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爽
作者单位:内蒙古北方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014030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阻塞而引发的胆囊炎症,多由胆结石引起,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引发慢性炎症,还可诱发胆囊癌[1-2]。病人的早期诊疗对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病情进展可并发严重继发感染,甚至死亡。目前临床确诊多通过影像学手段如彩超、CT、核磁等,影像学表现为胆囊水肿、胆囊壁增厚、周围渗出及双边征等影像表现。直接证据需通过胆囊穿刺或术中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花费时间且为有创性检查,病人接受度不高。如选择保守治疗,病人复发概率大,甚至预后不良,所以目前手术切除胆囊是治疗此病的重要方法[3],但术后仍有部分病人预后不良,因此寻找血液检测指标提高诊断便捷性与准确性,以及评估病人术后预后情况至关重要。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epithelial cell membrane binding mucin 1,MUC1)可保护黏膜上皮、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研究显示其可诱导肠道炎症反应[4];结石性胆囊炎病人黏膜组织中MUC1高表达[5],关于血清MUC1 水平与胆囊炎病人胆道炎症、预后的关系仍未知。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AAG)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处于炎症、肿瘤状态下,其水平显著升高[6]。本研究重点分析血清MUC1、AAG 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病人炎症水平以及术后预后情况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 年7 月至2022 年4 月内蒙古北方医院收治的136 例急性胆囊炎病人,其中男55 例,女81 例,年龄范围为30~65 岁,年龄(48.76±7.32)岁。纳入标准:①经B超或磁共振以胆管造影(MRCP)确诊;②均接受手术治疗;③初次发病;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炎性疾病;②存在凝血障碍或血液疾病;③发展为胆管癌;④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⑤入组前接受手术治疗。选取同期无急性胆囊炎的健康体检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2 例,女78 例,年龄范围为30~65 岁,年龄(48.51±7.65)岁。两组性别(χ2=0.01,P=0.942)、年龄(t=0.27,P=0.78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病人严重程度分级根据2016 年WSES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指南[7]将病人分为轻度组(无器官功能障碍,仅有轻度局部炎症改变)、中度组(存在以下任一情况,白细胞计数>18×109/L、病程>72 h、局部炎症明显或右上腹包块)、重度组(有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其中轻度组29 例,中度组74 例,重度组33 例。测定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
1.3 血清MUC1、AAG 水平检测急性胆囊炎病人入院当天采集病人肘静脉血,对照组体检当天采集肘静脉血,离心后收集上清,通过MUC1 ELISA 试剂盒、AAG ELISA 试剂盒测定研究对象血清MUC1、AAG水平。
1.4 病人预后分析急性胆囊炎病人术后1 个月内出现胆漏、肝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定义为预后不良,未出现此现象的为预后良好[7]。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进行。采用logistics 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ROC 曲线评估血清MUC1、AAG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清MUC1、AAG 水平测定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胆囊炎组血清MUC1、AAG 水平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MUC1、AAG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血清MUC1、AAG水平比较/± s
注:MUC1为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AAG为α1-酸性糖蛋白。
?
2.2 不同炎症程度病人基线资料及血清MUC1、AAG 水平比较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MUC1、CRP水平升高(q=20.30、14.39、24.47、23.41、4.26,P<0.05),重度组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MUC1、AAG、CRP 水平升高(q=24.05、28.38、55.62、30.60、3.65、9.66,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MUC1、AAG、CRP 水平升高(q=8.00、119.45、42.02、12.71、3.58、7.29,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胆囊炎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MUC1、AAG水平比较/± s
表2 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胆囊炎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MUC1、AAG水平比较/± s
注:CRP为C反应蛋白,MUC1为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AAG为α1-酸性糖蛋白。
?
2.3 不同预后情况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MUC1、AAG 水平比较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MUC1、AAG 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情况急性胆囊炎血清MUC1、AAG比较/± s
表3 不同预后情况急性胆囊炎血清MUC1、AAG比较/± s
注:MUC1为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AAG为α1-酸性糖蛋白。
?
