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石河子绿洲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新疆 石河子,832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老年患者的院内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保障老年患者生命安全与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1]。不过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机体防御系统受到影响,患者容易出现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此情况的出现对患者极为不利,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2-3]。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也称医源性感染,包括住院时发生的感染以及院内获得并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4]。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类型,比例为75.0%以上,主要包括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等,为此加强预防管理具有重要价值。PDCA循环包括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等四个阶段,可对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进行持续性改进,以促进管理质量的螺旋式上升[5]。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类型之一,可用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还可节省护理资源,也有利于医院护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6]。本研究具体探讨了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以促进降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现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2020年2月—2023年3月石河子绿洲医院收治的78例托老、临床关怀的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质控管理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石河子绿洲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
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男/女)住院时间(d)免疫抑制剂使用侵入性治疗(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泌尿道插管)质控管理组3967.21±2.9520/1914.21±0.3326(66.70)14/7/13/5对照组3967.10±3.1821/1814.18±0.4324(61.50)16/5/12/6 t/χ20.1580.0510.3460.2230.598 P 0.8750.8210.7300.6370.897
纳入标准:①参考病史、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7]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80岁;③住院时间≥3 d;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入院前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⑥调查期间未发生死亡情况。
排除标准:①存在相关治疗禁忌证者;②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③资料不全者;④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合并精神疾病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日常护理等;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行为护理与饮食护理。
质控管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目标为降低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能及时解决家属及患者住院期间的顾虑,改善患者预后。
P阶段:首选查找传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为何会发生。主要包括:①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参差不齐,个别护理人员经验不足。②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流程不合理、制度不够完善、临床出现的问题反馈不及时等。③未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护理人员的责任性不强、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制订具体的合理性的处理方案和管理目标,成立护理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士、专科护士、临床医师等人,负责制订并实施整个护理计划。将计划分为周计划、月计划,归纳总结本月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列入下个月管理工作检查的重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D阶段:根据实际评估结果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①加强培训:对医院相关护理人员、业务骨干等定期进行院内、院外的培训,培训可根据学历、能级;如中专、大专;对护士护师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操作进行重点培训,而对于护师、主管护师以上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则重点扩展其科研能力,积极倡导在职学习,提高整体综合素质。②积极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完善既往的护理管理内容,制订一套详细、合理的护理管理目标、达到“技术操作规范、服务流程标准”。③指导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主体,尽量满足其在护理期间提出的合理要求,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陪护的健康宣教,日常多和患者及家属护工沟通,提高患者对自身护理的积极性,定期了解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④加强手卫生管理,掌握标准洗手的方法并考核,充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C阶段:定期(每周、每月)监督并检查护理质量,评估与分析每个阶段的护理结果,明确其与护理计划的差异性,及时动态调整(人、物等方法)完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控制理念与规范措施,必要时进行纠正与完善。
A阶段: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上一阶段的护理质量管理情况,对于优势地方继续进行保持。对于薄弱环节,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整改,在下一周期的护理工作中进行实施。
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1个月。
①记录两组护理期间出现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②记录两组在护理1个月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摔倒、未及时更换输液瓶、误吸、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摔倒+未及时更换输液瓶+误吸+用药错误)例数/总例数×100%。
③在护理1个月后,记录与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估,包含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74项条目,所有条目的评分均为1~5分,分数与生存质量成正比关系。
④在护理1个月后,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0~100分,包括三个级别:非常满意(>90分)、不满意(80~90分)、比较满意(<8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护理期间,质控管理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期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n(%)]
护理期间,质控管理组摔倒、未及时更换输液瓶、误吸、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护理1个月后,质控管理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1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4 两组护理1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例数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质控管理组3958.62±4.5557.20±2.1557.21±5.1458.09±4.71对照组3952.29±5.8251.49±2.8651.58±7.4753.32±5.25 t 5.351 9.966 3.877 4.223 P<0.001<0.001<0.001<0.001
护理1个月后,质控管理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1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环状软骨以下气管、肺组织、支气管的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多发生于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自医院出现时就已经出现,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住院时间极大延长,使病死率显著提升[7]。尤其是老年患者病情多比较为重,免疫能力低下,更加容易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8]。并且在未入院前,很多老年患者已经进入意识不清或昏迷状态,伴随有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等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在诊治中不可避免地进行一些侵入式操作,很容易破坏患者皮肤、黏膜等屏障,这会受到许多细菌的侵袭,增加了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概率[9]。研究显示,80.0%左右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可以预防的,采用有效护理管理工具持续关注院内护理环节,降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对保障患者治疗安全与提高护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期间,质控管理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质控管理组摔倒、未及时更换输液瓶、误吸、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也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机制上分析,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既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执行力,能够有效提高跨部门的合作效率,高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持续降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也可为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提供依据[11]。
多数老年患者具有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创面大、侵入性操作繁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多等特点,上述都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也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1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后,质控管理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为一种自上而下、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质量管理工具,能够找出传统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潜在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对程序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改进方案,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13-15]。
本研究显示,护理1个月后,质控管理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机制上分析,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明确了护理管理的具体步骤,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关主题,选择改进的方案,制订改进方案的具体步骤和目标,显著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提升护理有效性[16-18]。并且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通过采用科学方法探究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找出哪些因素能够引起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进而制订针对性改进方案,从而实现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目的,改善护患关系[19-20]。不过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也受样本量、研究区域、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结论有一定的偏倚性,且本次研究调查病例数过少,将在下一步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排除相关干扰因素后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对于护患关系的改善起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