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

2024-04-26 11:33王艳丽陈佳欣林旭琦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审计费用代理成本经营风险

王艳丽 陈佳欣 林旭琦

【摘要】ESG评级作为一种评估企业环境、 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指标, 日益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但不同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差异, 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困扰。以2018 ~ 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ESG评级分歧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机制检验表明, ESG评级分歧通过增加分析师预测偏误、 增大企业经营风险、 提升企业代理成本来增加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 在非国有企业与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 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ESG评级分歧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ESG评级分歧;审计费用;分析师预测;经营风险;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4)07-0084-7

一、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为践行这一发展理念, ESG(环境、 社会、 治理)三大价值支柱被纳入决策体系, ESG既是推动公司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工具, 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并且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话题。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概念, 2008年ESG传入中国, 随着ESG理念在我国的传播与落地, ESG评级产业在国内迅速兴起, 如华证、 万得、 商道融绿、 盟浪等。2021年, 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召开, 此次峰会的核心关注点为ESG领域的发展, 围绕ESG投资、 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2022-2023)》指出, 上市公司对ESG工作的关注程度持续上升, 截至2023年6月, 已有1738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ESG报告, 总体占比为33.28%。ESG的发展方兴未艾, 利益相关者对ESG的关注和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ESG表现主要通过ESG评级来体现, 目前全球范围内活跃着600多家评级机构, 使用超过4500个衡量指标, 但由于评级机构的标准和方法不断演进, 对于同一家企业不同机构给出的ESG评级往往存在显著差别, ESG评级分歧也随之而来。王凯和张志伟(2022)对比了国内外ESG评级机构, 通过定性分析评级标准同时定量研究评级结果的差异, 发现国外6家评级机构数据相关系数均值在0.5左右, 而国内3家主流机构相关系数均值在0.3左右, 不同评价体系的结果相关性不高, 且相比于国外, 国内ESG评级体系发展程度较低。已有研究表明, ESG评级分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原因(Berg等,2022), 由于ESG评级数据衡量的界定涉及评级者的认知水平、 社会背景与价值观系统, ESG不具备传统财务数据的价值中立性; 二是技术原因, 不同机构设定的主题覆盖、 评级范围、 指标权重、 跟踪研究等存在差异, 会对评级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企业自身披露的ESG信息量, Christensen等(2022)发现, 企业披露的ESG信息越多, 评级机构的评估指标丰富程度越高, ESG评级分歧越大。这种分歧大大降低了ESG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Chatterji等,2016), 给ESG评级的使用者带来困扰。迄今为止, 不少学者聚焦ESG表现的经济后果, 但鲜有学者关注ESG评级分歧现象及其经济后果。

审计机构作为重要的市场中介组织, 也日益关注ESG评级动态, 审计师可以从ESG评级中了解企业的非财务信息, 然而众多评级机构的涌现给审计师造成了决策困扰, 进而影响审计费用。有研究指出, ESG评级分歧反映了ESG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Christensen等,2022), 导致审计师投入更多审计资源, 最终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已有研究仅关注一个评级机构出具的ESG信息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尚未研究评级分歧是否会影响审计费用, 这也为本文提供了契机。

基于此, 本文以2018 ~ 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深入剖析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拓展了ESG评级分歧的相关研究视角。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ESG评级分歧对股价同步性、 债务资本成本、 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则基于审计师的视角, 探究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丰富了ESG评级分歧的相关文献。第二, 补充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本文通过实证验证了ESG评级分歧会引起审计费用的变化, 丰富了非财务信息与审计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 从分析师预测、 企业自身风险、 委托代理等角度出发, 深入剖析了ESG评级分歧影响审计费用的作用机理。

