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喜爱
摘要:近年来,涉及心理危机的学生日益增多,学校心理干预的工作量和难度也在增大。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家庭的一些“家务事”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影响着心理干预的效果。对此,学校教师本着爱护学生的原则,有必要协助家长与学生处理好“家务事”,帮助学生度过危机,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家校合作;家务事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2-0060-03
一、引言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我校(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在“一基”原则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遇难”和“遇危”之“二遇”原则,形成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一基二遇”原则。所谓“一基”,即学校根据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编著的《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手册》,对纳入心理危机预警库的所有学生,根据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常规化干预措施,充分凝聚心理委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心理辅导团队、家长以及专业机构等多方力量,帮助学生化解不同程度的危机[1]。所谓“遇难”,即当干预工作进展遇到困难,举步不前时,需要寻找关键突破口来化解危机。所谓“遇危”,即当干预工作出现紧迫情况,危及生命时,需要寻找“救心丸”来化解危机。
我们在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发现,涉及学生家庭棘手的“家务事”时,家长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而家长不愿意处理的部分往往是导致危机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一般来说,学校不适合“插手”学生家庭的“家务事”,最多是委婉地提出建议,但当其成为危机干预的突破口时,学校可以适当介入,协助家长处理好“家务事”,帮助学生度过危机。
二、学校协助家长处理好“家务事”案例
(一)案例一
1.个案概况
小C,男,17岁,高二学生,机智聪明、心思缜密,爱辩论。高一入校时在班内成绩名列前茅,高一第二个学期在成绩和各方面表现有所退步。目前在班内人际关系一般,会习惯性地“找别人的茬”,看问题消极,内心痛苦,有自杀计划。
小C自述母亲是全职主妇,父亲目前为自由职业者,有一哥哥在外地读大学。家里从祖辈开始信基督教,其父目前从事各大活动的音响维护工作,如宗教活动的音响维护,在圈内也小有影响力。父亲希望儿子以后能继承他的事业,对孩子在宗教信仰方面不容其有选择权。小C无数次反抗,往往被打骂或者罚跪,所以他认为哪怕自己将来上了大学,也逃不出父亲的控制。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压抑的生活永无出头之日,他想用自杀来解决自己的痛苦。并计划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日子(比如生日)自杀。
2.心理测评
量表测试显示:小C的SCL-90总均分3,其中焦虑3.5,人际关系敏感3,抑郁2.85。PHQ-9抑郁总分18,自残自杀意念3分。
房树人绘画投射显示:他内心拘束、守规矩、自卑、纠结、愤怒、防御和攻击。自我概念模糊,自我认同度低,生命能量低,与想自杀的念头吻合。
3.初步分析
小C的痛苦和绝望感主要来自父亲在宗教信仰、择校和生活各方面的强势管控和绝对权威。他一直反抗无果,进入青春期,出现内在同一性获得困难,角色混乱,内心焦虑和退缩,对未来失去信心。他自杀的念头是日积月累的,所以家校会谈是干预工作的第一步。
4.干预过程
在第一次多方会谈中,心理教师帮助家长意识到进入高中的孩子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并将逐渐建立自己的三观,完善自己的人格。家长需要放下焦虑,改变家庭教育理念和亲子沟通模式,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爱孩子,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同时要观察孩子的动态,最好带其就医。父亲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过多的控制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反馈当天晚上跟孩子深谈过,也向孩子表达了歉意,孩子表示目前不需要专业心理治疗。
在第二次多方会谈中,因之前小C曾跟教师聊起过打算选择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日子离开人世。所以学校把他纳入高危预警库,在重要日子会特别关注他的动态。小C的生日当晚,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与世告别的一长段录音,控诉父母对他自小到大的束缚和管控,并想要以死来解脱。发现录音后,学校教师立马联系家长,嘱咐家长24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第二天,小C没有来上学,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一同去家访。小C情绪低落,关闭心门。教师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強烈建议家长在宗教信仰上给孩子选择权,带其去专业机构做评估,在孩子没有消除轻生意念之前,不建议到校。
在第三次多方会谈前,了解到家长带孩子就医,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和轻度焦虑,建议服药治疗。该生返校复学前,学校开启了第三次会谈。
在谈话中教师得知,在宗教信仰上家长实际上依旧没有给小C选择权。小C在家时跟父亲有过激烈争论。会谈中,小C从一开始的低头不语到后面跟家长对质,气氛一度紧张,教师鼓励其大胆发声,同时暗示家长给孩子“声讨”的机会。最后家长提到,如果小C不参加宗教活动,祖辈可能无法接受。
