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初晴?姚雨佳
摘要: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息息相关,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总结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如下特点:总体水平从高一到高三呈“V”字型,其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习得性无助、人际关系不良、情绪障碍、适应障碍与各类行为问题。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可分为自身、家庭、社会、学校四个大类。并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从学校自身工作、家校合作与减轻社会相关影响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2-0009-05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目前有在校中职生1784.7万人,占同年龄段在校生人数的近40%,技能型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之一[1]。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中仍然存在将中职生视作普通教育下的“失败者”的普遍想法。中职生承受着内心的失败感和社会的“污名化”,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若缺乏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中职生难以成长为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2]。本文通过梳理1997年至今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职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重点归纳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旨在“对症下药”,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中职生一般表现为:智力正常,注意力和记忆力良好,对自我有客观的评判,对外部环境有正确的认知[3];情绪稳定,能够及时调节负面情绪;具有较强的自制力、适应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拥有良好、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4]。但是目前中职生心理实际状态呈阳性检出率高、阶段性特征明显和认知与行为问题居多三个特点。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中职生的SCL-90多项因子阳性检出率高于常模。例如,一项时长5年的针对福建省某中职新生的研究发现,中职新生阳性率为20%左右,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因子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5];又如,2023年一项针对某中职全部在校生的研究发现,该校中职生阳性总体检出率17%,检出率最高的因子依然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6]。
从中职生的分阶段心理健康状态来看,高一至高三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大致呈 “V”字型,也即在高一、高三年级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且基本持平,高二年级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原因可能是中职生在刚入校时对未来有许多目标和规划,也较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期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因此人际关系较好,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到了高二,学生可能发现许多预定的目标并未达成,同学间的矛盾也慢慢浮出水面,心理健康水平便有所下降;到了高三,中职生接纳现实并重新树立目标,心理健康水平又有所回升[7]。
结合对文献的总结,得出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具体有:对自身认识存在偏差,自信水平低[8],认知能力薄弱[9],情绪不稳定[10],存在厌学、自卑[11],习得性无助等不良情绪[12]。部分中职生存在扰乱纪律、和老师“顶嘴”、在课上睡觉等课堂问题行为,还有逃学、网络成瘾[13]、打架、抽烟酗酒和乱性等[14]。
上述皆为中职生一般心理问题,若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就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中职生的性別、年龄阶段、性格特质与过往经历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15]。
从性别上看,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这可能与社会对男性在事业上有更多的要求有关:中职生大多以就业为目标,因此男生会比女生承受更多压力[5]。从年龄阶段看,中职生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加上激素水平的变化波动,使他们更容易遭受情绪困扰[16]。同时,进入中职学校可能会遇到适应问题[17]。除此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还会带来不当性冲动与外貌自卑[18]。有相关研究发现,强迫与恐怖因子得分与不同的体重指数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9]。此外,性格特质是对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中职生的SCL-90 结果与埃森克人格中的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性上的得分显著相关;而在精神质与神经质两个维度上,得分高的中职生的防御机制更加不成熟[20]。还有研究发现中职生人格特质中的高自我中心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从过往经历看,多数中职生从小学习成绩就不理想,因此他们往往学习基础不扎实,自信水平低、缺乏学习动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均易引发厌学情绪,再者,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长年累月积攒的自卑感易使他们责任心减弱,自控力降低,进而可能带来轻则迟到早退,重则逃学退学的厌学行为。
综上所述,在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过往失败的学业经历,这是自卑感的源头,也是习得性无助的根源。中职生在学习习惯与方法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能遇到更多困难,从而引发更多问题,另外,中职生不当的归因方式、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也都有引发心理问题的潜在危险。
(二)家庭因素
与中职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家庭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和家庭环境。
有研究发现中职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则与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呈显著正相关[21]。还有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同伴恐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2]。家庭结构会通过家庭温暖影响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并进一步影响中职生的应对方式[23],相较于正常家庭的中职生,家庭结构特殊的中职生更易产生不良情绪与行为,如自卑、暴躁、叛逆等 [24]。还有研究发现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中职生会存在人格方面的消极特征,比如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缺乏进取心等[22]。家庭环境是个体接触最密切的系统,对个体影响极大,在中职生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与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理解和帮助均对中职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25]。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溺爱型、忽视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中职生出现人格缺陷[9]。而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具重大积极作用,例如,有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系统减弱中职生的网瘾[13]。
