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鹏
(绍兴鲁迅中学)
梁任公指出史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其大体可分为四类:文献、实物、口述和图像。而文献史料主要是指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文字材料。换言之,经、史、子、集这些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过去的资料都可以称为文献史料。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以文献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最受一线教师青睐。部编教材的每一课均提供了或多或少的文献史料。加强对教科书文献史料的研习,不仅能让学生以主动探究的方式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涵育大有裨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教师在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时,需要考虑四点:一是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二是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三是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四是如何根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即首先要明确所要研习的史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研习活动?需要设计哪些问题开展研习活动,等等。因此,精选史料基础上的精准设问至关重要。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中,教材提供了一组文献史料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进行评价。笔者试以此为例,阐释如何利用多元文献史料开展史料研习活动并涵育学科核心素养,以飨方家。
甄别史料来源是进行史料研习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明确史料价值的前提。如果缺乏这一环节,就难以把握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价值性,难以保证整个史料实证过程的准确与可靠。尽管教材提供的史料比较有说服力,但仍有必要对史料的来源进行分析。本组五个史料分别选自《史记》《汉书》《古风》《封建论》《藏书》。其中《史记》和《汉书》是官方正史,其余为诗文、政论文和私人史论。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李斯列传》是最长的一篇,太史公用九千余字的笔墨精心结撰了一代名相李斯的传奇人生,记述了李斯由一个闾巷布衣飞腾至丞相,但最终在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被陷害致死的史事。然而随着《赵正书》等出土竹简的问世,《史记·李斯列传》中部分关于李斯生平和秦朝历史的内容记载却受到质疑,其所载史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但这并未影响到此文关于秦始皇和秦朝制度的史论性评价。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所载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故部分西汉历史常移用《史记》的记载。如《汉书·主父偃传》除个别字词外,全部征引自《史记·平阴侯主父列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其实是司马迁借主父偃之口对秦始皇统一的评价。部编教材虽然指出这一史料选自《汉书》,但其最早却来源于《史记·平阴侯主父列传》。教材之所以如此设计,笔者窃以为大概率是为了突出史料的时间差异性和来源多元性,以此强调不同历史时期对秦的统一和秦制均有高度评价。
“以诗证史”作为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治史方法,最早运用于《元白诗笺征稿》中。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透过古代文人诗词中的夸张与遐想,挖掘出其中可资利用的史料。李白有组诗《古诗五十九首》,以三代以来“世道之治乱、文辞之纯驳、人物之邪正”为主题,或言己抱负,或咏古伤今,或讽刺现实。而《古风·其三》的主旨是借始皇求仙事,规讽唐玄宗迷信神仙。全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有着动荡开合的气势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在颂扬秦始皇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的同时,也讽刺了秦始皇骄奢淫逸及妄想长生的荒谬行为。有鉴于教学需要,教材征引了诗中对秦始皇的正面评价,而对诗中揭发的暴政没有涉及。
李贽所作历史人物评传《藏书》分《世纪》和《列传》两部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评价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需要注意的是,李贽虽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但又指出秦始皇“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而且李贽还曾将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千万古一帝”。所以从对比的视角看,李贽并未特别拔高秦始皇的地位。此外,李贽还在《藏书》中渗透了自己的观念,认为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应该是人物的实际成就和才干,而不是传统的道德教条,这在侧面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社会功利思想。
教材提供的史料会有或多或少的潜在信息。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前的史料探究环节,从史料来源的角度出发,关注史料的产生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史料的学习价值等外部相关信息,以达到甄别史料及来源的目的,进而选取最适切的史料开展史料研习活动。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重点,无疑应该定格于“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首创。这主要涉及本课最关键的两个知识线索:秦始皇的统一和秦朝的制度建设。本课“史料阅读”的五个材料(后分别称之为材料一至材料五)亦基本围绕对这两方面的评价展开。基于史实的史论性评价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五则史论中,材料二、三主要是对秦统一的评价;材料一、四是对秦制的评价;而材料五中的“千古一帝”则是对秦始皇的评价。
秦王政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东方六国,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划时代的变革。《史记》中多次将秦的统一称之为“初并天下”,这就强调了秦的统一是首次。在此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而且秦的统一并不只具有疆域层次上的意义,是春秋以来“疆界日益大,民族日益并合,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的始祖传说亦渐渐归到一条线上”的延续和强化。尽管材料二指出秦的统一“功齐三代”,但是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的功绩远超三代的开国之君。材料三则叙述了基本史实:秦军以威武之师横扫六国。而这直接得益于秦国商鞅变法的彻底性。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相比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烈响应是这一新制度(军功爵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其确立的政治制度被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制度上不仅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还有上计和监察制度、玺符制度、“户籍相伍”制度等。此外,秦始皇还在文化、思想、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这些制度和措施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治国方式,创建之功,不可埋没。这是材料一所要阐释的核心观点。材料四则重点探讨地方政治制度。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三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对此后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维护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到官员任命上,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故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且郡县制下的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而是皇帝的子民。因此,可以将郡县制理解为“公天下”的开端。
“千古一帝”是李贽第一个提出并创造的词汇,最早是对秦始皇嬴政的评价。当然,对秦始皇的评价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的交锋。正如贾谊《过秦论》所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始皇及继任者的暴政是其二世而亡的主因;但就历史发展而言,从秦大一统及制度建设方面出发,颂扬始皇帝为“千古一帝”则毫不为过。
对史料的研习和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因而需要运用好历史学习与研究无法回避的经典史料。经典史料是指在教学中对历史问题认识不可或缺、无法绕开的一些历史材料。本组史料即属于经典史料范畴。通过对本组史料的研读可以发现,五则史料不仅各具时代特色和题材特点,而且其所要表达的主旨观点亦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五则史料的内容具体开展史料研习活动,这也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史料研习教学不是直接讲授知识点,而是通过史料分析及问题探究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问题的设计需要体现层级性和递进性,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基于史料研习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故而笔者立足核心素养,指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五则史料开展了问题链式的史料研习活动。
图5为模具温度对外壳的力学性能影响.从图5可见:当模具温度为180~200 ℃时,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明显得到提高,而硬度却下降;当模具温度超过200 ℃时,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开始下降.分析其原因,由于模具温度直接影响着模具的激冷能力,温度较低时会使压铸件表面冷速过快,形成薄层等轴晶粒区,故硬度较高;而当模具温度过高时,激冷效果度差,硬度下降,同时也增大铸件和模具之间的粘着力,难于脱模,易造成粘模拉伤,进而降低铸件力学性能.考虑试验规模及设备误差,在试验可选温度范围内选择模具温度为200 ℃较适宜.
