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舞蹈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4-04-24 07:36杨子雯
参花(下) 2024年4期
关键词:舞蹈课程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舞蹈学科首次正式纳入艺术学科中,鉴于此阶段学科教学发展尚未成熟,因此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案以及课程安排需要更为具体且完整的行动路径指南。舞蹈教学主要包含训练肢体基础能力的基训课程,具备传统历史底色的古典舞蹈课程,涵盖不同民族文化的民间舞蹈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非遗”舞蹈,直观演绎舞者内心独白、打破传统限制的现代舞蹈课程。笔者认为,初中舞蹈教学实践应在丰富专业课程内容,提升学生课堂体验感上做出导向性行动指南;在实现跨学科交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做出具象化的实施路径思考。

一、培养创新意识——肢体与心灵的碰撞

思维模式是在人脑接收新知识的过程中,与自身所储存的本有信息产生联系,从而形成思想推导的属性与过程。而固化思维模式存在于每个个体之间,是根据个人所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形成的稳定习惯和意识,即在感性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刻板印象”。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对知识了解的表层阶段,对所学知识更容易产生固化思维,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产生学习方法、剖析问题的探索意识,以打破固化思维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根脉:理论与基础组合相结合

“长期以来,‘以学为上,思想对教育体制中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差异有所忽视,造成了舞蹈领域理论与实践两个体系存在壁垒,互不融通。”这就意味着前人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对舞蹈的传播仅仅停留在外象化层面,缺乏对舞蹈领域理论的理解。然而,舞蹈教学是传播舞蹈的重要途径,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理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对舞蹈的理解,为后期对舞蹈作品的表演与表达以及对舞蹈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打下基础。

在舞蹈课程的创作中,通过前期对身体思维的解读与训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肢体、运用肢体。但面对传统课程中只是传授動作的形式,需推陈出新,从多角度、多维度着手,摄入对身体构造以及古典舞、现代舞等历史发展以及动作产生的理论讲解,若仅停留在一切基训课程的训练中则容易浮于表面。探寻课堂教学内容的根基,以此发源解放身体语言的多元形式,建立适合于学生发展脉络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基础。以课程的第一课时为例,注重“解放身体”,了解身体的构造与运用。一方面,借《身体解剖学》的提取要义与典型的现代舞气息组合及有代表性的古典舞身韵《地面提沉组合》《地面冲靠组合》《脚位组合》《气息组合》等在课堂呈现,扩充身体语言教学,在前期的课时中填补对身体塑造与发力点运用的空白。另一方面,在教授过程中搭配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将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作品《静听松风》、陶身体的作品《9》《13》结合身体部位的运用进行介绍,并带领学生完成上肢的松弛练习,以此产生对舞蹈的理解,建立属于学生个体的根性文化,并能运用肢体做出简单而不僵硬的造型,为后期动作短句以及舞蹈作品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舞蹈教学应该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建立学科特色。教学形式的调整与转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舞蹈艺术根脉,是适应新时代学生要求的体现,同时也预示着舞蹈教学所培养出的时代新人将会为舞蹈艺术的“再发展”做出贡献。

(二)走出课堂:实境模仿体验式学习

据上文所述,对身体的构造与运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后期的教学可以跳跃性地选择课时,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实境模仿体验式学习。例如:根据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收程度以及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基训组合,可灵活拆解相应动作元素与动作短句进行循序渐进式教学,目的在于松弛学生僵硬的身体,扩充“身体语言”,让学生学会对身体的控制与掌握。伴随着学生身体姿态的重塑,将学生带入自然环境中,使肢体与自然景物产生交流与联系,或模仿景物形态产生姿态造型,或跟随自然现象形成流动态势,抑或运用身体部位与静态事物产生动作短句,并完成节奏切分,用以表现舞蹈的律动性。在此基础上,个体内心情绪会自然流露,如开心的情绪、激动的情绪、愤怒的情绪、烦躁的情绪,等等,据此形成舞蹈的抒情性。实境模仿体验式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和谐之道。

当下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对陌生领域心存好奇,需要教师采用合理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因此,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课程模式的运用,能较为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身体,解放固化思想,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对教师而言,借助实境模仿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激发思考,为舞蹈教学产生更多种灵感的可能,也将学生们的身体意识引向更深层的思考。