(三)学校因素
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校园的设施与环境、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方式与校内人际关系。
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先进的实训设备有利于中职生形成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16]。在教学方式上,中职学校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若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则不符合中职生的就业目标和认知特点,易引发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并使其恶化[26]。在管理方式上,若中职学校本身就存在对中职生的歧视观念,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甚至采取体罚、贬抑性评价、辱骂等手段[17],这样不仅会导致中职生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与各类问题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对中职生的歧视和偏见,形成恶性循环[12];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一类重要影响因素。在那些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中职学校,学生们更易在认知、情绪、行为上出现各种问题[8]。除中职学校本身外,学生之前所就读的初中学校的教育方式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也存在一定影响。如果初中学校传递给学生 “进了职高这辈子就完了”的观点,势必会使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充满自卑与绝望。假如初中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并未强调考进普通高中的重要性,相对而言学生在成为中职生时会保有更加良好的心态。在校内人际关系方面,校内人际关系由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组成,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家庭教养方式类似,师生关系也存在不同类型,其中关心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中职生获得更多自信和自尊,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人格。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给中职生带来自卑、情绪极端化、缺乏学习积极性等心理健康隐患 [27]。良好的同伴关系能满足个体的社交需要,给个体带来社会支持与安全感,利于个体发展[28]。有实验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积极同伴关系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的同伴关系则会产生学习成绩下降、人格发展受阻、情绪问题增多等不良后果[29]。同伴和教师都是中职生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是处在不利环境下的个体极佳的保护资源,可以提高中职生的自我评价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缓解中职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外显行为问题[30]。
综上所述,在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中,文献中多次提及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校园环境与实训设备、校内人际关系等。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于学校因素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仅停留在了中职学校,没有提到中职生进入中职学校前,其初中学校的影响,往后可以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四)社会因素
社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观念上对中职生的歧视、就业环境上对“高学历”的要求及社会中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
首先,我国自古以来就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擅长文化学习与考试的中职生在社会上常常受到各种歧视的目光,这容易引发中职生的自卑情绪[31]。“职校门”等事件则进一步使整个社会认为中职生不仅“读不出书”还非常“乱”,如整日打架、旷课、逃学、乱性等。这些对中职生的偏见会引发中职生的一系列认知和情绪问题及对学校与社会的敌意,进一步产生更多不良行为和不健康心理[32]。其次,当前就业环境严峻,对学历要求较高,仅极少数中职生可通过“高职—专升本—考研”的途径拥有高学历。绝大多数中职生只能读完高职就毕业,甚至中职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生的“低学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及对前途的担忧与迷茫 [33]。再次,社会上充斥着的大量不良信息与诱惑也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杀手”之一。例如“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思想,又如“摆烂”“躺平”等不求上进的思想。中职生认知能力尚不成熟,社会经验欠缺,容易受到影响,成为三观不正、缺乏健康人格的人。除此之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其他诱惑,例如黄赌毒、烟酒、网吧等,中职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其中,做出不良甚至違法行为。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从学校自身建设、家校合作与降低社会不良影响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建议。
(一)学校建设
中职学校应当充分立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相关政策内容,体会其中的精神并付诸实践。一方面,定期展开心理健康测评与约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精准把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34],另一方面,聘请科班出身的专业心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打造发展性、实用性与互动性兼具,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良好发展的心理课,定期组织各类心理健康相关活动,如专家讲座、心理节、心理社团等,同时面向特殊学生提供矫正性与补救性的心理辅导。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积极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心型师生关系[27],班主任尤其需要关注班里是否存在孤立、欺凌等情况并及时调节。除以上两者之外,对中职学校来说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切勿歧视学生。中职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绝不是“失败者”,经过良好的培训,他们必定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应当经常鼓励和支持学生,培育中职生的成长型思维,鼓励其不断努力向上,突破自我。
(二)家校合作
积极建立各类家校合作平台,通过线上交流、家长开放日、家校微信公众号等多样化的途径与家长打好“配合战”,形成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35]与良好的亲子相处模式:对子女树立脚踏实地的、“跳一跳够得着”的期望,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在日常互动中给予孩子关心、支持与鼓励,关注孩子的情绪,平等地沟通,以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养育子女,营造情感温暖型的家庭氛围[36]。指导家长在教育方面尽可能地采用温和的方式,如说服教育;避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惩罚、过度干涉保护等[37]。同时强化家长的心理健康卫生意识,帮助其在发现孩子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求助。
