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书萱
我自小不喜吃寡淡的白米粥,虽说人生百味终归一淡,可儿时的我只觉得白粥难以下咽。
不仅不喜欢喝粥,就连白饭我也不爱吃。小时候吃饭,总得和着些汤汤水水,一阵风卷残云,狼吞虎咽就此成了习惯。习惯着,习惯着,这胃就不争气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胃病让我告别了世间诸多黄汤辣水,更不必说什么山珍海味了。医生建议我的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一日三餐都食粥。这于我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想到之后的日子将与粥相伴,心情便觉苦涩。
一个冬天的清早,窗内水气氤氲,门外雾气缭绕。我向厨房走去,母亲已经在厨房忙活起来,不必多说,她一定是在熬粥,可我竟嗅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鲜香。
那是一碗白菜瘦肉粥,细腻温润的米香浸润在鲜甜的肉汤里,散发出柴米油鹽间最朴实却也最打动人心的香味。几碟小菜,就着白菜瘦肉粥,人间至味想必也不过如此吧。
有一天,我望着正在淘米的母亲,红色格子围裙在厨房的水汽间匆匆穿行,熹微的晨光倾泻下来,逐渐填满了整个房屋。我突然想喝白粥了,于是告诉母亲。她应声答应,眼底尽是温柔。
母亲将白粥搁在窗台上,热气在晨曦下蒸腾,须臾的工夫,粥便不似之前那么滚烫了。
舀一勺白粥,几颗米粒在浓稠的汤水间滑动,入口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甘甜在唇齿间打转。母亲坐在餐桌的另一侧,看着我笑靥如花。
人煮粥,粥载人;人渐长,粥依然。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知道了人情冷暖、物是人非,我知道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唯有母亲是从前的样子,唯有白米粥还是那清甜的味道。
●点评
作文以“粥”切入,以小见大,以“我”生病不得不清淡饮食为起因,讲述了“我”从不喜欢寡淡无味的粥到逐渐能品出粥的独特香味,生动地写出了“我”的领悟和成长,以及渗透于文中丝丝缕缕的母爱。全文描写细腻,语言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系山东临沂市第三十一中学生,指导老师:葛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