二、 文献回顾

(一) ESG评级分歧的经济后果

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ESG在我国市场备受关注, 但国内鲜有学者研究ESG评级分歧。前文已提到ESG评级分歧的成因, 尽管有关导致评级分歧确切因素的意见尚未统一, 但学者们都认为ESG评级的不确定性正在逐渐减弱其作为参考指标的信赖度, 这导致市场参与者对潜在风险的担忧日益增加。首先, ESG评级分歧会削弱ESG评级的预测作用, 模糊投资者的视野, 导致投资者决策偏误(Berg等,2022), 也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的信息搜寻成本(Avramov等,2022), 致使资本市场效率低下, 且随着ESG评级分歧的增大, ESG评级的预测能力下降(Serafeim和Yoon,2023)。其次, 有学者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一方面, 其会降低市场正面预期, 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李晓艳等,2023); 另一方面, 作为一種坏消息的提前释放, ESG评级分歧会通过缓解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来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汪静,2022)。最后, ESG评级分歧还会对管理者行为产生影响。ESG表现逐渐走入股东和债权人的视野, 并跻身管理层业绩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 当ESG评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 势必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的密切关注, 为有效应对业绩考核压力, 管理层会更积极地披露ESG信息(何太明等,2023)。此外, 管理层无法把ESG表现的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到其决策过程中, 造成决策失误(Chatterji等,2016)。

(二) 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审计费用是指审计师为客户提供专业审计服务时收取的报酬, 根据Simunic(1980)提出的经典审计模型, 该费用涵盖了审计过程中投入的资源成本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因承担潜在风险而要求的额外补偿。近年来, 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并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现有文献主要关注传统因素, 包括企业自身特征、 审计机构、 外部環境三个方面。

第一, 企业自身特征是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定价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 被审计单位规模越大, 经济业务越复杂, 会计师事务所越需要设计更全面的审计程序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Simunic, 1980)。已有研究发现, 审计费用受到企业规模、 业务复杂度、 股权分散程度、 公司治理水平、 企业核心竞争力、 客户集中度、 产权性质、 盈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张永珅等,2021)。第二, 审计机构特征也是影响审计费用的重要因素,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审计师任期、 审计师行业专长以及审计师变更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审计费用(夏宁等,2020)。第三, 一些学者关注到企业外部环境、 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也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陈峻等(2016)研究发现,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且环境不确定性越高, 两者关系越显著。随着全球环保、 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意识的不断提升, 不少学者从ESG视角出发, 探讨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目前主流的观点是: 良好的ESG表现能显著降低企业审计费用(武鹏等,2023)。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综上所述, 在现有关于ESG评级分歧的研究中, 学者们主要关注其成因和经济后果, 但尚未有研究探讨ESG评级分歧对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影响。关于审计费用形成原因的研究虽已较为成熟, 但已有研究均未涉及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当审计师观察到不同ESG评级机构数据有差异时, 会做何反应, 这会影响审计费用吗?鉴于此, 本文深入探讨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并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旨在为现有文献贡献新的理论见解和实证证据。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

ESG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股强劲潮流,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企业意识到ESG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ESG也逐渐成为审计领域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 ESG表现越好的企业, 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往往越低, 所需支付的审计费用也越低(武鹏等,2023)。但随着ESG的飞速发展, ESG评级的异质性日益凸显, ESG评级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审计师甄别真实ESG评级的难度, 增大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模型表明, 面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 为了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师必须降低检查风险水平, 这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更高的工作强度。因此, 重大错报风险会导致审计费用增加。重大错报风险主要受到企业经营风险、 管理层舞弊和持续经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 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管理层舞弊动机越强、 持续经营能力越弱, 重大错报风险就越高, 这会增大审计师面临诉讼赔偿的风险, 迫使其增加资源投入, 进而提高审计成本和风险溢价要求。

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 ESG评级分歧作为一种负面信号, 反映出ESG信息的不确定性增大, 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加剧, 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Christensen等,2022)。其次, ESG评级分歧增大, 意味着更容易发挥“遮掩效应”, 此时管理层进行盈余操控的动机更强(Serafeim和Yoon,2023), 在这种情况下, 审计师面临重大错报风险的概率增加, 可能会提高审计收费以弥补未来风险。最后, ESG评级分歧可能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ESG评级分歧严重的企业会失去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在融资市场上面临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贷款条件(张云齐等,2023), 从而增加融资成本和风险, 这可能导致企业在投资和发展方面受到制约, 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使审计师感知到更强烈的审计风险。因此, ESG评级分歧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管理层盈余操控动机加强,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减弱, 从而导致更大的重大错报风险, 最终使得企业需支付的审计费用增加。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 企业ESG评级分歧越大, 需支付的审计费用就越高。

