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梅
摘 要: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于1907年派出了第一批25名学生留学英国。通过校史档案史料及各类地方志等相关材料,梳理了这批留英生所学专业、归国时间以及归国后所从事的行业等信息。这批留英生充实了山西大学校工科的教学力量,推动了近代山西的文化教育、工业生产及经营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留英生;成就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山西大学堂是我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02年由山西巡抚岑春煊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共同创办。学校分中、西两斋,中学专斋教授中国传统经史之学,西学专斋则由李提摩太聘请外籍教授(英国人为主,也有少数美国人、瑞典人),同时聘请精通英语的华人担任随堂翻译,在山西首开物理、化学、采矿、土木、法律、西洋史、世界史等课程。“中华民国”成立后,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西学专斋发展为山西大学校工科。西学专斋开设的课程,为身处闭塞环境中的山西学子打开了新奇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了之前未曾见闻的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山西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办学十年间,西学专斋共毕业学生335人。本文关注的是西学专斋于1907年派赴英国留学的25名学生,包含23名官费生,2名自费生。这批留英生在学成归国后,进入了山西文化教育、工业生产与经营等各个行业领域,成为所在专业领域的翘楚精英,他们运用留学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推动了山西近代教育、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本文拟利用档案史料、地方志、科学技术志等各类文献资料,着重对这批留英生在山西文化教育、工业生产与技术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展开梳理,以求对首批留英生的社会贡献形成一个清晰的图景。
一、留英生基本情况
山西大学堂是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两所高校的前身,对西学专斋留英学生的记载见于两校的各类校史研究著作中。例如,在太原理工大学前身太原工业大学史料中提到,西学专斋“选派优秀学生到英国各大学深造,学习铁路、采矿、机械等工程科目。第一批派出二十五人,其中两人自费,于一九零七年三月出国”。在《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中也有如下记载:“山西大学还派出二十五名学生去英国学习铁路建设和采矿工程。这当中有二十三人的留学经费全部是由省政府承担的。”张莉撰写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两批留英生考》一文中,考证了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派出留英生的次数、人数等,呈现了学校两次留英学生的名单及基本信息。
1907年3月,经过留学选拔考试,山西大学堂从毕业的甲、乙、丙三班中,选拔出23名成绩优良的学生派赴英国学习。据《山西大学百年纪事(1902~2002)》,23名官费留英生名单如下:赵奇英、庞全晋、李建德、武尽杰、耿步蟾、张静山、王宪、高时臻、杨长煜、赵廷雅、杨维翰、梁上栋、梁济、马骏、王梦龄、白象锦、郑永锡、申湘、王录勋、李蒙淑、郑宝善、兰锡魁、张增。另有两名自费生李道在、李道行,与公费生同行。23名官费留英生均来自山西各区县,出国时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7岁。由于留英生就读学校、所学专业以及个人发展路径不同,他们的归国时间也各不相同,根据从各类地方志中收集到的信息,高时臻、梁上栋、马骏、张增等4人于1911年归国,庞全晋、白象锦、梁济于1912年归国,耿步蟾、王憲于1913年归国,武尽杰、张静山、王梦龄1914年归国。
二、专业选择
根据《山西大学历任教员》《山西大学西学专斋留学英国同学录》《山西大学预科一部二部同学录》(1919年)《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两批留英生考》等档案资料,留英生们所学专业集中在采矿、冶金、机械、电学、土木、铁路等专业。做出这样专业选择的原因,一是受西学专斋创办人李提摩太英式教育理念的影响,西学专斋的教学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英国教学模式的特点,“其设置的课程基本上是面向工业需要的,专业教育和实用科目的教学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他们留英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是当时留学生们普遍怀着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志向,他们所学的专业正是当时山西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亟须的。1907年,刚到英国的留英生之一李建德曾写道:“待到英伦,眼见火车轮船来往如梭,工厂烟囱接踵林立,回想祖国,未免望洋兴叹,万感交集……加之英伦三岛,蔑视华人已成习惯,又未免触目惊心,自己如哑巴吃黄连苦不可言。”另一位留英生张静山1963年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因感“我国受外人欺侮日深,而清政府日益腐败,国之存亡是个大问题”,认为“外人之强,恃有科学”,因而舍弃了个人所爱好的英文文学,转而学习机械、矿科。