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4-04-25 02:04赵雯欣乔钰汕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赵雯欣 乔钰汕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调查分析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探索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的途径和策略,研究不同形式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效果和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新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强与新媒体融合等,以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确保红色文化通过新媒体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198-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一般项目“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ZSSZSX177

新媒体是指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产生和传播信息的媒介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其具有更多元的呈现和交流方式,具有实时传播和互动交流的特点,更注重用户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表达。新媒体的出现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宣传思政理论,并实现与大学生互动交流。

因此,新媒体时代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至关重要。

一、红色文化挖掘与整理

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红色文化,包括红色经典著作、红色故事和人物、红色旅游景点等,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库。红色文化挖掘与整理是指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宝贵思想、精神和价值以一定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让其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1]。

首先,可以梳理红色文献,通过搜集和整理各种红色文化经典著作、思想理论、历史事件、纪录片、书籍、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文献库。

其次,开展专家学者访谈与调研,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观点和体会,获取他们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同时收集与研究地方史志和个人档案,通过深入研究地方史志和挖掘个人档案,发掘存有红色文化的珍贵资料,了解红色文化在具体地域的传承和发展。此外,将红色资源数字化和电子化,将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将其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给受众,强化其传播和利用效果。

最后,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交流,将红色文化的整理与挖掘和各个学科的研究相结合,促进学科间交融与交流,推动红色文化的综合研究与应用[2]。

通过以上方法和途径,可以实现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形成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库。这些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二、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运用与传播路径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和推广红色文化。研究制定针对不同平台和受众的传播策略,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运用和传播红色文化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

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群体和特点各不相同,应根据目标受众和传播目的选择合适的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适合传播长篇文章和深度分析,微博适合发布即时消息和较短的文章,抖音适合发短视频类的文化信息。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专门的账号或公众号,定期发布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发布红色经典名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老一辈革命家、英雄模范等的经典名言,引发受众共鸣和思考,激发其对红色文化的兴趣[3]。

分享红色故事,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讲述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以感人、真实的故事吸引受众关注并产生共鸣;推荐红色旅游地,介绍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文化遗址,分享游览经验和文化故事,引导受众走近红色文化,加深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体验;组织线上红色文化活动,开展线上讲座、线上展览、线上问答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解读红色文化,并与受众互动交流,促进用户参与和学习[4];发布红色文化学习资源,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红色文化学习资料、课程推荐等内容,帮助用户系统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核心价值观。社交媒体平台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平台,可以通过回复评论、举办问答活动等方式与用户互动,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导受众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通过多样化、生动化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二)借助短视频平台制作、传播红色文化

借助短视频平台制作、传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可以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制作红色文化短视频应先确定主题,如一位红色英雄、一段红色歷史、一首红色歌曲等,确保主题能够引发受众的兴趣和共鸣[6]。

深入挖掘和整理相关的红色文化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片段、音频音乐,确保它们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

利用红色资源编写脚本,根据主题和素材,编写一个简洁、生动的脚本,确保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清楚地传达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

将制作完成的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B站等,并通过社交媒体、微信群等渠道宣传和分享,以提高视频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7]。

还要学会结合当前的热点事件或者热点话题,将红色文化与之相结合,增强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例如,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可以发布相关的红色文化内容;在抗日战争纪念日,发布相关的抗日影片或历史人物的视频制作征集,等等。

在制作短视频内容时,要注意保持节奏紧凑、形式多样、信息简洁明了,以适应年轻人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同时,可以通过互动、留言等方式与受众互动,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8]。

(三)开展在线展览和虚拟展览

利用虚拟展览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虚拟参观和互动的机会,使其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使在线展览和虚拟展览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推广和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9]。

可以设计虚拟展厅,模拟传统展览的展示空间,包括展厅布局、灯光效果和展品陈列。通过360度全景展示,使受众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红色展览;进行多媒体展示,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红色故事、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内涵,通过丰富的内容吸引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提升互动体验,设计互动环节,如在线留言、互动问答、线上互动游戏等,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激发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增加虚拟讲解和导览,安排专家学者录制虚拟讲解视频,介绍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提供虚拟导览服务,提升受众的参观体验;加大线上推广和宣传力度,通过社交媒体、官方网站、在线媒体等渠道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受众参与虚拟展览,提高展览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加强合作与交流,与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等合作举办虚拟展览,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展览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10]。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使更多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中,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11]。

(四)举办线上讲座和直播

线上讲座和直播是一种新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红色文化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和直播,探讨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与大学生互动交流,引发大学生思考和讨论[12]。

要选择适合举办线上讲座和直播的平台,如微视、快手、抖音等,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用户的友好性;确定讲座主题,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具有吸引力和知识性的主题,如专业知识、学术研究、文化艺术等方面,以吸引更多受众关注;要确定主讲人,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作为主讲人,确保主讲人具备线上讲授和演讲的技巧,以保证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等途径宣传活动信息,提前提醒受众关注时间和详细的参与方式,提供报名和参加的渠道,以便受众预约和参与活动。

(五)搭建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互动,可以搭建一个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如创建在线论坛或社交媒体群组,供学生们讨论和分享关于红色文化的话题、观点和经验。搭建互动平台,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交流;在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上,设立专门的话题讨论板块,让学生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红色文化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3]。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扩展思维,激发创造力;在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上,提供学习资源、书籍推荐、报告和研究论文等相关资讯,以便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的背景和内容;在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上组织线上活动和竞赛,如摄影比赛、作文比赛等,鼓励学生们通过创作和表达来展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14];邀请专家学者或在红色文化领域有经验的人士到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上举办讲座或进行在线交流,这能为学生们提供与专业人士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鼓励学生在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如文章、演講、音乐作品等,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得到反馈和鼓励,同时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15]。

通过搭建学生参与和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中。他们可以互相分享和学习,共同进步,并通过平台上的互动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三、结语

红色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挖掘、传播红色文化,可以促进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新媒体为载体,可以不断促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的思政素质,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袁桂亭,宋玉浩,袁永久.我国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24(2):108-112.

[2] 王富林.新媒体时代校园红色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性[J].互联网周刊,2023(22):53-55.

[3] 蒋海蓉.红色文化“微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探究:以某高校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176-178.

[4] 陈光.媒介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3(17):155-157.

[5] 李东坡,肖宁.媒体变革视角下红色文化创新性传播的策略[J].长征学刊,2023(5):25-33.

[6] 贾翔羽.全媒体思想引领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3(20):43-45.

[7] 魏俊美.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四维传播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73-76.

[8] 王志光.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23(8):95-98.

[9] 胡灿灿,张家飞.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12):108-112.

[10] 徐泽蓉,白梦姣.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育路径的探讨[J].公关世界,2022(22):120-128.

[11] 金青梅,刘琴.复合语境下数字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逻辑与路径[J].东南传播,2022(11):49-51.

[12] 刘宣辰.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分析[J].新闻传播,2022(14):17-19.

[13] 李明震.新媒体下红色文化大众化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2(7):223-224.

[14] 陈光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2(18):146-148.

[15] 杨雪萍.机遇、困境与突破: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2(6):75-77.

作者简介 赵雯欣,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思政教育。 乔钰汕,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