(二) 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

1. ESG评级分歧会加大分析师预测偏误, 从而增加审计费用。分析师作为关键的信息解读者和传播者, 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挥信息传递作用揭示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 从而缓解企业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施先旺等,2015)。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 会依赖分析师的预测来了解公司情况, 以此评估审计风险并确定审计费用。分析师预测偏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对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感知差异, 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 意味着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缺陷、 不确定性增加, 审计师风险增大。因此, 分析师预测偏误越大, 审计费用越高(施先旺等,2015)。

ESG评级分歧使分析师预测偏误增加主要体现在: 首先, ESG评级分歧意味着企业ESG表现的不确定性, 评级信息的有效性被削弱(Kimbrough等,2022), 分析师在分析ESG绩效时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这提升了分析师的信息处理成本, 同时削弱了预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Jennings等,2017)。其次,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ESG评级的不确定性会增强市场对于潜在风险与收益波动的感知(刘向强等,2023), 导致分析师难以依靠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准确预测, 从而增加了预测工作的复杂性。随着预测难度的增加, 分析师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减弱, 最终影响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戴泽伟和杨兵,2020)。最后, 根据有限关注理论, 分析师的注意力和能力是有限的, 会对相关有效信息进行筛选和取舍, 只关注一部分具有重要性和影响力的信息, 而ESG评级信息的不确定性分散了分析师的注意力, 消耗了他们的有限资源, 使其对其他有价值信息的关注减少, 进而导致分析师盈余预测出现偏差(周泽将等,2023)。

2. ESG评级分歧会增大企业经营风险, 从而增加审计费用。一方面, 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企业经营风险加剧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概率大幅提升, 为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师会采取扩大审计测试范围等程序控制审计风险, 而由此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将由企业承担。另一方面, 经营风险表明企业的社会信任水平较低, 致使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充满不确定性, 这使得审计师难以预见潜在的审计问题。因此, 审计师须谨慎行事, 执行更多审计程序、 投入更多审计资源, 以降低审计风险。

ESG评级分歧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主要体现在: 首先,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 ESG评级存在显著差异的公司会给银行和投资者带来一种“表里不一”的印象, 引发对企业长期运营稳定性及债务偿还能力的质疑, 银行和投资者可能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以补偿他们承担的额外风险, 这将导致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上升(张云齐等,2023)。结合资源依赖理论, 外部融资成本的增加会导致内部资金分配出现倾斜, 限制企业在研发、 市场营销、 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 影响企业的长期增长和竞争力, 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引发财务困境, 从而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其次, ESG评级分歧的存在可能导致ESG信息无法有效地预警企业的潜在风险, 管理层难以根据不确定的ESG表现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显著提高其做出不当战略决策的可能性(何太明等,2023), 最终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3. ESG评级分歧会提升企业代理成本, 从而增加审计费用。现有研究认为, 审计费用是股东监督管理层成本的一部分, 审计师除了审核企业财务报表, 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以确保管理层行为不悖股东利益, 这将导致审计费用增加(杨菁菁和赵珂,2021)。另外, 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会主动聘请高质量审计师, 向外部投资者传递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的信号, 而高质量审计意味着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王艳艳等,2006)。

ESG评级分歧使企业代理成本提升主要表现在: ESG评级分歧产生的“遮掩效应”会阻碍股东和投资者对企业在环境、 社会、 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形成清晰的认识(Serafeim和Yoon,2023), 根据代理理论, 当管理层面临道德风险问题时, 可能会以ESG评级分歧为借口来掩盖其在环境、 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转移投资者的注意力, 从而为财务舞弊、 隐匿坏消息等不良行为提供便利(王积田等,2023),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加剧, 代理成本上升。

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 ESG评级分歧通过加大分析师预测偏误增加审计费用。

H2b: ESG评级分歧通过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审计费用。

H2c: ESG评级分歧通过提升企业代理成本增加审计费用。

四、 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8 ~ 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 并对样本进行以下筛选: 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样本、 剔除ST和?ST的样本、 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 参考Christensen等(2022)的研究, 保留具有两家及两家以上ESG评级的公司, 以使结论更具科学性。经筛选处理后, 本文获得10246个样本数据。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对所有连续型随机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其中, 万得、 华证、 商道融绿评级数据来源于万得数据库, 彭博评级数据来自彭博终端数据平台, 审计费用及控制变量数据全部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 变量设定

