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璐
虞永平教授曾说:“我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抓课程游戏化这件事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将其作为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基于此,我园将针对课程游戏化这一内容进行建设,以现阶段所提倡的幼儿教育标准为主要依据,后续在理念之变、模式之变、环境之变、目标之变的全面开展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更加深入地探索和思考。接下来,笔者将针对我园在办学期间所开展的变化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理念之变:由固化思维转变为新兴理念
幼儿教师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引导者,教师的理念对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课程游戏化期间,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使其不断接受新兴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也必须明确这一理念,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游戏化课程的开展情况。
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现阶段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园内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进行,都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因此,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期间,教师必须以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了解幼儿的身心发育情况,从而设定更具针对性和多样化的游戏化课程。例如,在日常教学期间,我会结合幼儿的思想和实际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在讲解数字时,大部分幼儿无法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会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大多数幼儿都更加喜欢丰富有趣的动画形象,所以在开展数字教学时,我会利用动画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述,如“1”下面有一个有趣的小鸭子,“2”下面有两个有趣的小鸭子,以此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其次,教师必须真正领会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实质,树立更加正确的课程观、游戏观,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以儿童发展目标为主要原则,保证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教师在对课程游戏化精神实质进行学习时,可以在线上平台观看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视频,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课程游戏化的核心思想。基于这一问题,我园在办学期间也积极地聘请了较为优秀的专家学者到园内开展课程游戏化的相关讲座。园内教师积极参与,认真聆听专家学者的主要论述内容,并进行记录,引发了一些个人的感悟,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促进了园内课程游戏化的发展和建设。
模式之变:
由单一讲述转变为合作实践
课程游戏化建设期间,教师的教育理念之变是变化的基础,而教育模式之变则是变化的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园会更加侧重课上教学的开展情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也会更加关注课上的内容设置、教学环节的规划等方面。但是,我发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了提高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模式之变势在必行。为此,我园针对教育模式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下面以“劳动是怎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例展开讲述。
在开展幼儿教育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使幼儿建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价值观。为此,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我针对劳动教育这一板块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与以往的劳动教育不同的是,此次劳动教育活动开展时,我向幼儿们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劳动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幼儿对此次游戏化課程产生了疑问,同时我也能引导幼儿在完成课程之后对该问题的答案进行全面的总结。
我将此次劳动教育活动的内容设定为种植劳动,在园区内部开垦出一片安全平坦的种植场地,让班内的幼儿以四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种子的种植以及培育工作。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期间,我以幼儿为课程的主体,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以往所学习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进行种植。在种植期间,我会对幼儿错误的种植行为进行指导,但不会过多参与。在此次游戏化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使得幼儿能够认真地思考劳动的意义,而不是像传统教育模式那样,任由教师以成人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输。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加深了幼儿对劳动的认知,也为后续的劳动教育做了铺垫。
环境之变:由课上教学转变为多方合作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期间,我不仅为幼儿设置了丰富有趣的课上游戏,还为幼儿创设了相应的游戏环境。
教学课堂整体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以行列的方式,规范地摆放了幼儿的桌椅,但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期间,我园活动室的课桌椅摆放方式变了。活动室的桌椅摆放以幼儿的需求以及科学模式进行了多样化设置,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的内容,并且自由结伴进行游戏。比如,摆放桌椅时,中间以一个大圆桌为主,周边环绕式地设置多个椅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数量的椅子,以此来保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探讨和沟通。
户外环境的变化。在办学过程中,我园希望幼儿能够更多地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因此,在教学楼的其他区域内部设置了更多的绿化场所。并且,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对户外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使得户外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有所变化。如在户外环境内部增设了游戏回廊、攀爬区域、沙水区以及种植区等,让幼儿可以根据课上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相应的户外区域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同时,为了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我园在园区的中部投放了低结构游戏材料。比如大型积木、油桶、竹梯、滚筒、轮胎、木梯等,这些游戏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在体育课上进行更加多样的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有效培养幼儿勇敢坚韧、敢于尝试的良好品质。
在户外游戏开展期间,我总能听到幼儿们欢呼雀跃的声音。“哇,我们把木梯搭好了,轩轩你太棒了!”“没有没有,是你们帮的忙,大家都很厉害!”幼儿之间互相祝贺、谦让的声音萦绕耳畔。户外游戏的开展让他们更加勇敢,也学会了合作,每一个幼儿都在游戏中感受了快乐、收获了成长。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期间,我园领导和幼儿教师都对幼儿教育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并积极学习现阶段的先进理念,了解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在转变中不断前行,在思变中展望我园教育事业的未来。在办学期间,我园还积极学习优秀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方式,将课程游戏化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作为幼儿教师,我会继续贯彻课程游戏化建设这一理念,重视“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积极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学习现阶段优秀且有趣的教育模式,让园内幼儿能够在更加快乐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认真地学习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