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孟 祺
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在城市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为幼儿营造自然、生态的游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幼儿才能感受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环境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一体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幼儿才能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幼儿对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户外活动,喜爱模仿和游戏。因此,幼儿教师应遵从幼儿的天性,创设天然真实且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户外游戏环境。户外游戏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涵盖幼儿日常生活和本土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创设出融合生态自然、日常生活、本土文化等要素的户外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强健身体,充实认知,丰富情感。
户外游戏环境必须是自然的、充满趣味的。幼儿经由自然滋养和游戏启迪才会变得更有活力。自然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场域,其本身就充满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为幼儿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时应尽可能保留自然环境的完整性,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使他们了解万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取外部信息,不同的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不同的能力和品质。如果只重视自然环境而忽视环境本身的教育意义,就忽视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教师在构建户外游戏环境时,应以自然性和教育性为基本前提,科学规划游戏环境。
幼儿因为生长在家庭、幼儿园、社会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因此,教师在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时除着眼于幼儿的自然属性外,还需考量幼儿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本土文化资源是指体现地方特色、富有教育意义且贴近幼儿生活的资源,它不仅为幼儿学习提供了具体素材,更帮助幼儿建立个体、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关联,为幼儿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奠定基础。教师在营造户外游戏环境时,应充分利用幼儿及幼儿园周边的本土资源,强化幼儿发展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在城市生活的幼儿因为缺乏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保持环境的自然性是户外游戏环境创建的重点。研究表明,当游戏环境中有较多自然元素时,幼儿会表现出更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此,在规划户外游戏环境时,教师首先应尽可能保留原生态,这些原生事物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发他们挑战的欲望;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创设种养园地,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受生命。户外游戏环境应是可接触、可体验的,以课程为依托,幼儿可以与环境充分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
户外游戏环境创建应注重打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环境之间的间隔,建立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在池塘边上种植大型灌木,在低洼地创设浅水池,有效增加幼儿的活动空间和游戏的趣味性。
教师的角色应由环境创设的主导者变为支持者,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场地如何布局、材料如何整理、角色如何分配,当教师将这些权力交给幼儿后,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对幼儿来说轻而易举。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幼儿的主动参与让原本单一的环境会变得生动而富有朝气。教师还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多层次、多维度地开拓游戏空间,使每个幼儿都能满足个性化的游戏需求。
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决定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多数家长对幼儿的游戏行为缺乏科学认知。一方面,他们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意识不到游戏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误导了家长的育儿观念,片面重视知识灌输。因此,教师应帮助家长读懂幼儿、体验游戏、感悟生命。他们一定会从中发现幼儿的潜能,逐步树立科学的幼儿游戏观。
可接近、可互动、可体验的户外游戏环境有利于幼儿直接获得经验。然而,现阶段多数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建存在着重安全轻互动的问题。教师出于对幼儿人身安全的保护,往往在幼儿与环境之间设置诸多限制,使幼儿的活动始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这样做的确可以降低环境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但也减少了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间接影响了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绝对安全”的环境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安全是正确引导幼儿,使他们在与环境互动中自我适应,学会保护自己。例如,要想避免昆虫带来的伤害,不是不让他们接触昆虫,而是让他们了解昆虫的习性,从而做好自我防护。
一个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需要兼顾局部区域和整体环境。当前很多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区域之间缺乏联系,幼儿常常被限制在某个特定区域玩,室外的活动空间被“不要乱跑”的命令人为地割裂。这不仅不利于户外空间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还使幼儿积累的经验难以迁移,阻断幼儿经验的连续性。
当前,幼儿园户外游戏设备的规划与投放往往由专业公司负责,虽然美观、安全,但也限制了环境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不断变化的游戏需求。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幼儿营造自然生态的户外游戏环境,值得我们时刻关注。
总之,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基于幼儿视角,为幼儿创造自然的、生态的、有教育价值的游戏环境,以充分释放幼儿天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