1.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审计费用(Audit_Fee), 以公司当年向审计机构支付的总费用来衡量, 为避免异方差对结果的影响, 将总费用取自然对数。

2. 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ESG评级分歧(ESG_Dis)。借鉴何太明等(2023)的研究方法, 选取万得、 华证、 商道融绿、 彭博四家评级机构的ESG数据, 对评级数据进行统一赋值。具体地, 万得和华证评级分为9档, 将9档评级从小到大依次赋值1 ~ 9, 商道融绿评级分为10档, 将10档评级从小到大依次赋值0 ~ 9。然后, 将彭博评分取10%, 以保证权重相当。最后, 计算评级数据的标准差, 作为ESG评级分歧变量的衡量。

3. 控制变量。参考陶春华等(2023)的研究, 首先選取企业规模(Size)、 企业年龄(Age)、 资产负债率(Lev)、 资产收益率(Roa)、 流动比率(Current)、 是否亏损(Loss)作为企业财务特征层面的控制变量; 然后引入应收账款占比(REC)、 存货占比(INV)、 独立董事占比(Ind)、 董事会规模(Board)、 审计意见(Opinion)、 是否“四大”审计(Big4)作为控制变量来控制其他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的因素。此外, 本文还控制了年份(Year)和行业(Industry)的固定效应。

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 模型设定

本文构建了以下模型来探究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

Audit_Feei,t=α0+α1ESG_Disi,t+α2Controlsi,t+ΣYeari,t+ΣIndustryi,t+εi,t (1)

根据H1, 本文预测ESG评级分歧的系数 α1显著为正, 即ESG评级分歧会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

五、 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Audit_Fee的均值为14.17, 最大值为19.4, 最小值为12.43, 说明审计机构对不同企业给出的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差异; ESG_Dis的均值为1.473, 最大值为4.709, 最小值为0, 表明当前ESG评级分歧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 且ESG评级分歧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控制变量中, Size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8.64和19.59, 说明样本公司的企业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Opinion的均值达到0.968, 反映出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被出具了无保留审计意见。

(二) 基准回归结果

表3报告了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的回归结果。为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采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回归。列(1)仅对行业和年份的固定效应进行控制, 结果显示, ESG_Dis的系数为0.021,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ESG评级分歧越大, 审计费用越高。在第(2)列中, 加入了企业财务特征层面的控制变量, 从结果可以看出, ESG_Dis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第(3)列为加入所有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 ESG_Dis的回归系数为0.032,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ESG评级分歧越大的企业, 其需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 H1得到验证。

(三) 稳健性分析

1. 内生性问题。

(1) 工具变量法。为了缓解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 即审计费用增加导致ESG评级分歧增大, 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处理。参考王积田等(2023)的研究, 采用滞后一期的解释变量(1ESG_Dis)作为工具变量。表4列(1)和列(2)为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 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高度相关, 且F值远大于10, 排除了弱工具变量的问题。第二阶段回归中ESG_Dis的系数显著为正, 说明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 ESG评级分歧使审计费用增加的结论依然成立。

(2) 倾向得分匹配法。本文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以减少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选择最近邻一比一匹配方式进行匹配, 并采用Logit模型估计倾向得分, 平衡性检验的结果表明, 经过PSM匹配后, 两组样本之间的变量标准化偏差缩小, 仅在10%以内, 且匹配变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说明PSM配对效果良好。表4列(3)报告了基于PSM匹配后样本的回归结果, ESG_Dis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这与主假设完全吻合, 进一步证明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3) 控制个体固定效应。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些遗漏变量的个体特征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 本文进一步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主效应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4列(4)所示, 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依然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与前文研究结论一致。

2. 敏感性分析。

(1) 替换解释变量的衡量方式。为避免自变量测度导致的结果偏差, 在稳健性检验中, 参考张云齐等(2023)的做法, 一是用变异系数(ESG_Dis1)来衡量ESG评级分歧, 即统一赋值下四家机构ESG评级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平均值, 并进行公司聚类处理, 二是用ESG评级分歧标准差除以ESG分歧的行业均值(ESG_Dis2), 将分歧指标标准化, 以此衡量ESG评级分歧。结果如表5列(1)和列(2)所示, ESG_Dis1和ESG_Dis2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 再次支持了H1。

