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麻黄类方验案3则※

2024-04-26 16:08陈瑜孙丰雷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5期
关键词:类方麸炒升麻

陈瑜,孙丰雷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济南 250000)

麻黄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太阳伤寒,为八法中“汗”法的代表方剂。麻黄类方是在麻黄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的方剂,仅在《伤寒论》中提到的麻黄类方就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古今诸多医家擅用麻黄类方,个案、验案报道层出不穷。笔者灵活运用《伤寒论》中麻黄类方治疗内科杂病,收效甚佳。

1 大青龙汤治疗高热后四肢多发皮疹

患者,男,28岁,2021年6月25日初诊。主诉:高热后四肢多发皮疹12 d。现病史:患者自述12 d前因农忙大汗出,复又冲凉饮冷后突发高热,四肢出现多处皮疹,2021年6月17日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于呼吸内科住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E(IgE)等无明显异常;炎症4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692.2 mg/L,C反应蛋白(CRP)123.3 mg/L,降钙素原(PCT)0.166 ng/m L,白细胞介素-6(IL-6)39.84 pg/m L。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热势退而复现,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诊。现症见:发热,四肢多发皮疹,色鲜红,压之褪色,瘙痒难忍,抓挠后未见缓解,无疼痛,未见风团,余无不适。平素喜饮冷,发热最高达39.5℃;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有齿痕,脉弦。既往史:既往无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病史。过敏史:否认。西医诊断:湿疹。中医诊断:湿疮。辨证:外寒内热、风热伤络证。治法:解表清里,疏风止痒。处方:大青龙汤加减。方药组成:蜜麻黄6 g,生石膏15 g(先煎),桂枝6 g,炒苦杏仁9 g,柴胡12 g,黄芩片12 g,炒白芍15 g,赤芍15 g,紫草9 g,白茅根15 g,太子参15 g,麸炒白术30 g,甘草片6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共14剂。

2021年7月9日二诊:患者服药2剂后热退,皮疹明显消退,按上方继服12剂。

2021年7月24日三诊:患者已无皮肤红疹瘙痒。后患者未来诊,3个月后电话随访,诉皮疹未再发作。

按语:《伤寒论》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该患者系劳动后大汗淋漓,复又以冷水激之,致初感之邪尚未发尽便郁于内,而寒仍束于外。该患者患伤寒已超7 d,邪热进一步入里化热,舌象表现为舌红、苔薄白,证属外寒内热。《伤寒论》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患者皮疹为高热之后倏然浮现,虽症无身疼痛及烦躁等典型表现,然而其皮疹形成原因在于高热前之大汗尚未发尽,系伤寒不解、表汗不出,同大青龙汤证内涵相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风邪对人体的影响会因个人体质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知常达变亦为《伤寒论》的一大特点[1]。“有是证用是方”为经方的另一大特色,不仅体现在罗列症状,更要求通过表象推断其病机变化的规律,找出疾病本质,若辨证准确,即使面对不同的病位,也可方药类同。笔者以大青龙汤解表清里,辨证得当,则汗出疹退,痒自止。方中麻黄发散风寒,开解郁闭之肌表;石膏清里热,兼助麻黄散其表邪;桂枝、苦杏仁助麻黄发汗解表;柴胡疏散风热;黄芩、白茅根清利上下焦湿热;紫草、赤芍凉血止痒;太子参益气生津,以润泽肌肤;炒白芍柔肝;麸炒白术固护胃气;甘草调和诸药,更兼调补中焦,以滋汗源。诸药共奏解表清里、疏风止痒之功。

2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之畏寒肢冷

患者,女,48岁,2021年6月25日初诊。主诉:畏寒肢冷10余年。现病史:患者10年前感寒后出现畏寒,手足发凉,经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特来诊。现症见:畏寒,手足发凉,汗少,倦怠,伴口苦不欲饮水,全身乏力,时有心慌,无胸闷,无心前区疼痛,善饥饿,时有反酸,进食后减轻,腰部酸痛连及下肢,左侧尤甚,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二便调。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月经:曾有3年(2011—2014年)未行经,现月经(2~3)d/30 d,末次月经5月26日,量少,色淡,无血块,无痛经,行经前腰痛,小腹凉。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少阴病。辨证:阳虚证。治法:温里解表,通阳散寒。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药组成:蜜麻黄6 g,炮附片6 g(先煎),细辛3 g,桂枝9 g,茯苓30 g,通草6 g,炒酸枣仁30 g,醋香附12 g,当归9 g,麸炒白术30 g,独活15 g,羌活9 g,甘草片6 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共7剂。