(三)社会
针对社会上对中职生的偏见、严峻的就业环境和社会中本身存在的不良因素,建议中职学校从以下几点着手干预。
第一,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与行为规范工作,培养中职生的良好品行,由此获得他人的尊重。同时引导中职生产生关于技能型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激发对其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热情。可通过定期举办职业技能文化节、组织观看如央视出品的《技能人生》等技能相关纪录片等途径落实。
第二,学校相关部门应充分解读中职生的升学与就业政策,提取其中精华,通过群聊、公众号、校园报刊、讲座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拟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减轻他们的焦虑与迷茫。对于高三的學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规划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为准备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举办辅导班、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招聘信息及应聘技巧培训等。
第三,可以定期就某个社会上流行且较为负面的观念(例如“摆烂”)开展主题活动,进行深度剖析,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大程度地降低此类思想对中职生的影响。同时做好严格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保护学生远离社会不良诱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D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303/t20230301_1048452.html,2023-03-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D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0407/t20040705_79153.html,2004-7-05.
[3]谢璟. 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2):64.
[4]徐新宁,刘风雷,李秀青.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预防措施[J]. 现代职业教育,2022(8):109-111.
[5]覃勇,高乐,雷承鑫. 基于SCL-90量表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 华夏教师,2023(20):24-26.
[6]陈雄杰. 基于SCL-90量表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与建议[J]. 科教导刊,2023(6):152-155.
[7]俞国良,侯瑞鹤,姜兆平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的调查研究[C].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李好君. 谈中职生心理疾患的成因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5(29):56-57.
[9]刘忠珍. 中职生健康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 职教论坛,2009(32):79-80.
[10]李秀英.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疏导与干预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4):93-95.
[11]尹玉辉.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27-34.
[12]崔景贵. 解读职校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心理症结与教育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65-72.
[13]张梦柔,张文华,郭英等.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7):1111-1117.
[14]黄双. 浅谈影响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因素[C]//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三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2022:108-112.
[15]袁加锦,刘莹莹,杨洁敏. 应对方式与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性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062-1074.
[16]杜高明. 我国中职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应对策略[J]. 教育探索,2009(4):123-124.
[17]周武兵. 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04(7):123-124.
[18]郭金达,徐应军. 中职生体重指数BMI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 职业,2014(14):165.
[19]孟令勇,李艳丽. 中职生人格、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S2):199-201.
[20]辛丹丹. 中职生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的作用[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22.
[21]郭卉. 中职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
[22]徐慧,袁新国. 不同家庭结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4):71-72.
[23]胡国桢. 中职生家庭结构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D]. 重庆:西南大学,2020.
[24]钟思琪,李佩航,刁佳玺等. 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20,7(4):148-152.
[25]陆超祥,何向琴,曾德红等. 中职生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贵州省X中等职业学校为例[J]. 心理月刊,2023,18(4):63-67.
[26]钱平. 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11-13.
[27]文书锋. 中职生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11-14.
[28]王子仟. 中职生同伴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23.
[29]杨静.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同伴关系标准化干预的个案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23(2):185-187.
[30]王红瑞. 中职生社会支持系统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62-66.
[31]张晓. 中职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3):167-168.
[32]崔景贵. 聚焦90后“职校门”事件:心理分析及教育启示[J]. 职教论坛,2012(22):48-53.
[33]杨玲. 浅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思想战线,2008,34(S4):110-112.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DB/OL]. 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moe_710/s3325/201001/t20100128_81958.html,2001-8-30.
[35]孟虹. 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 职业,2019,(13):30-31.
[36]李晓梅. 分析中职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2022.
[37]张海军,董晓蕾. 潍坊市青春期儿童情绪障碍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7(6):87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