张静山这一想法在留英学生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学习采矿专业的人数较多,与当时山西的地域特点和社会背景有极大关系。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外国列强垂涎已久。1905年,山西地方当局将平定等地的煤铁矿开采权出卖给英国福公司,激起了民众强烈的愤怒,争矿运动随即爆发。山西大学堂学生振臂而起,他们罢课集会,游行示威,据理力争,与山西地方当局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声势浩大的维权运动直到1908年才宣告胜利结束。留英生的出国时间正在1907年争矿运动过程中。1907年7月,刚刚抵达伦敦的留英生们就举行集会游行,抗议福公司掠夺山西矿产的恶劣行径。而留学生学习采矿专业的人占多数,正是有感于国家财富被侵占、人民生计受威胁的切身之痛以及怀抱为山西矿产开采挖掘贡献自己力量的意愿。
三、归国后对山西各行业产生的影响
经过对25名留英生归国后信息的检索梳理,除部分留英生(武尽杰、赵廷雅、杨长煜、杨维翰、申湘、李蒙淑、赵奇英、李道在、李道行9人)生平事迹不详,零星见于一些综合性记载外,其余16人都检索到了生平信息。留英生们回国后的职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工业技术发展与生产运营等方面。
1.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在母校任教。归国初期,留英生中多人有过回母校山西大学校任教的经历。首批留英生中先后聘任于山西大学校工科的有17人:王录勋、王宪、庞全晋、武尽杰、耿步蟾、张静山、高时臻、杨长煜、赵廷雅、杨维翰、王嘉瑞(王梦龄)、白象锦、郑永锡、申湘、兰锡魁、张增、李建德。当时的工科教员大部分是西斋的留英学生。根据《太原理工大学百年简史》,王录勋学成回国后,“应山西政府之聘,回省任山西大学校工科教授、工科学长”。王宪于“1917年到山西大学校任教授,1918年起任工科学长、工学院院长”。
从《山西大学西学专斋留学英国同学录》《山西大学历任教员》《国立山西大学预科(一部、二部)同学录》《山西大学百年校史》等档案史料中,可以查找到部分归国留英生的执教科目:白象锦——测量学、采矿学和英文;张增——化学实验、冶金学和英文;郑永锡——电气工学、英文、物理、化学、电磁学;武尽杰——测量实习;耿步蟾——冶金制造、冶金学、冶金计划、试金学、矿山观测契约及说明书;庞全晋——测量、物理等;张静山——微积分、微分方程、机动学、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热机学、热力学、英语正音、英文小说选读等;赵廷雅——专门部计划制图;兰锡魁——房屋构造、测量学;王梦龄——工科专门部实习。
其他人员教授科目不详。从目前有限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他们运用在英国所学专业知识,在归国初期及时扩充了山西大学校工科的师资队伍,成为工科教学的中坚力量,为工科专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山西的工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留英生中还产生了两任山西大学校校长高时臻与王录勋。高时臻于1912年5月至1916年5月、1916年8月至1918年8月两次出任山西大学校校长。任校长期间,高时臻主持制定了《山西大学学则》,确立了学校“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的办学宗旨。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磋商公派留学事宜,并与英国高校联系,于1912年5月再次选派学生赴英留学。他在西学专斋基础上开办了工科,于1913年新开设土木工程学门、1915年开设机械工程学门、1916年开设采矿工程学门,1917年修建了教室、试验室、展览室等一应俱全的工科教学大楼,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18年5月,山西大学校被划入国立范围,在当时仅有的7所国立大学中,被称为国立第三大学。
王录勋1913年起任工科学长,1918年至1937年担任山西大学校校长,曾兼任交通部参事、山西建设厅厅长、山西公路总局工程师等职。王录勋极具才能,他设计完成了山西省省级公路10多条、同蒲铁路约450公里,筹建了山西临汾面粉公司和电灯公司,是临汾电力工业的奠基人。据《太原市志》记载,1918至1919年间,王录勋还参加了汾河水源至黄河入口的全部勘察、测量工作,并著有《山西省汾河水域的勘测及水力资源》一书。
在17名留学生中,有的只是短暂执教,如王梦龄、白象锦、张增等,有的则毕生从事教职,如张静山。张静山1914年归国后被聘为山西大学教授,日寇侵华太原沦陷后流落于上海、武汉等地,抗战胜利后,返回山西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山西大学工学院及其独立建院后的太原工学院任教,后担任机械工程学习主任、理学院院长。太原工学院院刊在1963年5月第53期上特别设立《张静山教授教学生活五十年特刊》,对张静山在学校50年的教学生涯展开了专门报道。
留英生返校任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1937年,山西大学共毕业各类学生5788人。山西的采矿、钢铁、机械、兵工等各类厂矿的厂长、工程师、技师以及铁路、公路的修筑、测量、设计、管理、养护人员,多为山西大学工科及后期工学院的毕业生。
