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霞?吴晓琳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创新化。由于融资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选择何种融资方式一直是资本市场上的热点问题。可转换债券是内嵌看涨期权的新型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凭借其转股后收益性较好、资金安全性高等特点深受投资者青睐,在2017年股权再融资政策升级的背景下,可转换债券凭借其信用申购的优势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G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效应研究,为企业合理选取融资工具提供思路和参考,给其他想要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企业尤其是上市银行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希望对于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案例研究和监管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依据。
一、G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现状
(一)G银行发展现状
G银行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全国知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G银行的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时间是2010年,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时间是2013年。截至目前,该行在中国各地拥有1762家分支机构,在150个经济中心城市设有机构网点。
G银行目前已经取得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相关票据和外汇的结算与汇兑,发行和承销政府及金融债券,保险代理等几十种业务,业务规模和种类已经达到了行业前列。
(二)G银行可转换债券的财务效应现状
1.G银行可转换债券提升偿债能力
将G银行可转债融资前2014~2016年和进行融资的2017年,以及融资后的2018~2021年的三项偿债能力指标数据和对应的行业均值汇总列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可转债融资前,G银行的三项指标均劣于行业均值,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处于行业相对靠后的水平。这主要与G银行在这一时间段处在业务上升期,企业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扩张模式,运用了比较高的杠杆进行经营有关。因此,公司为了弥补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不足,于2017年发行了可转债进行融资。通过2017年进行的可转债融资,G银行的长期偿债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2018年三项指标均接近行业均值。虽然在2019年,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小幅下滑,但通过2020年大量的可转债转股扭转了这一趋势,总体仍然是稳中趋优的状态。因此,G银行的可转债融资提升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增强了企业未来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让G银行能够更加安全地发展。
2.G银行可转换债券对盈利能力影响较小
通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三项指标来衡量G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变化,将2014~2021年企业的这两项指标及企业净利润和行业均值列式如下。
如表2所示,G银行的销售净利率在可转债融资前和可转债融资后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整个银行业的均值也出现了持续的下降;与此同时,G银行和整个行业的净利润都是缓慢增长的趋势。一方面,说明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逐渐饱和。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世界性的传染病大爆发,整个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了效益的下降。而G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18年以来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且2020年首次超过了行业均值。总的来说,G银行可转债融资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带来质的影响。
3.G银行可转换债券实现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企业的资本结构因行业、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的不同而不同。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及财务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合理的债务比例可以使企业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同时获得财务杠杆收益,从而增加企业价值。下面结合G银行的具体数据,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G银行可转债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1)权益乘数;(2)股权结构;(3)每股收益。
根据表3,将G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发行可转债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G银行的资产负债率2015年和2016年低于行业均值0.83%和 0.03%,说明其资本结构仍有优化空间,不能充分发挥债务的杠杆作用。而可转债发行后,可转债持有者债转股前债券以债务资本的形式存在于企业资本中,在盈利的前提下,债务资本的数量增加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从而优化资本结构。在可转债发行前的几年,资产负债率出现小幅波动,在可转债发行后,大额负债的增长速度超过资产的增长速度,导致资产负债率越来越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充分发挥了财务杠杆的作用。2020年,部分G银行可转债持有者选择债转股,转股比例达到19.3%,使得G银行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例下降,2021年G银行资产负债率首次接近行业均值。因此,G银行发行可转债后,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93.75%下降到2021年的91.78%,其财务风险得以降低。
权益乘数是资产总额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反映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权益乘数越高,杠杆作用越大。在G银行可转债发行前后几年,权益乘数的变化与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一致,在可转债发行当年达到近几年的最大值16.35,表明此时债务投资在资产中占主要比重,财务杠杆也最大。2017年之后,随着可转债的陆续转股,股东权益比例增大,权益乘数也逐步下降。
综上,G银行发行的可转债通过动态调整资本结构,实现了资本结构的优化。发行可转债不仅使G银行获得所需的资金,还充分发挥了可转债的财务杠杆作用。
二、结论
(一)可转换债券融资对G银行的财务绩效没有产生明显的正效应
償债能力方面,得益于可转换债券发行,G银行的偿债能力显著提升,增强了企业风险抵御能力。而盈利能力方面,G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受疫情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整。发展能力方面,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G银行的利润规模和信贷规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提升了其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地位。总体来看,G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对其财务绩效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正效应。
(二)G银行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补充了资本金,提高了资产质量
G银行通过发行300亿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其企业资本金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资本是资产质量的基础,强大的资本基础能够让G银行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G银行通过此次可转换债券融资,提高了企业的拨备覆盖率,同时降低了不良貸款率,让G银行在行业竞争中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正外部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G银行可转换债券还有效缓解了企业内部资本压力,确保了银行贷款规模的平稳增长,而且还增加了G银行的资本,扩大了投资范围。G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也符合我国银行业政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三)G银行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优化了资本结构
从前文对G银行的资本结构分析可知,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前,G银行资本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债务的杠杆作用,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G银行发行可转债之后,其资本结构在可转债的调节中实现优化。从资产负债率来看,G银行可转债的发行提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从而使G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其低成本资本,投资到高利润的业务,在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提高了银行盈利能力。从权益乘数来看,G银行发行可转债的前后几年间,权益乘数在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当年达到近几年最大值,从2017~2021年,随着可转换债券的陆续转股,股东权益比例增大,权益乘数逐步下降。因此,G银行通过可转债动态调整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使资本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充分发挥了可转换债券的财务杠杆作用。
三、启示
(一)上市银行可通过可转换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行业务扩张
上市银行业务扩张能力的核心是发放贷款的能力,而进行业务扩张过程中,往往受制于自身资产的质量状况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运用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通过设计合理的回购和赎回条款、向下修正条款等,对可转换债券的债权性和股权性进行合理分配,在资金压力较大时,可以修正转股价格引导投资者进行转股,在资金压力较小时又能够保持合理的债权成本进行抵税。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获得的资金,对企业的核心资本进行补充,提高企业的资本充足率,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从而提高上市银行的资金放贷规模,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地利用融资所得进行业务扩张,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上市银行的运营成本,促进自身放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企业盈利效应的释放。
(二)上市银行应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可转换债券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有许多优势,但没有任何一种融资工具是完美的,因此,银行不应盲目选择融资工具,不能因为有些银行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并获得成功,就不顾自身条件强行发行可转换债券。上市银行在选择融资工具时,要充分分析自身的经营环境、特点、组织架构,对银行选择不同融资方式所要付出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与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等因素相结合。上市银行通常需要筹集未来发展的资金,所以要谨慎分析各种融资方式,在融资方式、融资过程等方面采取审慎的态度。不同的融资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上市银行要准确评估企业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市场环境,比较不同融资方式的可行性,最终才可以让银行冒最低的风险,用最高的效率实现其融资目标。
(三)监管部门应该规范可转换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投资者了解公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通过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以及时准确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帮助他们决策是否投资,因此,监管部门应该规范企业的可转换债券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需要定期披露相关财务信息、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改变的募集资金如何使用,相关监管部门要及时研究分析可转换债券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对此进行严格审查以及追踪调查,一旦发现虚假的披露信息,要进行严厉处罚,提高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率和未来的发展质量。
(作者单位:新疆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