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慈
青春期的孩子愈来愈有个性和想法,常想“脱离掌控”“先斩后奏”。家长期待与青春期的孩子好好沟通与相处,出于善意提出建议,但孩子却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和不认可。面对开始变“酷”的孩子,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主持亲子关系工作坊期间,我发现许多家长参加工作坊的目的,就是期待与青春期的孩子在沟通上更顺畅。但让我感到好奇的是:究竟是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像“刺猬”一样不好靠近,还是家长并未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调整彼此互动、沟通的模式?
直到我的孩子也进入青春期,我对这个问题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孩子越来越大,势必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如果仍习惯性地用过去对待“小小孩”的方式跟他们互动,他们就会感到被束缚,进而想要逃离,去呼吸自由的空气。
即便家长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孩子仍然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与不认可,因而选择与家长对抗,不愿与家长沟通。
面对越来越有个性和想法的“酷”小孩,家长如何是好呢?
我认为,从感兴趣的角度、用感兴趣的态度去与他们互动、相处,会是一条双赢的活路。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趋于完善,他们追求“酷”,是展现自我的一种表征,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机制。
面对孩子的转变,家长可以把它视为改变彼此互动模式的好时机,练习用这样的方式回应:过往,家长总像个“主帅”,站在前头带领孩子往前冲;现在,家长必须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参谋”,站在孩子的身后,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做决定。只有这样,家长才不会跟也想当“主帅”的孩子争执不休。
对想当“主帅”的孩子,家长刚开始可能会看不顺眼,但这时一定要想想自己的身份——“参谋”,这样就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轻率地评价,而会多些观察与理解。
“主帅”思虑不周时,“参谋”就该上场了。家长可以把对孩子的关心或担心,转换成问句,提醒他留意,如:
“你跟同学相约外出,他爸妈知道吗?”
“如果同学的爸妈不知道,我来帮忙联系,可以吗?”
家长这种不带质疑的提问,有助于和孩子核对相关信息,也让亲子之间都有机会表达想法,进而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元旦假期,上初一的女儿和班上几个同学约着去看电影,顺便逛街。
由于她是先斩后奏,告诉我们时已经和那几个同学约好了,因此当我们得知消息时,第一反应都是反对,担心几个初一的小女孩出门一整天不安全。但回想起自己从前跟同学一块出门游玩的经历,确实有许多愉快、美好的回忆,也就不忍心直接否定女儿的计划。
直到女儿要出门的前一天,我们才针对这件事情跟她交流。
女兒兴高采烈,说起她们的安排眉飞色舞,满脸都是对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大人随行的逛街行程的期待。
可她说得越兴奋,我就越担心,便小心翼翼地提议:“你们的安排听起来很有意思,我都想参加了。要不我载你们过去,然后我去书店看书,等你们逛完了,我再带你们一起回家,如何?”
女儿皱起眉头,十分抗拒:“不要!不要!我们都说好了,自己逛街,不要大人跟着。你可以给我们送过去,然后就回家。等我们逛完了,给你打电话,你再来接我们。你等在书店,我们太有压力了,玩也玩不尽兴。”
看来她只想要我担任司机,接送她们就行,不让跟着的态度很是坚决。
此时,妻子问了女儿一个关键问题:“你同学的爸妈知道你们明天要一起出去玩吗?”
女儿愣住了。看来,她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一看这情况,妻子接着说:“如果你同学的爸妈不知道这件事,明天你们出去之后,她们的爸妈一定会很担心。我帮你打电话跟她们的爸妈说一声,好吗?”
女儿似乎感受到了妈妈的周到,配合着提供电话号码,并在一旁听着她妈妈如何跟同学的父母互动。
我在一旁观察女儿的表情,她刚开始有些忐忑,可能是害怕同学的父母不同意她们出去玩,后来听到妈妈和同学的父母相谈甚欢,渐渐放松下来。她应该没有料到,在这件事中,父母竟成了帮她把事情处理得更妥当、圆满的伙伴,不但使她原先的计划能够实现,而且还帮她考虑并解决了安全问题。
妻子对那几个孩子的父母承诺,来回都由我负责接送,保证孩子们晚上7点会准时回家。
第二天早上,当我载着女儿前往约定地点去接她的朋友们时,针对安全问题,我又叮嘱了她几点注意事项。因为经过昨天的讨论,她知道我不是来找碴儿的,听得很认真。
在目的地放她们下车后,看着小女生们雀跃的背影,我真庆幸自己和妻子没在一开始就因为种种顾虑而否定女儿的计划,责备她自作主张,把情势推向对立和冲突,造成两败俱伤。
还记得那天,妻子在与其他家长联络后,对我说:“孩子一起出去玩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担心她们的安全,就协助她们把该注意的事情处理好,这样大人放心,孩子开心,不是双赢吗?”
是啊,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与其在一旁没好气地指指点点,批评孩子思虑不周、处事欠考量,倒不如抱着好奇和兴趣,参与孩子的“大事”,友善地提醒孩子该注意的事项。
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家长在角色扮演上最大的考验,就是要从仲裁者转换成愿意与孩子商量的讨论者。如果家长转换成功,孩子越大,就越愿意与家长沟通,亲子关系会提升至更高层次;如果家长转换失败,孩子年龄越大,将会离家长越远。
能否转换成功,关键就在于:家长能否从事事都要为孩子做主的状态,转变成有点儿旁观但又感兴趣的姿态,参与孩子的成长。
(摘自《现代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