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技笃行?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架桥

2024-04-25 08:04何曼
在线学习 2024年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何曼

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架桥。

关键词 专业产业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厂中校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始建于1979年,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严谨的教学管理、完善的就业服务和显著的办学成绩,成为沈阳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学校党委书记李彤洲在与本刊对话时分享了学校的办学实践与特色,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李彤洲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入了总则,“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产教结合”。一字之差将以往校企间“互帮互助”的关系上升为“互融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未来,学校要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体系,助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让学生实现从校园到企业“零距离”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夯实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发挥着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作用。”李彤洲表示,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各有侧重,根据培养目标不同,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学校主要采取了四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是企业见习。为了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职业教育印象,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入多家知名企业进行见习,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学习内容、工作岗位。

二是岗位实习。学校先后与多家实力企业签订学生岗位实习协议。将三年级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分别安置到相应的企业岗位实习。学生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当一次真正的员工,既培养了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走向社会做了充分准备,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做到了无缝对接,缓解了企业短期用工困难问题。

三是开设冠名班,进行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学校先后与海尔智家、畅捷通等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组建了“海尔智家班”“畅捷通班”。先解决学生毕业安置的后顾之忧,然后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落实实训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系部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毕业生素质,以达到企业的“订单”要求,实现和企业的长期合作。

例如,2023年,海尔智家投建的“海尔AI未来智慧教室”正式投入使用。从简单的人才供需合作到订单培养,合作企业从作为嘉宾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到与学校共建智慧教室,从学校主导到校企融合合作构建校企双元制全新职业教育模式,校、企、生三方共同签署订单式培养协议,学校探索与实践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一举措,不仅使订单班学生从校园到企业零距离过渡,而且鼓励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共同開发培训教材,实现教师与企业发展的零距离对接,海尔智家“厂中校”合作模式正在运行探索中。

四是建立校企合作工厂。由于受到实习、实训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实训的强度和密度受到影响。通过校企资源整合、共享,企业的设备、产品拿到学校来由学生代为加工,既解决了学生实训的耗材问题,还为学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作为生活费。更为重要的是,把学校的消耗性实习变成了企业的生产性实习,实现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

例如,全媒体时代来临,对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日益明显,学校引进辽宁匠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入校园,在艺术系建立影视制作后期工厂,企业名师入校授课,手把手传授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为学生提供实战平台并创造经济效益。

李彤洲说,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秉持“新、奇、特”的合作理念,学校在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影视行业培养了更多实用型人才,实现了校、企、生三赢。

多措并举应对产教融合难题

“实习单位重‘使用轻‘培养;合作仅仅停留在用工需求、订单式培养、岗位实习、实训基地等粗浅层面。”谈及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李彤洲表示,正视困难、合理应对是关键。

他说,教育具有周期性,尤其是职业教育。从职业岗位开发到课程计划、大纲,再到教材都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很多环节,中职学校还不具备相应的高水平开发能力。此外,传统专业与产业对接水平低,实习就业过程中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身定位,实习初期适应能力差、甚至中途离岗给校企双方带来负面影响等都是当前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学校采取了八项举措。一是加强与地方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的互动,关注其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布局。二是明晰专业发展大方向,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三是完善机制,成立由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资深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进行专业论证和调研,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四是多元对接,提高质量,建立定期校企互动机制,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确定培养目标、制订课程计划。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师主动为相关企业职工提供岗位培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自身能力。学生通过边学习、边参加一些职业活动,进行自我验证和自我丰富。五是通过多途径开展实习、就业工作。六是做好岗位实习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七是健全完善实习管理体系,为学生安全实习提供重要保障。实行实习单位管理、学校指导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多种管理形式,层层把关。八是建立岗位实习专业师资队伍,及时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确保实习有质、有量地顺利完成。

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度与深度

为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及转型发展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内涵,李彤洲提出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未来发展的五个重点方向。

一是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未来的制造业、服务业等都向智能化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加工组装,面对服务,更倾向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应用。为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产教融合将趋向智能化。

二是本土化。在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典型做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职产教融合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地方产业特点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将产教融合本土化,完成职业教育满足服务地方产业的使命。

三是多元化。产教融合不应仅限于校企合作,未来要探寻多元主体利益的平衡点,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使政策、人才、资源、资金等多要素形成合力,握指成拳。这是深化产教融合的趋势,也是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关键。

四是长效化。学校和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岗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制订相应的保障措施,共同搭建培养储备人才的战略平台。

五是制度化。产教融合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完善产教融合机制。

“要通过借鉴、探索、创新,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体系,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深度合作,良性互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最终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李彤洲说。

责任编辑:周淼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