(2) 替换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式。借鉴姜付秀等(2021)的做法, 对审计费用进行标准化处理, 即用审计费用除以当年资产乘以10000作为审计费用的替代变量, 记为Audit_Fee1, 并对模型(1)重新进行估计。表5列(3)的检验结果表明, ESG评级分歧会增加审计费用, 验证了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六、 进一步分析

(一) 机制检验

基于基准回归的结果, 为继续考察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 本文拟采用模型(2)对分析师预测偏误、 经营风险、 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参考江艇(2022)对于中介效应的分析, 在基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以下中介模型:

Analysisi,t(Riski,t,Agci,t)=β0+β1ESG_Disi,t+β2Controlsi,t+ΣYeari,t+ΣIndustryi,t+εi,t (2)

其中, Analysis、 Risk、 Agc分别表示分析师预测偏误、 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

1. 基于分析师预测偏误的机制检验。参考王爱群和王婧怡(2021)的做法, 使用盈余预测的绝对误差比率来衡量分析师预测偏误(Analysis)。表6列(1)報告了分析师预测偏误作为中介变量的检验结果, ESG评级分歧与分析师预测偏误呈正相关关系, 说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大分析师预测偏误。当分析师预测偏误增加时, 审计师会认为该公司信息不对称加剧, 从而提高审计收费以应对审计风险溢价的需求。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可知, ESG评级分歧通过增加分析师预测偏误增加审计费用, H2a得以验证。

2. 基于经营风险的机制检验。借鉴翟胜宝等(2014)的研究, 选用会计收益波动性衡量企业经营风险(Risk), 计算方法见表1。表6列(2)为经营风险作为中介变量的检验结果, ESG评级分歧与经营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表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大企业经营风险。面对企业经营风险, 除了聘请专业能力更强的审计师, 审计师自身也会投入更多资源与时间, 采取多样化的审计程序, 以确保审计意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额外的工作可能会引发审计费用的增加。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可知, ESG评级分歧通过加大企业经营风险来增加审计费用, 验证了H2b。

3. 基于代理成本的机制检验。参考戴亦一等(2016)的研究, 采用经营费用率衡量代理成本(Agc), 计算方法见表1。表6列(3)为代理成本作为中介变量的检验结果, ESG_Dis的系数为0.006,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反映出ESG评级不确定性越大, 代理冲突越严重, 代理成本越高。而代理冲突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变得复杂, 审计师需要对公司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因此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增加。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可知, ESG评级分歧通过提升企业代理成本增加审计费用, H2c得到验证。

(二) 异质性分析

1. 考虑产权性质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受到更多的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 国有企业自2008年起就根据政府政策建立了社会责任报告制度(Li等,2018)。相反, 非国有企业通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其信息透明度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由于监管环境的差异,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ESG信息透明度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 包括审计费用的差异。独特的地位和严格的监管环境可能降低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 使其不太容易受到ESG评级分歧的影响。因此本文推测, 相比于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的ESG评级分歧更显著, 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也更高。本文按照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检验, 回归结果如表7列(1)、 列(2)所示。非国有企业组中ESG_Dis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国有企业组中ESG_Dis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组间系数差异检验结果的P值为0.01, 说明非国有企业的ESG评级分歧更能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费用。

2. 考虑是否由“四大”审计的影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四大”)因其专业声誉在全球备受推崇, 已有研究表明, “四大”通常拥有更成熟的审计流程, 提供的审计服务更加透明, 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有更高的要求, 能够促进企业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披露ESG相关信息(黄超等,2017)。越来越多由“四大”审计的企业认识到ESG评级的重要性, 逐渐开始重视ESG表现以获得公正准确的评估, ESG评级分歧随之缩小。相比之下, 非“四大”审计的企业可能对ESG信息披露和管理不够重视, 进而使得ESG评级分歧扩大, 审计费用增加。由此本文根据企业是否由“四大”审计划分样本, 结果如表7列(3)、 列(4)所示。非“四大”审计(Big=0)的企业ESG评级分歧给审计费用带来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 由“四大”审计(Big4=1)的企业反而不显著。

