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教学中湿地水墨表现方法研究

2024-04-25 15:49张建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山水画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源于自然。中国山水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水墨画善于表现意象和意境,给人水墨交融、酣畅淋漓的视觉感受。大庆油田广袤的土地上有众多湖泊和大片湿地,可在山水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水墨画的形式描绘大庆湿地的美,系统地研究湿地的水墨画表现技法,对湿地水墨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让人们感受到大庆湿地的大美。

关键词:传统水墨;大庆湿地;水墨技法;山水画

中国的水墨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宋元时期水墨画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水墨艺术中,有“五笔七墨”,追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强调在虚幻之间寻找真实,在真实之间寻找空洞,讲究墨不碍色,色不碍墨。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这种传统的水墨展示方式是湿地水墨艺术的根基,湿地水墨则是传统水墨艺术的本土化。

一、观沼泽,赏湿地,师法自然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味着艺术的诞生源于对大自然的学习,然而,学生并不能立即将自然的美转变为艺术的美。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艺术家内在感受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湿地是自然形成的景致。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对湿地的水墨表现方法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景观中的生态结构,掌握山水画笔墨技法,从而对湿地景观进行有效呈现。在实际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湿地水墨的表现方法,就要让学生对自然景观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尤其是要对湿地生态环境、植物以及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而后,在进行水色表现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呈现自然景致,同时,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

从目前来看,对湿地水墨表现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

在开始创作之前,引导学生们进入湿地,欣赏它的美景。湿地被誉为生命的摇篮,是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也是鸟类的乐园,被称为“地球之肾”。全球范围内对湿地的维护与有效运用日益受到重视。大庆的湿地众多,包括当奈湿地、龙凤湿地、黑鱼湖湿地、西海湿地等,此外,它还拥有100多个湖泊及低水浅滩。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大庆的一种“恩赐”。大庆湿地保持着原本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其地形较为平缓,湖泊和池塘交错分布,数万公顷的大片芦苇丛犹如大海,湖湾密布似网,景象宏大。苇塘里,总会有众多的野鸭、天鹅以及仙鹤在这里安家落户。宽广的湖面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鸥鸟在上空轻快地翱翔。湿地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态功能,同时对人类的精神有安抚作用。世界湿地日的确立,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同时也强调了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水墨艺术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所以对描绘湿地有浓厚兴趣,并非只是由于其植物群落所带来的活力,而是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的进步、心灵的归宿和情感的依赖,这些都体现出人类和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总结了从客观事物到艺术想象,再到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一幅湿地水墨作品的产生必须基于真实的湿地美,从真实的美中汲取灵感。

当进行水墨画的创作时,要着重强调“意在笔先”,指导学生深入探讨湿地,理解其属性及演变历程,尊崇并遵守大自然的特殊法则,全身心投入湿地水墨画技巧的研究中。在《老子注》里,王弼阐释道:“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我们才能找到真理。道的根本就是自然规律,其源于大自然,与大自然紧密相关,同时也超越了大自然,拥有“以大自然为师”的属性。通过对湿地自然风光的研究和精炼,持续探索创新的元素,找寻灵感。

