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4-04-25 08:55李惠琴
今日财富 2024年10期
关键词:盘点库存制造业

李惠琴

随着制造业企业的蓬勃发展,制造业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制造业企业不断发展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日益突显,影响着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应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情况、自身实力及发展形势来制定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落实并细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措施,使企业整体内控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高,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制造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及应对措施,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近年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制造业企业迎来一定的发展契机,同時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压力。随着制造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和运营风险。制造业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组织架构不合理、原有制度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内部控制手段和方式方法不能有效防范管理经营风险,阻碍着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制造业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让内部控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有助于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造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制度尚未健全

部分制造业企业仍然沿用比较落后的管理方式,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内部控制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例如,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权责分工不明确,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凝聚力差。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不清晰、人力资源制度不健全、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审核制度不到位;员工业绩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员工士气低落,工作纪律涣散,各部门人浮于事,极大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风险,限制了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经营盈利水平。

(二)人员关系复杂且整体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足

有的企业,股东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承担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角色,但是他们又缺乏企业规范化治理意识,工作缺乏协同,普遍不愿意担责。企业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没有深刻认识,运营资金的控制制度与市场环境适应性不高,在未建立健全科学运营资金控制体系的背景下,运营资金运作往往容易出现失控风险、导致资金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内部存在人情关系,将不具备财务能力的人员安排在会计岗位,且财务人员未经系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训,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操守。有的企业领导根据个人意愿随意变更会计人员,导致财务队伍人心不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与其他部门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对企业实际的总资产、业务类型、经营状况没有进行精准的了解,很难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数据依据。企业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内部制度处于形式化状态,不具有长效性,内部未落实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制度,未能起到内部制衡的效果,对于企业资产的控制和保护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岗位职责缺乏精细化,员工对于自身的职责了解不到位,无法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及所需要承担的财务内部控制责任,企业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应收账款疏于管理,现金管理松散

有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内部管控不严,且财务意识淡薄,认为会计主要负责核算,只需做好记账工作,对资金管控没有高度重视,资金管理混乱,公司账户和私人账户进出账没有进行明确界定,容易出现公款私用、私款公用等问题。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市场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才是重中之重,忽略了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管控,缺乏对资金有效管控的手段。例如,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要面临应收未收款项的情况,应收款项金额的大小与企业资金能否正常周转息息相关。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疏于管理,未制定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坏账管理制度等,应收款项占用资金流时间过长,资金利用率过低,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成本;应收款项催收不及时,资金长期被占用,回收率较低,容易造成坏账损失,会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因此影响企业的健康经营与发展。现金管理松散,现金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很多企业会设置小金库,也比较热衷于使用现金支付方式,在使用现金支付过程中比较随意,未进行规范化管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第一,库存现金是非生息资产,不产生任何收益,会造成资金被无效占用。第二,现金在收支流转过程中不容易留下痕迹,因此很多企业发生的贪污挪用、贿赂行为多使用现金支付方式,这样,无形中助长了此类不良行为。第三,现金的保管面临着较大的安全性威胁,特别是在每月用现金发放工资时,出纳需要去银行提取大量的现金,在提取和保管现金及发放现金工资的过程中,企业现金安全管理存在的威胁防不胜防,容易出现安全漏洞。

(四)产品库存量大,数据更新比较缓慢

由于市场需求存在着波动性,企业产品滞销易导致库存积压或者生产过剩。过高的库存和较低的库存周转率,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制造业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普遍比较长,如果未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影响企业销售计划,往往会出现产品滞销或者过时,导致产品库存过剩带来销售压力、资金压力、成本压力。大量库存产品增加了产品拣选和库存盘点等产生的大量劳动力成本。盘点库存是企业库存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盘点方式,盘点人员的流动性大,且未经盘点实地专业培训,在整个盘点过程中工作量大、盘点效率低、数据准确率低且数据更新慢,直接影响企业库存策略的准确性,造成库存成本上升,不利于企业成本控制。

二、完善制造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方案和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

1.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基础建设

企业要全面控制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合理分配资源,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应先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基础建设。部分制造业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没有深刻的认识并进行认真落实,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极为有限。在财务会计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注重对内部控制的意义和要素进行分析,明确内部控制各个要素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为后期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基于明确内部控制要素,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特征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制定出完善的控制目标,对控制方法进行改善,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

