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花 梁建平
(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肺病科,北京 101400)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常见慢性鼻病,影响着全世界10%~20%的人口,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且患病率逐年增高。AR 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多见于花粉过敏者[2]。40%的AR 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等肺部症状[3]。AR 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门诊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根据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患者年龄18~65岁;病程3~10年。观察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对照组36例,出于各种原因脱落2例,实际入组34例,男16例,女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符合2015 年天津会议制定的AR 诊断标准[4];未合并恶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非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依巴斯汀片(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555,规格:每片10 mg)口服,每次1 片,每日1 次。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南京星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60,规格:每瓶6 mL)鼻腔内用药(用前须振摇5 次),每鼻孔2 揿(共220 μg),每日1次。二药同时使用,1个月为1个疗程。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拔罐、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具体方法:(1)穴位拔罐:采用医院穴位拔罐专用药罐(专利号ZL200620003770.2),将中药方加味玉屏风散(黄芪30 g,白术10 g,防风10 g,白芥子10 g,白胡椒10 g,细辛6 g)煎成中药汤剂,置于专用罐具中(约2/3),选用20 mL 注射器,以负压吸引的方法吸附在任督二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经络的前胸后背穴位处,留置约10 min,取下消毒备用。每3 d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2)穴位贴敷:采用医院监制的咳喘贴(江西绿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赣械注准20162090096),主穴取大椎、双侧肺俞、天突、膻中;每次贴8 h,每3 d贴敷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疗效评判标准参照2015 年天津会议修订的AR 疗效评定标准[4],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的总和,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治疗6 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改善百分率>50%为显效,改善百分率21%~50%为有效,改善百分率<21%为无效[5]。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近期临床疗效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7.2%(35/36),高于对照组的94.1%(3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2.2 远期临床疗效观察组远期总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70.6%(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AR 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过敏原特异性IgE 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AR 的发病与遗传、环境以及个人体质都有关系。本病可根据过敏原种类,分为季节性AR 和常年性AR。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专家共识提出,AR 的治疗原则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6,7],但许多过敏原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无法完全避免。西药鼻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能有效缓解AR 症状,但需要长期用药,且易产生耐药性;免疫治疗是AR 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2],但患者依从性差,目前效果并不理想。
AR 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鼻鼽的发生机制有很多:“因于虚,因于风,因于寒,因于痰湿,因于瘀滞,因于伏热,责之于肺脾肾三脏”[8-10]。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11],因此治疗应以疏风解表、宣通鼻窍、补肺健脾益肾为主要原则[12]。中医药是临床治疗AR 的常用有效方法,可降低机体的IgE 水平,调节Th1/Th2 细胞失衡和炎症细胞因子紊乱,刺激神经节,调节神经递质及相应信号通路等[13]。一项纳入11 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 分析[14]显示,中草药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改善AR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穴位拔罐所用药液以玉屏风散为主加减,方中黄芪、白术补肺气、益脾气,以达益气固本,调节免疫的作用;防风有抗过敏、止痒之效,配以白芥子、白胡椒、细辛,诸药合用,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功效。同时,穴位拔罐所选穴位以任督二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主。任督二脉总督一身之阴阳,而“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鼽衄”,与调整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穴位拔罐通过中药外敷局部刺激特定穴位,使药物与穴位感应作用相互叠加、互相促进,能有效避免口服中药对胃肠道功能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接受。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且药物与穴位协同起效,既有利于药物吸收并直达病所,也可刺激穴位,并通过经络循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5]。同时,穴位贴敷可根据疾病状况精准选药,贴于目标腧穴,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渗入经络,直达病灶,具有平衡阴阳、行气活血、扶正固本等功效[16,17]。本研究所选穴位中的肺俞可调补肺气,大椎可振奋阳气、通调气血,膻中可宽胸理气,诸穴合用,共奏健脾益肺、扶正固本之功。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西医对症治疗以控制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拔罐、穴位贴敷的中医外治法,通过中药对局部穴位的刺激,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扶正祛邪,益气固本,达到治本的目的,符合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中西医有效结合,标本同治,安全、有效、不良作用小,对减少AR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