在宋代,理性被高度赞扬,北宋的范宽就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也。”范宽的观点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本质是相通的。在艺术创新中,我们强调实地考察和深入理解,使得艺术的形象更加真实,并且追求“形神兼备”的境界。荆浩是五代时期的杰出艺术家,他隐居于太行山洪谷,经常去山林里进行观察,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自然。在创作过程中,他发现并欣赏了各种不一样的风景,创作了著名的《匡庐图》。在荆浩的“六要”绘画理论里,他提出:“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北宋画家易庆之,曾游荆、湖间(今湖南、湖北一带),深入山区,入万守山百余里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和林木巖石景物,一旦看到美景,便立刻记录下来,并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捕捉,用笔尖去描绘。清代画僧石涛,他的艺术成就不只体现在他的创新能力上,更体现在他广泛的作品主题上。石涛的创作手法富有变化,独树一帜,展现出了他的风格特质。他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自然的重要性。他的艺术风格的转变与他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他后半世云游四方,饱览名山大川,这些自然环境的真实景色培育了他的艺术修养和基本功。他在对自然的真实体验和探索中,将前人的技巧进行灵活运用与革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他强调“师法自然”,将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结合起来,提出“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近代的艺术巨匠黄宾虹,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九上黄山、五游九华、四登泰岳,还登峨眉、游青城、走四川、历长江三峡、登巫山十二峰,“旅行记游画稿积以万计”。他详细阐述了从画前的思考到最终的完成绘画这个过程是从外向内逐步深化的。四个步骤构成了他绘制山水画的过程:首先是深入接触并全方位理解;其次是以山水为师,深入观察其细节;再次是在内心深处充满自然美景;最后是落笔。最后一步需要进行两个思考:一是在绘画之前进行构思,二是在绘制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思考。

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传统水墨画来描绘大庆湿地的美,从模仿大自然到回归本真,描绘原野、沼泽、苇塘、飞鸟等自然之景,通过水墨画淋漓尽致地呈现湿地的美。

二、尚古意,溯画理,师法传统

绘画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写生、临摹,到写生与临摹相结合,再到后来的临摹、创作相结合,这些变化表明绘画能力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学习山水画的绘制时,除了“师法自然”外,还要学习、临摹历代传承下来的优秀山水画作品,也就是“师法传统”。从一开始的临摹到后来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达到技巧的纯熟,实现画面景物的协调、统一。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在启动湿地艺术创新之前,笔者带领学生们了解山水画的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另一种是水墨山水,以王维、张璪与王洽为代表。在教育过程中,笔者重视培养学生的古法学习能力。笔者认为笔墨只是中国画的一部分,被视为中国画的基本元素,然后从某一特定的位置或者路径进行研究。开始书写时,笔尖的隐显,提拉和按压的轻重,墨色的深浅,侧面和中央的转换,三次转动的快慢;写作结束时,位置是否合适,是否有反向动作;选择何种类型的笔作点线及如何挑选合适的宣纸;等等。唯有彻底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要点,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元代的画家们深入探索山林,绘画的材料由原先的以绢本为主渐渐改为了以纸本为主,这样就形成了更多元的墨色变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森林的秀美、山谷的幽静,其意境深远。王蒙喜欢使用解索皴,他的笔触精细,墨色丰富,画面茂密而且生动。倪瓒的山水画则经常使用干笔进行折带皴,他喜欢描绘平远的景象。这种画意境深邃,萧瑟而优雅,画面清新而有活力。吴镇在法度之中创新,在豪放之外传递妙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五墨的完美结合。明朝时,“吴门四家”表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华亭派的书法艺术充满了情趣。清朝时,“四王”画家认为,“借鉴元代的书法风格,融合宋代的深邃思想,并融入唐代的风采”,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成就。清初“四僧”中,弘仁的笔法雄浑而整齐,清新而优雅;石溪的笔法苍茫而厚重;石涛的笔法纵横自如,既离奇古朴又精细而适宜。在近代,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等众多的国画大师,将山水画的传统画法与西方画技相结合,达到了水墨艺术的巅峰,为后辈留下了丰富的经验理论。

纵观古代水墨画,“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让学生明白画家需要将自然、传统笔墨以及他们想要传达的主题融为一体,才能塑造出不朽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是画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磨砺才得以完成的,它们并非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展示了画家的个性、品格、修养、视野和技艺,也就是说达到了“中得心源”的境界。山水画的演变已经持续了上千年之久,它主要关注的是创建意境,并致力于传递画家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大自然的敬仰及对人类社会的深沉思考。观画时,要理解画家创作时的情绪和心境,掌握作品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风格,例如庄重、宁静、严谨、公正、深邃、清新、朦胧等。要通过理性思考,深入探讨,与古代画家进行“交流”,了解其创作情感。