问题1:列举你所知道的史料类型,并指出本组史料所属类型。分别概括五个史料所要评价的主要内容。
史料实证素养水平的基本要求包括“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知晓史料的类型是进行史料研习的基础,也是能否正确运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的前提。按史料的载体划分,史料可分为文献、实物、口述和图像,这也是课标解读中所提供的分类标准。此外,史料还有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官方记载与民间记录等多种区分。本组五个史料均属文献史料,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作为后世对秦朝的史论性评价,本组材料主要涉及大一统、秦制和秦始皇三个方面。
问题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秦王“扫六合”“海内为一”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并分析原因。结合初中所学和教材第一目,阐述秦并天下的过程。
天下归秦,是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埋头发展的必然,是席卷天下的价值观念传承不辍的必然,是秦国文化包容集聚天下贤士的必然。扫六合是时机成熟后的顺势而为。这里要注意:为什么会统一?为什么是秦国的统一?为什么是秦王政时实现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秦国的政治经济优势、秦王政个人的雄才大略等多角度思考。秦并天下的过程,是先攻灭六国,后开拓、稳定边疆。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对秦灭六国的史实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所以可将重点放在秦始皇开疆拓土的过程上。通过一系列开拓疆域的措施,把中华民族的活动空间从黄河、长江流域扩展到漠北、河西、西南、岭南等地区,奠定了中华民族活动的基本地理空间,形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共同地域,对华夏文明的发展繁荣有着非凡意义。当然,可结合《秦朝形势图》等图像史料,通过以图补文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理解历史现象,落实时空观念素养。
问题3: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指出秦朝在制度层面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仔细阅读材料四,指出其涉及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如何理解“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在史料研习中加强对史料语言文字的理解十分重要,这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任世江老师指出,秦统一后的制度基本就是秦国的制度。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就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这样就可以理解题目中的“巩固”中央集权。而“皆以始皇起”“之端自秦始”,可以理解为秦统一后,在大一统国家的领域内开展了全面的制度建设,尤其是郡县制在秦朝的推行。柳宗元《封建论》中的“封建”,意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选拔官员,在一家一姓中分配政治权力,体现的是“家天下”。之所以将郡县制的推行作为“公天下”的开端,主要是从官吏选拔的角度来认识。郡县制度下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就改变了商周以来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贵族世袭制度,郡县长官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这体现了按才干政绩选拔和任用官员的理念,体现了“公天下”的精神。
问题4:你认为李贽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贾谊《过秦论》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从“论从史出”的角度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
古今多有关于秦始皇的人物评价。材料五中对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评价,主要立足于其统一和制度层面,结合前四则材料,体现了教科书所提供史料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教材截取了《过秦论》中的部分史料,指出秦王“以暴虐为天下始”,从而导致二世而亡。这种前后的冲突性评价能进一步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冲击。“论从史出”是指理论、概念、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即史论源于史料。因此,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应当是掌握充足的史料。这应当包括两部分: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和以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后者即研究综述或学术史回顾。拥有了充足的史实和史论,能够让历史评价更加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基于此,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三种时态的评价办法:“共时态”“昔时态”“即时态”。“共时态”是当时的评价,“昔时态”是后世的评价,“即时态”是现在的评价。如果只是简单地肯定、否定、合一,那是机械论评价,不是历史评价。
问题5:中国历来有“文史合一”的传统和“以诗证史”的理念。根据材料三、四,谈谈如何认识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文学是能够反映时代呼声和时代精神的时代产物。是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是史料。“诗言志,歌咏言”,古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体裁之一,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史料,加强了后人对史实的认识,而且能从侧面反映出作者本身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材料三中的两句诗叙述了一个基本的史实: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的威武之师,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且李白的诗歌在受时代影响的同时,也反映了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盛唐气象。材料四中《封建论》作为历史政论文,肯定郡县制的优点,抨击了维护分封制的谬论。就当时而言,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对文学作品作历史解读,可以起到证史、补史之效,有助于更加形象地认识历史和现实,进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当然,将文学作品诗歌作为史料进行运用时,必须建立在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基础上,方不违背历史解释的真谛。
综上,本文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史料阅读”中五则不同类型的史料为例,阐述了运用多元史料开展史料研习的路径。须知史料研习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手段,更是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在追溯史源和探微史论的基础上研习史料,在精选史料的基础上精准设问。对多元史料进行递进式问题设计,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涵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助力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