2.细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

企业经营活动内容丰富,资金运行复杂,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结合不同的经济活动,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则。以往企业的财务核算大部分是以核算统计为主,而忽略了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和监督,财务部门应从单纯的统计核算转化为会计核算,提升会计核算功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包括规范对资金划转审批权限和流程、库存现金管理、银行账户管理、收入确认、成本核算、费用划分、经济效益考核等环节的操作流程。财务在管控资金时,必须根据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会计人员权限与职责。企业还需要对销售和收款、采购与付款、对外投资、对外担保以及财务报告等进行细化控制,并由足够数量和具有专业背景的财务人员落实,最终保证内部控制的顺利有效实施。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丰富财务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及执行力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在财务人员招聘和安排方面,应加强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制定一套完整的招聘管理制度,拒绝随意上岗,通过专业、系统的考核后才能安排上岗。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丰富其安全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管理人员的道德建设,增强其法律、法规、纪律意识以及职业素养等。在人员管理方面,应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奖惩激励体系,细化各项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积极对问题进行分析,查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责任到人,保证时效,量化执行。

(三)加强对应收账款和现金的管控

资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金要想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资金管理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来进行,针对企业现有或者未来有可能出现的资金管理问题与安全漏洞,制定出合理的对策并细化实施措施,如:资金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印鉴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当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就必须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来进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完善各部门审批手续,明确和统一发放各种业务的单据样式和签字要求;加强资金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完善资金支付程序,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在对应收账款管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经济业务活动,制定相对应的付款审批使用权限和支付流程,按照“谁用谁负责,谁管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将资金管理的责、权、利一一对应起来,实现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控。第二,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要积极配合,制定详细的应收款催收计划,实行专人专管,定期检查应收款的催收完成率,将每一笔应收款落实到实际经办人或负责人身上,针对难以追回的应收款项,可根据每笔业务的特性特事特办,确保应收账款及时收回,减少资金占用额度,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三,编制资金收付款计划。财务部门要根据资金管理要求,严格审核,合理调配资金,及时反馈资金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沟通汇报。

现金管理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现金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来做支撑。针对企业现有或者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现金管理问题与安全漏洞,应进行研究讨论,并结合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特点来优化现金支付手段。第一,严控支付方式,尽量避免现金的使用,设置现金支付限额,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现金交易最多不可以超过1000元,并且支付时不得代领,应直接支付给实际收款人。第二,尽量选择电子支付方式,应通过网银形式支付,实现网上交易与支付,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有迹可循,而且网银支付时如果遇到账户信息有误,会及时自动退回,银行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设置支付密码、交易限额,进行大额支付提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银企对账,审核岗位增加U盾等,确保资金安全,杜绝了资金人为错划和恶意错划的各种风险。此外还需要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培训,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

(四)优化库存管理,实行数字化管理

1.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制度

完善库存管理的流程和体系,把库存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生产前对市场需求进行预判,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增强对未来需求的预测能力。同时企业自身也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严格质量把控,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运营成本。对产品销售需求、采购需求、生产需求、库存数量等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严格管控,且须在企业持续地贯彻和实施。供应及时、使用合理、费用最省,是物资管理的主要目标,加强库存量管控,实现库存最优化。加强存货采购管控,根据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情况做好采购计划,通过采、供双方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企业的原料库存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定期对库存进行核库,掌握物资的完好程度,是否账实相符。对于需要报废的物资,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核实,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清理,减少储存空间和保管费用,同时还需要针对问题进行深刻检讨,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于能修复再利用的物资,做好修旧、利废工作,降低库存损失。企业应邀请专业盘点人员组织受训的盘点人员去仓库现场进行实地培训,通过实地培训,受训盘点人员可以更容易掌握盘点的方式方法,使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盘点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提升,打造专业的盘点队伍。

2.进行数字化库存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可采用信息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来提高库存管理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和精准度,降低成本,减少资产投入带来的风险,提升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优化运营成本。制造业企业可以实行数字化库存管理模式,从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自定义库存管理,使流程标准化,实现货物入库、出库、库存各个环节的数据流通,实现产品信息实时查询、动态可随时追踪、库存数量自动预警。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库存管理的信息交流速度和精准度,及时调整库存,有效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内部控制是制造业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造业企业必须正视企业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的问题,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且落实内部控制管理措施,让内部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提升内部控制效果,为企业提升生产管理效益提供保障,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盘点库存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睁眼瞎盘点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盘点与展望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2014 年终·盘点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