2.4 logistic 分析血清MUC1、AAG 与病人预后不良的关系血清MUC1、AAG、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CRP 作为自变量,病人是否发生预后不良作为因变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CRP 是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无关因素(P>0.05),血清MUC1、AAG 是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5。
表4 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自变量赋值
表5 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UC1、AAG与病人预后不良的关系
2.5 血清MUC1、AAG 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血清MUC1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AUC 为0.80,灵敏度为61.4 %,特异度为86.4 %,截断值为151.89 ng/L;血清AAG 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AUC 为0.81,灵敏度为95.5 %,特异度为53.4 %,截断值为0.80 g/L;血清MUC1与AAG联合检测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AUC 为0.88,灵敏度为88.6 %,特异度为79.5 %,诊断效能与MUC1、AAG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4、1.35,P=0.124、0.176)。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阻塞以及细菌侵袭引发的胆囊炎症,病人具有明显的右上腹绞痛,急性胆囊炎约95%是由胆囊结石引发的[8]。炎症程度随疾病进展加重,及时诊断病情、进行治疗是降低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关键[9]。临床既往通过临床问诊、影像学等多种方式进行病人严重程度的评估,不同严重程度病人选取手术时机有差异,因此准确评估急性胆囊炎病人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缺乏判断病人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找寻评估病人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血清生物学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MUC1 是一种I 型跨膜蛋白,分布于多种组织、器官上皮细胞中。MUC1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如乳腺癌[10]、卵巢癌[11]、胰腺癌[12]等,具有黏附、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MUC1 在炎症性疾病中表达异常,樊莎莎等[13]研究显示,痤疮病人外周血MUC1与炎症因子具有相关性;李洪晓等[14]研究显示,肥胖哮喘病人痰液MUC1 与气道炎症正相关;羊丹等[4]研究显示,血清MUC1 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炎症水平正相关。基于MUC1在多种疾病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猜测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MUC1水平异常。本研究发现,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MUC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MUC1 水平逐步升高,即血清MUC1 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为MUC1 是一种膜黏蛋白,可保护黏膜上皮完整性,促进黏膜上皮损伤修复,对有害物质的入侵发挥防护作用,急性胆囊炎的炎症侵袭促使MUC1发挥防护作用,保持胆囊的环境稳态,因此升高[15]。血清MUC1水平对急性胆囊炎病人术后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区分作用,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病人术前血清MUC1 水平有差异,可能原因为血清MUC1 高水平提示更为严重的胆囊损伤情况,治疗难度大,术后恢复慢,因此术后转归较差,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UC1高水平是病人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MUC1水平对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AUC 为0.80,诊断特异度较高,当其水平高于151.89 ng/L 时,病人发生预后不良的可能性高,对病人的临床治疗策略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AAG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发生急性炎症时迅速升高,AAG 主要在肝内合成,但其他组织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产生,具有免疫调节等功能。李文斌等[16]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病人血清AAG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与病人肺部临床感染评分正相关;董超锋[17]研究显示,AAG 与C3 补体、CRP、前白蛋白联合检测可诊断早期胆囊炎。本研究中,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AAG 水平较健康者升高,且与病人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AAG 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作为评估病人病情的指标,其水平升高与炎症激活有关。血清AAG 水平在不同预后情况中表达不一致,预后不良者水平较预后良好者高,从侧面反映出血清AAG 可评估病人严重程度,病情愈严重者病人预后恢复愈困难,较大可能预后差。logistic 分析显示血清AAG 是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AAG 高于0.80 g/L 时,对病人术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此时,预测灵敏度为95.5 %,特异度为53.4 %。提示医师对于此部分病人要进行严密的术后监测,及时控制病情。二者联合检测后,总体诊断效能未提升,但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相对均衡。
综上所述,血清MUC1、AAG 在急性胆囊炎中均升高,且与炎症程度有关,对病人术后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作用,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