三、融画法,悟哲理,研究技法

古人根据对自然的热爱和理解,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们用他们的笔墨和情感塑造出一座座艺术巅峰。自近代以来,在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的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山水画创作日益革新。笔者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追求将书法的笔触融入绘画中,用富有活力的线条描绘湿地的水、草、动物和雨雪。在中国绘画的传承过程中,要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研究传统画法,理解古代画家的思想,与他们建立“交流”,实现画艺与历史的延续。当学生们熟练掌握了山水画的技法后,他们将获得一套较为全面的绘画技术和理论指导。接下来,需要应对的是湿地实景的挑战,要去湿地进行写生。这是“师法自然”的过程。

宋代以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大多数都是水墨画风格。通过笔墨的精确控制与调节,我们能够描绘出水波荡漾、鱼儿嬉戏、鸟儿歌唱的湿地风光,同时通过颜色的深浅、干湿的转换,进一步营造出明亮却不失雅致、温馨却不过度的画面效果。在讲学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恰当运用石绿、朱砂、石青、胭脂等多种颜料,再配合适宜的墨色,从而实现“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的目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湿地意境。

“道法自然”是历史上所有山水画师们所遵循的理念,他们更倾向于表现出深沉而内敛的特质,并强调画作独特的精神气质。这一理念还和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紧密相关。“自然”的形态,是湿地水墨画的“理解之象”。意象的表现方式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独立表现,另一种则是重复表现。独立表现的,即从一种特定且孤立的视角,为观者带来具有真实感的体验,例如,一朵纯洁的白色云朵,其外观自然,呈现出原始的样子,但能够引发观者各种差异化反应。这样便能让观者产生“复制性”的思考。在湿地里,芦苇丛生,宛如江南的水乡景色。于是,笔者在创作时选择了简洁的颜色,甚至有大面积的留白,以展现水的宁静。然后,在保留空白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勾勒或者点缀,以展示水流的速度和形状。在蔚蓝的天空下,一片芦苇荡无边无际,中央还有一片香蒲,与周围的芦苇形成一种相互映衬的效果。天空描绘用色洒脱,展现云的氤氲和缥缈。水面色彩鲜艳而有波动,展现水的流动、光影的跳跃。通过把握画面虚实、急缓的节奏变化,提升整体气韵的连贯性。在绘画过程中,墨色的浓淡和笔触的轻重缓急,都会塑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最终,在氤氲的云气中,似乎有旺盛的自然活力在流转,塑造出了云气缭绕、神秘莫测的意境,产生了色墨交融、畅快淋漓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在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通过湿地水墨画创作,探索特有的水墨表现形式与风格,带领学生走进湿地,进行湿地景观的全方位水墨描绘,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归纳以及研究。在创作中,重视湿地水墨画的意象表达,着重于湿地元素的展示,强调湿地造型手段的运用,从而提升了画面效果,让湿地主题的艺术表达变得更为鲜活,使得观者可以感受到画作中蕴含的情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传统的水墨技巧,进行恰当的墨色搭配和画面景观布局。湿地水墨画中,雾、雨、风、云以及朦胧夜色的展示,需要参照现实景象的表现,并应用各种技法,以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先理解湿地水墨画的构图,从而使其在创作中实现“形态的自然之美”,并打破传统水墨艺术的局限,使学生能够以现代的视角去体验和接纳大自然,深刻领略大庆湿地的壮丽景象,从而用独特的笔触和精细调配的墨色进行表现,呈现湿地之美。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國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叶纪彬.艺术创作规律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6]申少君.中国画画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7]李小可.李可染画集[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7.

[8]沈华琼.张大千山水画集[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3.

[9]王学俊.论中国画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现[J].国画家,2005(3):64-66.

[10]朗惠卿.中国湿地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2]柯英.湿地[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13]赵魁义.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建国,大庆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中国山水画大观 从隋唐到明清
烟雾溟漠——“迷远法”在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应用
论山水画中符号衍生的利弊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