二、民族民间舞的嵌入式教学

(一)突破常规:跨学科联系实际

对比兴趣班与专业院校的程式化民族民间舞教学模式,初中阶段学生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在学生主体与学习内容方面存在典型性。初中生对历史文化有着较为基础的认识,艺术课程对于历史的摄入需要与其他课程产生联系,将舞蹈风格特征蔓延至舞蹈语汇再延伸至学期所学的舞蹈作品。以傣族舞蹈为例,傣族先民主要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区域,灌溉农业发达,因此在动作设计中有模仿插秧种稻的动作,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呈重心向下屈膝状;并据其图腾等民间习俗的影响,继而出现孔雀舞、大鹏舞等,这些早期民族发展思想都与其历史有着密切联系,追溯初一年级的历史课程中提到的我国最早的原始时期,模拟图腾、狩猎、生存繁衍也与舞蹈有关,可以折射出舞蹈的模拟性特征与我国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样态。蒙古族舞蹈也是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蒙古族生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马是游牧生活的重要角色,因而早期舞蹈动作的设计包含训练身体部位的典型动作,如“硬腕”“绕肩”“碎抖肩”“笑肩”等上肢动作,其产生源于马背动作,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由蒙古族的典型动作元素训练身体部位的灵活性,使学生在感受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学习舞蹈,在舞蹈课堂中感受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二)聚焦当下视野:作品鉴赏式教学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感受美,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领略学科前沿发展与中华文化魅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需联系学科现阶段发展向学生展示作品成果,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舞蹈与思想文化,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赛事为例,蒙古族舞蹈作品《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以模拟马的动作为主,通过人与马和谐相处的表现形式,借助舞蹈将马的性格、风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舞蹈采用男子与女子结合的形式呈现群舞,其中女性演绎男性的蒙古族舞蹈动作极具张力,女性所表现的气势与动作力度尽显奔放,凸显出女生跳蒙古族舞蹈的飒爽、舒展;东北秧歌作品《冰凌花》借民间舞——东北秧歌元素,通过理想与现实双线叠进结构的构建,表现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新的规范与入神;通过意象——冰凌花的坚韧、执着,以小见大,隐喻女性坚强不屈的品质。诸如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作品的创作大多是以传统民族民间舞元素为主导,编导据此化简为繁,创新舞蹈形象,丰富故事情节,注入民族精神与文化活力,使作品在演绎时更加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教师可通过引导、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开阔眼界,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以此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体验。

三、“非遗”与课程的有效融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的典型标识,围绕典型的传承要求,“非遗”舞蹈教学必将要从单一的“社会群体”扩大至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在舞蹈课堂学习与“非遗”的有效融合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视觉冲击:“非遗”传承的校园化建设

“非遗”舞蹈的教学路径应着眼于校园建设,在公共文化环境中实现普及“非遗”的常态化,完善教育的细则化。首先应结合初中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点,营造新颖多元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校园公交、校园自行车等交通基础设施中张贴“非遗”海报、普及“非遗”理论知识、将传统“非遗”以绘画、手工制品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学生产生视觉记忆;在宿舍、学院等休闲区域设置“非遗”舞蹈宣传栏,使学生对民间文化产生兴趣;利用课间操等课后活动时间设置民间文化“非遗”展,在呈现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方式的同时厚植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根脉。以美化校园公共环境的形式,促使学生不断产生视觉上的知识冲击,在历史与现实中产生心灵感触,帮助学生追忆中华文明史,促进个体认知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二)沉浸式体验:“非遗”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非遗”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民间舞蹈的创新形式转化具有指导意义。教学模式的综合性、前沿性是推动学生高效且优质学习的良药,更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学期中期,撷取一至两节课时邀请“非遗老艺人进课堂”,开展“非遗大讲堂”的形式,对学生展开教学与指导,以借助“课上-课下”互助教学形式以及“手把手”的传承模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当地民间民俗文化,并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推进“非遗”对课程有效融入。以聊城市为例,前期收集关于运河流域山东聊城地区民间舞蹈的一手资料,在课程中教师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汇报与展示,课下通过开展“沉浸式非遗体验活动”、学生实践讲座,巩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基于此,在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中,通过完善的课上、课下教学模式对于建立学生的民间文化脉络具有指导意义。

(三)情感塑造:“非遗”结合地域文化的价值呈现

“非遗”是不同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产物,顺随当地气候、地形、风俗特点呈现出特有的表现形式。以鲁西地域为代表的伞棒舞、竹马舞是该地区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挖掘“非遗”在长期创造实践和创新应用背后的地域文化特色,教授动作要领,表演阵势,以现代视角亲身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域风格特色。在教授过程中,利用室外教育资源,通过参观、理论讲解、非遗老艺人口传身授的形式打破地域限制完成教学,在课程结束后以小组考核的形式完成以评促学的教学机制,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衔接。

四、结语

舞蹈学科作为首次纳入新课标的学科,要紧跟时代主流,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舞蹈教学应当为教授学生身体语言的运用而服务,对学生的情感抒发做出指引,为初中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建立健康、正确的根基,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中华优秀文明史的理论结构,形成逻辑思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嵌入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以更好地建立学生对文化的认识。舞蹈教学的路径发展,还要将“非遗”舞蹈有效融入;部分“非遗”存在失传、受众面窄化等问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找到合理的教学模式,让中华文化真正实现代代相传,在课程内容、课堂体验感上体现新时代风貌,满足现代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课例:小学、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金永森.傣族舞蹈的风格性在教学中的体现分析[J].艺术大观,2022(27):112-114.

[3]苏娅菲.新时代民族舞蹈创作题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表达——以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参评作品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02):88-92.

[4]朱洁.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内涵与结构多维构建[J].尚舞,2022(17):165-167.

[5]曹国军.从地方艺术资源进初中音乐课堂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岭南民间舞蹈为例[J].当代音乐,2019(05):164-166.

[6]张文娜.初中舞蹈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科技創新导报,2014,11(08):

104.

(作者简介:杨子雯,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肖亮宇)

猜你喜欢
舞蹈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冰上舞蹈搭档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舞蹈课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