2021年7月2日二诊:患者畏寒减轻,经行基本正常,但10:00左右胃部稍嘈杂,余无明显不适,舌淡,苔白,脉沉。上方加佩兰9 g,酒黄精15 g,继服14剂。患者未来诊,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畏寒已愈,诸症明显减轻。

按语:患者畏寒10余年,阳气亏虚于内,多方治疗无效,病程迁延,已至少阴。《伤寒论》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平素体虚之人伤于寒,太阳卫外之力不足,容易直中少阴,形成内里阳虚的征象,而“反发热”便是少阴病出现太阳病之症。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是治太阳表不解、少阴阳气已虚之太少两感证,《伤寒论》云:“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胡希恕老先生认为《伤寒论》六经非经,提出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的原则[2]。笔者认为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应拘泥于“少阴初感”,本案患者符合少阴提纲症之“脉微细,但欲寐”,属“表阴证”,且患者畏寒日久,初感之寒邪始终未解,郁于肌肤之间,内里阳气宣散无门,当以本方发之。方中麻黄发散在表之寒邪,附子温中散寒,少量使用细辛助火之力,桂枝、茯苓共用以助寒气经表宣散,通草通利血脉,炒酸枣仁宁心安神助眠,醋香附疏肝理气,当归补血活血,麸炒白术健脾理气,独活、羌活祛风除湿止痛,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温里解表、通阳散寒之功。

3 麻黄升麻汤治疗甲状腺结节、口腔肿瘤

患者,女,64岁,2021年4月16日初诊。主诉:颈部疼痛1个月。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自觉颈部疼痛,自述有甲状腺多发结节病史10年余,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诊。现症见:颈部疼痛,仰卧时痛感加重,无法自行缓解,伴头痛、头晕、耳鸣,耳后疼痛,平素下肢寒冷。纳可,眠差,眠浅易醒,小便调,大便偏干,2~3日/次,舌红,苔白,脉弦。体格检查: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颈静脉未见怒张,甲状腺外观无肿大,可触及双侧甲状腺肿大;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2021年1月27日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双侧叶低回声结节(TI-RADS 3类)。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76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4.37 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2.58 nmol/L,甲状腺素(T4)97 n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1.25μIU/L。西医诊断:甲状腺结节。中医诊断:气瘿。辨证:痰瘀互结证。处方:①散结片(药物组成:夏枯草、牡蛎、丹参、海藻、山慈菇、昆布、土贝母、猫爪草、天葵子、玄参、红花、郁金、川芎、黄芩、香附、陈皮、白芍、当归、柴胡。0.3 g/片,100片/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鲁药制字Z01080180)饭后1 h 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治疗14 d。②消瘿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9 g,清半夏12 g,玄参15 g,浙贝母9 g,夏枯草15 g,醋香附12 g,合欢花15 g,郁金12 g,煅龙骨30 g(先煎),煅牡蛎30 g(先煎),麸炒山药30 g,甘草片6 g。水煎,每日1剂,早晚饭后1 h温服,共7剂。

2021年7月19日二诊:患者自述颈部痛势不减,又添吞咽困难、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纳差,眠差,便溏,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颈痛待查?中医诊断:厥阴病。辨证:上热下寒证。治法:清上温下。处方:①建议行CT 及穿刺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②麻黄升麻汤加减。方药组成:蜜麻黄6 g,升麻9 g,桂枝6 g,黄芩15 g,知母9 g,麦冬15 g,玉竹12 g,赤芍15 g,麸炒白术30 g,当归9 g,生石膏15 g(先煎),清半夏9 g,川贝母6 g,浙贝母15 g,连翘15 g,桔梗12 g,夏枯草15 g,甘草片9 g。继服7剂。

