交流、拉近距离而学习维吾尔语,吴高国则因时差而只能在视频中默默端详熟睡的幼女。对口支援影像对困难的再现,如时间紧、任务重、高山缺氧、边疆少路、无人区无水无电、民族语言交流障碍,等等,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记录一段客观的历史,见证每一位支援者的汗水与辛劳。也正是对困难的真实写照,才让《援疆情 一路情》中察布查尔县人民的笑颜真正绽放在观众心中。无锡教育网、无锡教育频道的人物专题片《天山脚下最美园丁》则是从女儿对父亲依依不舍的画面开始讲述援藏教师黄力凡的故事,又在黄力凡讲述独库公路筑路人故事的余音中落幕。影片的渲染由柔情到刚强,诠释舍家为国、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时代主题。另外,“缺氧不缺精神”是每位江苏援藏儿女的必修课。百集短视频《红色百年·泰州英雄谱》由泰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泰州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制作,第五十九集谱写了雪域阿爸钱维胜的故事,其影像从母亲盼子早归的泪目,书写到学生送别恩师时声声“阿爸”的呼唤。最后一节课的影像中,三年支教的钱维胜面色黑红,也正是这高原所赋予的颜色印痕让他颈上挂满的哈达显得分外纯洁。

二是“授人以渔”的理念转变。对口支援影像不仅要体现“埋头苦干”的实践精神,还要通过恰当的故事体现人民既“得到”也有“得到感”。一方面,“得到”的诉说主体应该是对口支援工作的惠及者。近年来,他们在影像中逐渐脱离了“被动”者的桎梏,以“主动”者的姿态言说他们眼中的对口支援。如江苏省镇江市援助拉萨市达孜区第八批、第九批援藏工作组摄制的援藏纪实题材微电影《拉日宁布》,爱绘画的藏族孩子多吉以比他的阿爸更加积极的姿态拥抱和信任了来参加援藏工作的李怀远,也以孩子式的执拗感化阿爸,动员阿爸陪他走完朝圣似的寻找英雄李叔叔之旅,最终帮助畏惧改变现状的阿爸感受到李怀远的无私真情。打开心灵枷锁,是多吉父子最核心的得到。影片中,多吉的画是至美的礼物,被远赴江苏的他送到心中英雄——李叔叔手中。影片结束时,多吉父子和李怀远三人犹如画中一般同围在画前,得到之感溢于屏幕。另一方面,被授以渔是一种更长久的得到。大量的江苏对口支援影像作品以“‘输血’到‘造血’”“建立带不走的医院”等话题,讲述了江苏对口支援“授人以渔”的故事。其中《现代快报》以《江苏援疆,从“缺水给水”到“授人以渔”》为题,配合实地拍摄的影像介绍了江苏援建、援医和援教乌恰县的故事。从送干净水到育专业人,用实践过程注解了江苏对口支援政策和工作理念的核心内涵。

三是“团结与共荣”的价值彰显。苏州新闻出版集团的情调苏州工作室负责拍摄了《“苏”写在雪域沃土的答卷》等纪录片,将江苏援藏儿女的身影刻写在雪山之巅、垭口之上和人民之间,用江苏干部与自然抗争时的不屈,江苏人民与藏地人家交往的欢笑彰显出割不断的民族深情。在地化的对口支援影像书写让影像内蕴的团结图景不言自明。许多在民族地区传承至今的符号共同体框架中,情感的传达离不开对“敬地情结”(Geopiety)[2]的诉说,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皆有可能在民族地区被赋予神性,寄托民族化的在地情感。近年来,随着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程度的提升,行走在民族地区的外埠者也多受地方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感召,创作出诸多情真意切的在地化影像作品。这种交融后的纪实影像艺术表达也正逐渐被记述对口支援影像的文艺编导所接受,除《“苏”写在雪域沃土的答卷》外,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州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情润天山》也寄情于雪山之间,借用在地化和民族化的符号体系抒情达意,促进了中华民族影像符号的创新和传播,助力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四、结语

巴赞用“现实的渐近线”和“超越预想的诗意”来喻指纪实主义影像的社会效应。[3]虽然书写可以让纪实影像中的现实弥漫诗意,但其核心价值仍然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基底中。因此,现实需有诗意,影像才得以歌之。中国对口支援的历史见证了中华儿女一次次跨越千里的互助,孕育着照映时代主题的故事,注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正如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纪录片《援藏故事》设置了江苏对口援藏的专题,讲述了牧民家的“拉萨雪鹰”在江苏父母的培养下飞过青藏高原的故事。江苏对口支援工作的火热图景吸引了八方来者从中感受时代的温度,是自有诗意的现实。在与对口支援工作的共振中,江苏对口支援影像的书写凝聚和提炼现实的诗意,呈现时代风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对口江苏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16
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4
数独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2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48
江苏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05-21 03:30:34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2
关于对口援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西藏研究(2016年1期)2016-06-22 1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