(2)发展地方教育。除应聘为山西大学校教师的,还有部分学生在山西各地自行创办学校,或后期在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任教。例如,庞全晋于1919年9月任省立商业专门学校教授,兼任第一师范及山西大学附中教员。抗战胜利后任新绛中学教员。据《右玉文化图志》记载,梁济于1919年获准成立山西省立第七中学,并亲授英语课,教学有方,深受赞誉。1912年,张增及几位留英生倡导并获准成立山西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张增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1914年该校并入山西大学校工科。他们在办学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对山西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技术应用与生产经营。在山西近代工业发展史上,这批留英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部分人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在全省各地厂矿担任技术专家,对工业技术发展开展专业指导,还有一部分人不仅开展技术指导,还参与到各类厂矿的生产管理工作中,为山西近代采矿、钢铁、电力、交通、水利乃至兵工等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资料记载,赵奇英、武尽杰、王宪、王梦龄、郑永錫、李蒙淑、张增、白象锦、耿步蟾9人先后进入山西各大厂矿担任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如郑永锡曾任太原钢铁厂第一任厂长,李蒙淑任兵工厂厂长。
1917年,王梦龄被聘请为山西陆军修械所技术员,修械所改为军人工艺实习厂后,担任技术主管,负责枪炮修理和制造,在既没有图纸也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把手提机关枪。王梦龄致力于山西旧式工业的动力改造,先后为山西、内蒙古多地的发电、冶炼、纺织等几十家工厂展开动力改造,是山西工业电气化的主要推动者。
张增(后改名张华清)是西北炼钢厂建厂初期的创办人之一,在他的带领下,炼钢厂的炼铁部依靠自身力量,成功建造了西北炼钢厂40吨一号高炉、120吨二号高炉、3座热风炉。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年近六旬的张增携妻带子,加入战斗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流动工作团,该团“是以山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设而组建的军工企业,为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提供武器装备”,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1942年,在日军对兵工厂的围剿中,张增不幸牺牲。
白象锦在山西大学校任职几年后,于1918年受聘于山西近代第一家大规模,也是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煤炭生产企业——山西省保晋矿物有限总公司,担任大同保晋分公司副经理兼矿师,1925年至1937年出任保晋公司协理兼大同分公司经理。由于国内军阀纷争,保晋公司的生产经营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状况下,一方面,白象锦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筹建新式矿井,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锐意改革,精简机构,调整人员,使各厂矿生产逐渐步入正轨。在他的带领下,保晋煤的产量获得极大提升,销售到北平、天津、广州、香港和日本等国内外市场,使保晋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巅峰。
四、综述
时代变迁,许多留英生的生平事迹已无从查考,只能从部分资料中找到关于他们的只言片语。部分同学后期虽然离开学校,但他们对母校仍然饱含深情。1992年10月7日,王宪的女儿王春菁、王春葳在太原工业大学设立王宪夫妇女子奖学金基金会。1997年10月20日,武尽杰的子女武宝生、武惠增等在太原理工大学设立武尽杰、冀照明夫妇纪念奖学金。留英生回国后,或从教,或从商,或从政,或担任技术人员,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对山西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山西最早一批直接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工业人才,为山西播下了科学技术的火种,在山西乃至中国的教育文化、工业技术等领域发挥专长,对山西的工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山西的教育文化、工业技术领域发挥了领军作用,在山西近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冯宁昌,等.太原工业大学史稿[M].太原市工业大学,1993.
[2]〔英〕李提摩太著,陈义海译.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8.
[3]山西大学纪事编纂委员会.山西大学百年纪事:1902-2002[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张 莉.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两批留英生考[J].山西档案,2014(4):40.
[5]王李金.山西大学堂的“英国风”[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9.
[6]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山西大学百年校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3.
[7]张静山.回顾与前瞻[N].太原工学院报,1963,5(1):4.
[8]吴文周,等.太原理工大学百年简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9]张炎魁,李福初,等.太原市志 第七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10]山西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山西大学百年校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