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智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沈阳,110847)
随着我国医学健康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现代医学卫生体系”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伴随着健康中国、新医科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1]。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护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技能与操作培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程度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护理学人才培养也面临转型,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强化护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应用导向,已成为当前护理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2]。随着信息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护理学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理虚实融合”是“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指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课程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将理论教学与采用虚拟技术和虚实结合技术进行的实践教学相融合[3-4]。为切实提高护理教学质量,辽宁中医药大学将“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中,探究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随机抽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生62名,分为A、B两个教学班,每班31名学生。A班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式,B班作为观察组,采取“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对照组男6名,女25名;年龄21~22岁,平均年龄(21.05±1.64)岁。观察组男7名,女24名;年龄21~22岁,平均年龄(21.08±1.63)岁。两组参与研究的学生在年龄、性别、心理、专业知识及能力等基本信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本研究相关情况均充分了解,自愿参与本研究。
纳入标准:学生为2021级护理学专业。
排除标准:①不认可本研究方式的学生;②中途退出;③沟通、交流、理解能力障碍。
两组学生的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时一致,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实训课为小班授课,由同组教师授课。
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实训操作视频,利用人体模型或学生互相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操作等方式,开展实训操作练习。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1)以模块化任务分解教学内容,遵循“任务导入-自主学习-理论教学-虚拟实训-实战演练-理论巩固”的教学思路,实现“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理论+实践+虚拟”结合[5-6]。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的病房,将患者、病房环境、治疗仪器等信息虚拟,并且与真实的设备(例如人体模型等)结合起来,学生通过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仿真交互技术,遵照医嘱在虚拟仿真实训室开展实训学习,掌握实践技能[7]。(2)具体实施,以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为例:①课前。教师在班级群中发布学习任务单,并指定部分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形成发病机制动画、护理此类患者重点和难点等,并根据教学任务的重点布置预习测试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查看学生测试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心肌梗死诱因较多,识记难度大;快速判断心肌梗死的能力不足;心肌梗死救护要点多,难以识记等。②课中。理论授课采用BOPPPS模型辅助完成教学过程,过程主要包括课堂导入、课堂目标、课堂前测、课堂参与、课堂后测和课堂总结六个部分,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式互动和反馈的闭环。教师可以采用动画、微视频等方法带领学生全面了解心肌梗死的知识,将新的课堂学习主题导入,能够让学生对心肌梗死有全面了解,充分掌握其危害性和急迫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图片、Flash动画等方式展示心梗发病机制、诱因等。然后鼓励学生对心肌梗死发病机制、诱因进行讨论分析。接下来让学生观摩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和趋势,讨论发生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改变,用实际临床病例的心电图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让学生判断,进行过程性评价,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利用临床护理思维仿真训练系统,让学生体验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全环节的护理操作,教师可对学生的操作及时纠正和指导,重在训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借助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仿真交互技术开展实训教学,学生岗位实操,亲身体验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全过程。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轮流让学生扮演医生、责任护士、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抢救和护理。高仿真模拟重在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他们护理评估和临床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模拟教学中体验了“真实”的抢救护理场景。③课后。学生书写虚拟仿真交互实训后的学习心得,做好实训记录,促使学生将在“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下掌握护理技能,将课堂知识转变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发布心肌梗死课后作业,并给学生寻找优质学习资源。
观察指标在学生综合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方面,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综合情景模拟得分是评估学生知识水平的关键指标。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通过期末考试得分确定,满分为100分,评估学生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表现。同时,综合情景模拟得分由教师评定,满分为100分,反映了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态度方面,学习态度、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是评估学生态度的观察指标。这些指标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每部分包括数量不等的题目,满分为100分,得分与态度呈正相关,较高的得分表示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自我效能和满意的学习体验。在能力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察指标。同样,这些指标通过调查问卷来评估,每部分包括不同数量的题目,满分为100分。较高的得分表明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探究和学习新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而言,这些观察指标为评估学生的知识、态度和能力提供了量化的测量手段,帮助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
本研究中各种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借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开展处理,以()表示“认知情况得分、态度情况得分、能力情况得分”等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成绩和综合情景模拟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知识情况比较 (,分)
表1 两组学生知识情况比较 (,分)
组别人数观察组3185.13±17.31 85.19±10.30 84.82±11.30对照组3185.92±18.2272.28±9.2373.02±8.30 t 0.175 5.197 4.686 P 0.861<0.001<0.001
观察组学习态度、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态度情况比较 (,分)
表2 两组学生态度情况比较 (,分)
组别人数学习态度自我效能学习满意度观察组3184.67±17.93 76.29±12.31 84.93±11.33对照组3170.34±10.8367.32±9.0474.22±9.47 t 3.8093.270 4.038 P<0.0010.002<0.001
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能力情况比较 (,分)
表3 两组学生能力情况比较 (,分)
组别人数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观察组31 81.10±11.04 82.46±10.62 84.03±11.93对照组3168.34±8.8368.17±8.1967.31±8.93 t 5.026 5.933 6.247 P<0.001<0.001<0.001
“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是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思路[8]。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课前通过虚拟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和学习资料,学生借助虚拟平台进行自主预习和延伸拓展,在理论教学、虚拟实训和实战演练中,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演示、案例讨论等形式进行课堂翻转,既将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又将虚拟仿真资源与现实资源进行结合,通过虚设真实的护理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病房环境中,有助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训项目操作过程中,实施以过程+成果导向结合的评价机制,根据各环节操作表现、技能掌握设置评价标准,结合任务完成确定考核成绩,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融合评价。实施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考核评价主体体系,强调构建多维度的考核机制[9]。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生对护理的实操技能有更好的掌握、学习的态度较好并且学习和实践能力较强[10]。分析原因,一是由于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对理论知识充分掌握,更要在理论基础上实施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借助了三维虚拟现实模拟操作系统,将多种复杂护理实训的虚拟场景与传统教学模型(如模拟人)结合,学生通过三维仿真技术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可在虚拟的情况下模拟真实的操作,并得到触觉等真实物理反馈,实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真实仿真操作[11-12]。二是“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借助了多种新的科技手段,与传统枯燥的实训课程相比,场景更丰富、效果更逼真,学生有全新的真实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意愿更强烈,学习满意度更高[13-14]。三是“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学生沉浸于护理操作的学习中,并可以对实操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实训,能够对护理操作进行回顾学习,学生积累了更多的护理实训经验;新技术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15-17]。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中依托当下的教育改革和医学转型背景,将“理虚实”三元融合教学模式纳入课程框架,基于整体性角度融入“理虚实融合”教学模式,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应用性[18-19]。坚持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提升,可显著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学习态度较好,解决问题能力强,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