2021年8月17日三诊:患者于齐鲁医院行口腔穿刺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 检查,诊断为“口腔恶性肿瘤”,给予化疗。化疗后胃脘不适,恶心,眠差,大便稀。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药组成:党参片30 g,麸炒白术15 g,茯苓15 g,麸炒山药30 g,陈皮9 g,竹茹9 g,生地黄9 g,石斛9 g,焦山楂12 g,炒麦芽12 g,焦六神曲12 g,浙贝母15 g,重楼12 g,白及9 g,甘草片6 g。继服14剂。3个月后随访,患者接受化疗后配合服用中药,生活质量尚可,纳眠均有改善。

按语:该患者多年来颈部不适,转为疼痛,且既往有甲状腺结节病史,初诊疑为瘿病所致,予消瘿汤加减,未能奏效。二诊时,笔者观察诸症,予以麻黄升麻汤治疗。一是患者咽痛而舌红,为上热;下肢冷而便溏,为下寒,辨证宜用麻黄升麻汤。二是虽未确诊肿瘤,更无明确影像学证据,然此病散布之广,进展之迅速,病机之杂乱,不似寻常杂病,恰与《伤寒论》原文中“为难治”不谋而合。笔者不拘一格应用经方,未致病情延误。《伤寒论》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麻黄升麻汤本就存在争议,有医家因其药味众多而否认为经方[3]。柯琴云:“用药至十四味,犹如广络原野,冀获一兔,与防风通圣之方,同为粗工侥幸之符也。”然而大部分医家承认其组方严谨,多而不杂,仍以经方论之[4]。《医宗金鉴》云:“仲景故以此汤主之,正示人以阴阳错杂为难治,当于表里上下求治法也。盖下寒上热固为难治,里寒无汗还宜解表,故用麻黄升麻汤以解表和里、清上温下,随证治之也。”厥阴病系伤寒误治后,阳气陷于阴,郁而不发,故见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等症,反映的是阳气郁闭[5]。而本案患者亦为阴阳两伤,又兼脾胃之气已败,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所以症见食欲不振、腹胀纳差、眠差、便溏,实为难治,补泻均当慎重。正如刘渡舟教授所说:“厥阴病是个寒至极点的病,又是一个变化的条件。阴至极点就要生阳,就是和它表里的少阳。本身的相火有时候也要发作。厥阴病有阴阳转化、寒热错杂、或寒或热的一系列发病情况,构成了厥阴病发病的特点。它和少阴病不一样。少阴病本身有水火,阴虚有火,阳虚有寒,到了厥阴,它就有两极转化,由寒能变热,由热还能变寒。”[6]

此外,麻黄升麻汤可拆分为多个小方,如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当归汤、越婢汤、黄芩汤、肾着汤、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等[7]。本案应用麻黄升麻汤,一是从六经表里的角度,表邪内陷,需借助麻黄汤、桂枝汤等宣发升散之性,使里由表而出;二是从气机升降的角度,《伤寒论》云:“凡厥者,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阳浮于上,阴竭于下,上为肺气郁闭,下为中焦调摄气机之枢不利,理应清肺补脾,以发越阳气、清上温下。肺胃郁热,当以白虎汤清热生津;中焦虚寒,又以甘草干姜汤温运脾阳。诸方合用,补泻升降得当,难治之证亦可治。方中蜜麻黄、升麻宣散阳气,桂枝既可通阳,又助升发脾胃之清气,黄芩解上焦郁热,石膏甘寒泻火,知母、麦冬、玉竹养阴润燥,赤芍酸甘化阴,麸炒白术固护胃气,当归补血,清半夏化痰,川贝母、浙贝母、连翘、桔梗、夏枯草散颈部结节,甘草调和诸药。

4 小结

古代文献对麻黄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汉·陶弘景称其为“伤寒解肌第一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8]。历代医家常将其用于治疗伤寒表证、咳喘、鼻衄、皮肤疾病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具有解热发汗、镇咳平喘、利尿、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9]。笔者认为,麻黄类方在经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若使用得当,可使其大放异彩。然而现代医者多以麻黄峻猛而轻易弃之不用。临床应用麻黄类方,需严格掌握其有效剂量、煎服方法及禁忌证。麻黄类方奏效的关键是辨证准确,要把辨证论治作为临床的核心,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施治。

猜你喜欢
类方麸炒升麻
升麻的品种考证
柴胡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其类方治疗痰饮病的探讨
苍术麸炒前后苍术苷A的药动学行为
生、麸炒苍术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治疗效果
僵蚕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李赛美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