七、 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分析了ESG评级分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以2018 ~ 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验证了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 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后依然成立; 分析师预测偏误、 企业经营风险与代理成本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异质性分析表明, 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企业而言, ESG评级分歧会更显著地增加审计费用。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 可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 ESG评级分歧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 如增加审计费用、 增大企业经营风险等, 因此ESG评级机构与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缓解ESG评级分歧的问题。就评级机构而言, 应当提高ESG评级的透明度; 就监管部门而言, 可以考虑实施强制性的信息公开政策, 并且制定一套涵盖ESG评价范围、 权重以及评估尺度的标准化规则, 以此促使企业ESG信息披露体系规范统一, 进而缩小ESG信息提供者之间存在的报告差异。第二, 对于审计师而言, 应该更积极地关注ESG评级动态等非财务信息, 并将其纳入审计风险评估体系, 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应对风险。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陈峻,杨旭东,张志宏.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收费[ J].审计研究,2016(4):61 ~ 66.

戴泽伟,杨兵.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证券分析师预测效果影响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20(1):171 ~ 183.

何太明,李亦普,王峥等.ESG评级分歧提高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吗?[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3(3):54 ~ 70.

黄超,王敏,常维.国际“四大”审计提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了吗?[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5):89 ~ 105.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 ~ 120.

李晓艳,梁日新,李英.ESG影响股票流动性吗?——基于ESG评级和评级分歧的双重视角[ J].国际金融研究,2023(11):75 ~ 86.

刘向强,杨晴晴,胡珺.ESG评级分歧与股价同步性[ J].中国软科学,2023(8):108 ~ 120.

施先旺,李志刚,刘拯.分析师预测与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39 ~ 48.

汪静.ESG评级差异与股价崩盘风险[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2.

王积田,田博傲,上官相乐.ESG评级分歧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吗?——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 J].金融发展研究,2023(9):13 ~ 21.

王凯,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 J].财会月刊,2022(2):137 ~ 143.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J].经济科学,2006(2):72 ~ 82.

武鹏,杨科,乔智等.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響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会计之友,2023(14):18 ~ 27.

夏宁,蓝梦,郑雅瑗.高管断裂带与审计费用[ J].审计研究,2020(3):77 ~ 85.

杨菁菁,赵珂.双重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冲突与外部审计费用——在美上市中概股经验与启示[ J].财会月刊,2021(22):91 ~ 100.

张永珅,李小波,邢铭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定价[ J].审计研究,2021(3):62 ~ 71.

张云齐,杨淏宇,张笑语.ESG评级分歧与债务资本成本[ J].金融评论,2023(4):22 ~ 43+124.

周泽将,谷文菁,伞子瑶.ESG评级分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J].中国软科学,2023(10):164 ~ 176.

Avramov D., Cheng S., Lioui A., et al.. Sustainable investing with ESG rating uncertainty[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22(2):642 ~ 664.

Berg F., Koelbel J. F., Rigobon R.. Aggregate confusion: The divergence of ESG ratings[ J]. Review of Finance,2022(6):1315 ~ 1344.

Chatterji A. K., Durand R., Levine D. I., et al.. Do ratings of firms converg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investors and strategy researcher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8):1597 ~ 1614.

Christensen D. M., Serafeim G., Sikochi A.. Why is corporate virtue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The case of ESG rating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22(1):147 ~ 175.

Jennings J., Lee J., Matsumoto D. A.. The effect of industry co-location on analyst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ost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17(6):103 ~ 127.

Kimbrough M. D., Wang X., Wei S., et al.. Does voluntary ESG reporting resolve disagreement among ESG rating agencies?[ 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22(1):1 ~ 33.

Li D., Huang M., Ren S., et al.. Environmental legitimacy, green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carbon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CDP China 100[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8(4):1089 ~ 1104.

Serafeim G., Yoon A.. Stock price reactions to ESG news: The role of ESG ratings and disagreement[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23(3):1500 ~ 1530.

(責任编辑·校对: 陈晶  刘钰莹)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股吧发声与卖空机制的联动治理效应”(项目编号:721620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BGL100)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2

猜你喜欢
审计费用代理成本经营风险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股权众筹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审计独立性探究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关于审计准则中审计费用的思考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终极控制人与审计费用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浅谈如何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