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4-04-24 12:52肖玉洁胡琦宋炜熙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肖玉洁 胡琦 宋炜熙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实现“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是改革的目标。“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融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非常重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线上线下融合式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进行“金课”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培养医术医德兼备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

[关键词] “三全育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教高厅函〔2019〕46号);2021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金课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HNJG-2021-0576);2022年度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虚拟教研室线上线下融合式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39)

[作者简介] 肖玉洁(1979—),女,湖南长沙人,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胡 琦(1988—),女,湖南怀化人,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宋炜熙(1963—),女,湖南湘潭人,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7-0109-04 [收稿日期] 2022-12-08

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在课程建设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提升育人成效,是我们要实践和探索的方向。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线上线下融合式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

一、教学内容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非常重要。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点,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教育部提出医学教育是“四大”,即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为医者,首先要爱党、爱国、爱民,有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员的摇篮,要培养学生的“三心”,即仁心、专心、细心。晋代杨泉在《物理论》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乃仁术,贵在医德。医生要有仁爱之心,要敬畏生命。中医历来首重立德,无德不足以为医[3]。唐代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医学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关爱。

医学知识浩如烟海,学好医学知识必须专心,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涵盖了中医和西医的内科知识,融入中西医结合诊疗理念,学习难度大,学生只有专心致志、勤学不倦,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除了仁心、专心,还要细心。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医学为严谨的学科,临床工作纷繁复杂、瞬息万变,行医之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为医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抽丝剥茧,从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中分析出患者的疫情,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细心,一旦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察觉并处理。作为医生,人文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不仅有身体问题,还有心理问题,医生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察觉患者心理的变化,予以相应的劝导或治疗,“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唯有细心谨慎,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医生要有科学的脑、人文的心、工匠的手、艺术的嘴。

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为民族舍小我的牺牲精神[4]。除了培养学生的医德医术,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守正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5]要加快推进以新医科来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培养学生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中医药的发展要传承、融合、创新,要科教协同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6]。

二、教学方法

如何根据“两性一度”的要求,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实现“三全育人”是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部分思政元素,但并不系统,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课程思政要因材施教,深入挖掘课程所涵盖的德育元素,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式要润物无声,PBL教学法、C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思政元素。教师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教师的言行對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这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教育。

学情分析是课程思政的基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等因素,从学生视角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思政元素,塑造学生品德。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融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体合作精神,实现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及职业素养,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全程育人。医学生素质教育是不断深化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可以体现在线上线下教学、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如线上可以通过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通过发布学科最近进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与时俱进。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学生代入医生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目前医学并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作为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人文关怀的讨论,教育学生如何关怀、帮助患者等。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引导出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开展全方位的课程思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学是实践性科学,临床见习实习是锻炼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及医德医风[7]。

三、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契合度是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念、思政元素的教学活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互动的情况灵活变通,正面引导。教学结束后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改进,以细化、规范化课程思政路径。教学全程贯穿思想政治育人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

本研究以“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肺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其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包括家国情怀、品格塑造(严谨、奉献)、专业伦理(工匠精神、专业认同)、科学精神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疗效坚定学生的专业思想;通过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临床病例的讲解,培养学生“至精至微”的工匠精神;通过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患者中的使用,培养学生救死扶伤、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肺炎新药研发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肺炎患者不同的发病及预防情况,培养学生不治已病治未病、防微杜渐的理念;通过引入中医名家医案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将解剖、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中西医基础知识串联到临床知识点中,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层推理,引导式教学,以形成学生完整的诊疗思维,培养学生的整体观,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温故知新的学习过程中,既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又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互长。教师最重要的是启发和激励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予以肯定及激励。

采用慕课+翻转课堂为主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利用线下教学直观、引导性强、互动性好的优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结合线上的课程资源及问答互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内容,如年老体弱患者是否有痰液堵塞导致窒息的风险,如何预防及治疗,患者出现咯痰不畅时如何拍背排痰;患者出现情绪焦虑时如何开导;患者病情危重并出现呼吸衰竭时,如何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及家屬的经济负担等。通过开放式、提问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

课后,通过在慕课平台、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和视频等,发送问题,布置习题,巩固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予以针对性地指导并调整后续教学设计。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临床见习时由带教教师在病床旁带教,进行病例讲解、辅导答疑等。线上教学采用慕课、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形式;线下采用面授法、讨论法、翻转课堂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双向评价。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平台,结果显示学生认可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线下课程思政效果优于线上课程,可能因为线下课程师生面对面教学,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互动性更好。线上教学的课程思政以视频、医学资源、课程思政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方式更为灵活。

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价考核与终结性评价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考核占40%,终结性评价考核占60%,增加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足,可通过在平时成绩中加入对学生医德、医风等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价以及在卷面考试中增加相关考核内容等方式来完善评价机制[8]。考核内容包括课堂互动、随堂作业、小组研讨、病案分析等,分为线上和线下考核。线上考核依托智慧树平台,平台可以生成学情报告,显示学习进度、学习行为、在线讨论、见面课情况等,直观方便。考核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可以量化教学效果,给教师以评价的平台。通过形成性评价达到让学生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知识以及具备临床应用能力、医术医德兼备的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结语

目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虽树立了课程思政意识,但是课程思政能力参差不齐,课程思政切入点有待优化,需要通过集体备课、课程设计、培训、专家指导、观摩学习等,在实践中反思来逐步提高课程思政效果。要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关键是找到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隐性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9]。

本文旨在探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线上线下融合课程思政模式,以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创新精神,具有家国情怀、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医学人才,真正起到思政育人、专业课育人的双重作用[1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A/OL].(2017-12-05)[2022-11-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张岚,张晓莉.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医德教育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1):29-31.

[4]宋炜熙,胡琦,肖玉洁,等.家国情怀融入中医临床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3):77-78.

[5]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中医药[EB/OL].(2021-05-13)[2022-11-08].https://www.gov.cn/xinwen/2021-05/13/content_5606125.htm.

[6]张伟,吴迪,丑天舒,等.科教协同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J].科教导刊,2020(21):72-73.

[7]唐燕萍,宋煒熙,曾光,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8):110-111.

[8]谷牧宇,丁宁,张欣,等.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调查[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30(1):82-87.

[9]胡琦,宋炜熙,肖玉洁,等.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思政路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9):23-24.

[10]凌琳,袁嘉敏.“课程思政”融入心血管内科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交际,2020(19):67-6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Taking Internal Medicin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an Example

XIAO Yu-jie, HU Qi, SONG Wei-xi

(College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the focu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goal of the reform is to achieve the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the organic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system education. Internal medicin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main compulsory course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egrated teach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teach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ed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aiming at carry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 class”, realizing the all-staff, whole-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ith both medical skills and medical ethics.

Key words: “three-wide education”; Internal Medicin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