宗教信仰是一个敏感话题,还小C宗教信仰自由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因此教师强烈建议父母积极跟祖辈沟通。家长表示回去后会与爷爷奶奶好好沟通。
5.干预效果与反思
自从父母停止强求他参加宗教活动后,小C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班主任反馈,小C的学习态度比以前有明显进步,目前正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比赛训练,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在家校沟通中,宗教信仰是一个敏感的私人话题。但是本案例中,家长在前面两次会谈后依旧不肯放手孩子自由信仰宗教,使干预工作陷入困境。出于学校与家长对学生的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学校协助家长解决家务事,效果良好。
(二)案例二
1.个案概况
小J,男,高三学生。高三的国庆期间,他情绪低落,易哭泣,有自残自杀意念,其母带其去专科医院就医,诊断为中度抑郁,服药治疗几周后,自认为效果不明显,痛苦依旧,绝望感增加。班主任得知此事后联系了心理教师。小J向心理教师透露,有几次烦闷时,他跑到房顶楼台上,有跳下去的冲动,但因胆小还没有尝试。
小J家庭为离异重组家庭,母亲的两段婚姻都是男方入赘,祖孙三代一直同住。家里有外公外婆、上幼儿园的同母异父弟弟。小J认为所有事情自己都没有自主权,在家里得不到尊重。家中大人之间的争吵较多,外公外婆甚至会大打出手。高三学业紧张,糟糕的家庭氛围让他更加烦躁和压抑。而且他在家里没有私人空间,哪怕把房门反锁,也会被家人强行撬门。
2.成因分析
小J的痛苦来源主要是家中环境,尤其是祖辈的争吵和对其的管束,让他对未来感到绝望,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很多时候他用电子产品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家人担心他因玩电子产品而耽误睡眠和学习,对小J的管教增多,矛盾进一步升级,亲子关系进入恶性循环。
3.干预过程
在第一次多方会谈中,其母承认家里氛围的确不好。小J作为长孙,一出生,强势的祖辈就恨不得帮他安排好一切,在养育过程中过度包办和控制,把孩子当成了机器人。教师充分肯定了其母重视孩子的求助意愿并及时带其就医的做法。就目前来看,改变家庭氛围和亲子沟通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家人需要多倾听、尊重和信任小J。于是建议母亲回家后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一家人要高度重视小J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第二次多方会谈中,小J表示一开始家庭氛围稍有改变,但是很快又回到原样。高三第二学期某个上午,小J在第一场高职考模拟考试前,情绪低落,突然从教室冲到走廊,欲翻过栏杆跳楼,并喊着:“我不想活了,让我去死!”在场师生拼命将他救回。事后他提到,抑郁症服药半年卻感觉没有改善;临近高职考,本身压力增大,加上遗传性耳石症导致头痛,服药后也没有缓解;祖辈之间争吵打骂不断,这一切使他身心疲倦、绝望至极。
母亲和继父一起来学校,教师把小J的心理状态和心声反馈给家长,建议家长继续带孩子规范就医的同时暂时跟祖辈分开住。母亲和继父当场采纳了教师的建议,表示回家与老人沟通,并立马着手去另寻房子。
3.干预效果与反思
自从与祖辈分开居住后,家里气氛逐渐好转,小J感觉身心轻松多了。后来他顺利参加了高职考,并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第一次会谈后,祖辈的改变不大,小J的状态没有明显好转,导致出现了后来的危机。第二次约谈后,教师“插手”其家务事,强烈建议他们跟祖辈分开住。家庭环境改变后,小J的状态也日渐好转,脱离了危机。
三、学校指导家长处理“家务事”的注意事项
第一,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在邀约和谈话中体现足够的诚意。良好的家校关系能避免家长不必要的猜疑和芥蒂,增强沟通效果。家长充分感受到学校的诚意后,通常乐意采纳教师的建议。当然,教师也要允许家长循序渐进地作出改变,因为家长对自身和家庭问题的认识需要一定的过程。
第二,心理教师在谈话中要体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心理教师既要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识,又要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通过谈话,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当务之急是什么。
第三,尽可能邀请父母双方都来学校参加会谈。家庭是一个生态系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需要从家庭系统角度分析成因,解决问题,所以,父母双方一同前来比一方回去转述会谈内容更直接、有效。
第四,不要为了转介而转介,避免操之过急。如果学生的问题根源明显是在于家庭,那么家长在改变后,学生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如果学生的心理发展势头向好,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不必要就医了,那学校就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曾经的问题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医院作评估。学校应当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学生的问题,这样家长也会感觉更有信心,也更加愿意配合学校和采纳教师的建议。
总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从“心”出发,不断探索,力求标本兼治,助力家长改善家庭生态环境,帮助学生度过眼前危机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手册[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19.
[2]朱业标. 心理危机学生干预中家校沟通的“GROW”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8):59-62.
[3]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