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超,魏 忠,吕 银,王贺云,张新宇
摘 要:基于对兵团“双一流”建设高校近百名全日制留学生的深度交流与调查,分析影响他们留学获得感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意愿强烈,但留学获得感呈现出显著的内容差异,即组织支持感最高,学习支持感次之,生活支持感最低。同时,留学获得感呈现出较大的个人差异,这既与个人留学预期和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也深受校内组织与个体国际化理念的影响。培养亲华友华留学生,需整体提升留学获得感,强化学习生活支持感。因此,要重视留学生具有的批判性思维,与思政哲学有机融合进行教学,生活上提升对兵团的感知和认同。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思政哲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生;“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1-0001-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ep commun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nearly 100 full-tim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universities of the XPC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sense of gain in studying abroad and its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from countries along the B&R have strong desire to study in China, but their sense of gain from studying abroad shows significant content differences, that is, the highest is the sense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llowed by the sense of learning support, and the sense of life support is the lowest. The sense of gai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hows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pectation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individuals studying abroad, and it i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and individual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cept. To cultivate pro-Chinese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ense of gain from studying abroad and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support in study and lif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o d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XPCC in life.
Keywords: critical thin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Belt and Road"
在2022年7月,習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新疆时指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1]。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下,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新疆兵团高校办学科研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的深入,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吸引国外留学人才,特别是“一带一路”沿途和节点国家的留学生[2],培养高素质“知华、友华、亲华、爱华”人士,是兵团高校发挥区域办学特色,强化国际竞争优势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留学生深受中西文化和人才培养体制的影响,拥有广泛且密切的国际交流机会,该群体回国能显著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水平,有利于院校和地区国际交流合作的拓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因此,积极吸引国际留学生,打造拥有国际视野的优质师资,组建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英文课程培养体系、国际化教学科研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是留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坚实基础,更是推进兵团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留学生的调查交流与相关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发现,当前兵团高校对留学生入学后的支持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学习教育、日常生活三个方面[3]。在组织管理方面,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和学院留学生管理办公室都建立了日常管理与考核的机制,配备了专门的班主任和助理,发挥了主体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教育支持方面,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积极调配了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承担相关课程,提升师生沟通交流效果。在日常生活方面,各级管理部门积极提供人文关怀,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融入当地文化。在此过程中,留学生来华意愿逐步增强,但留学获得感呈现出显著的内容差异,整体而言组织管理上的支持感较强[4],而学习支持感上重语言交流而轻文化内核,生活支持感侧重活动组织而忽略了思想建设和精神连接。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国际留学生的留学获得感为核心议题展开探索。
一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高校设立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的各级行政部门为留学生提供组织支持,保证学生基本需求,并引进外籍或有留学背景的教师,在语言交流上保障学习教育的支持感。要长期可持续性输入国际化人才,需要引进并培养具有多元文化、丰富语言、差异教育的留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外籍学生数量是衡量国际化标准的一项指标[5],随着兵团高校留学生的日益增多,必须考虑其实际归属感。
(一) 留学生的学习教育支持感
极高的组织支持感受到了众多来华留学生青睐,但留学生所接受的中國高等教育相对于西方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任务提交方式、思维培养模式、留学获得感具有很大的考验。很多高校对留学生教学只重语言流畅,注重结果,忽略了西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6]。导致留学生的学习支持感较低,这里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学习教育上忽视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语言并不能作为现阶段中国教师与留学生的教学障碍,更多的思维差异性和文化的碰撞带来观点不认同、知识不理解、行动不迅速等问题。这种差异性并不是完全负面的,差异的绝对性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从差异找出相似的地方并尝试理解不同的部分;在面对留学生时,首先摆脱师生模式下的套路,注重培养其对于中国文化、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的理解,在兴趣的把握下引导并交代核心学习能力的目标。
第二,日常教学中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期的中式授课方式导致在面对留学生时“一视同仁”,忽略了留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巨大差异。不同于中国学生的课本信息迁移教学,国外则注重信息的转化和应用,因此造成在入学前的知识储备差异、学习能动性的高低、思维方式有别等问题[2]。作为授课教师认为留学生应具有像中国学生一样强的执行能力,却忽略了众多不同,造成大部分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差、收获少、疑惑多等感受而产生自我放弃的想法。面对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师生沟通少,导致留学生能力提升低、学习支持感低、留学获得感低等一系列延续性问题。
第三,忽略了留学生本身的特点。留学生拥有非常出色的主观能动性、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动手能力等;这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是具有优势的,留学生批判性思维受西方教育的影响,是一种德育素质与智育素质相辅相成的一种基础能力[7]。带有谨慎、谦虚、理智、有理有据、公正、公开和反省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核心文化素质;具有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这些高阶的思维技能[8]。但不同于西方的教育,我国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研究要相对落后且开展困难,规范性的批判性思维在高校中并不常见。
目前的授课模式缺乏对留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没有针对他们的教育背景和优势进行引导,中国大课堂式的知识迁移和高容量使得留学生学习体验欠佳;教师对于留学生的特殊教学多是体现在课堂上的语言交流、内容呈现方式、课程作业展现等基础性教学。忽略了思维的引导和学习能力培养,缺少分析留学生的特殊之处,忽略了留学生对于问题的思维模式。这对高校本身的国际化建设是不利的[9]。
(二) 留学生的生活支持感
外籍学生的生活支持感主要源于学校补助和服务上,对其情感上的支持以活动组织的形式为主,日常生活中缺乏思想建设和精神连接的措施,加上文化差异和语言不同导致其无法融入主流学生群体,学生的归属感一般,降低了留学获得感[10]。通过对留学生访谈,孤独感导致归国后对母校精神连接不强[11]。只有当高校外籍学生被认同,感知到生活支持感,获得归属感才会影响他们的情感和学习工作热情,达到留华、亲华、爱华和国际化的目标。
留学生会因语言、文化、教育差异使得其难以融入主流学生群体,而自发聚集为一个团体;我们在思想上尊重其传统和文化,但如何集中式体验教学感知中华魅力、学习中国文化历史,理解并融入中国,是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访谈发现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流于表面,单纯认为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人民友善、乐于帮助他人,却不知这种情感背后的魅力和蕴藏的哲理才是真正需要去学习、了解、理解和认同的核心。这种情感反应生活支持感的高低,对留学环境的认识简单,缺少认知为何中国拥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潜力、高等教育水平、稳定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所谓的生活支持感实际上不同于组织支持感中情感的关怀,这种情感是留学生主体对于留学过程的认同感和所受到的精神层面的引导。
(三) 研究问题
本研究基于多年对本硕博留学生的培养模式分析,通过较大规模且覆盖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数据,尝试在留学获得感呈现出显著内容差异的基础上,证实分析如下问题:一是如何在留学生培养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文化内核?二是怎样强化生活支持感上思想建设和精神连接,有何具体措施?
二 调查结果
多数留学生对批判思维完全没有认知,对于具体概念也处于模糊状态,不能有逻辑地、带有技巧地、具体化地阐述怎么运用自己掌握的批判性能力去分析问题。非人文社科类留学生对思政哲学教育的认知为零,显示了对留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的短板,也说明高校可能在这一方面缺少合适的课程参考和完善的学习制度。访谈留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
留学生希望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去感知学习批判性思维,其中(A8)谈到自己对批判思维的认知是“通过判断性思维深入了解专注事件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差距产生的本质性原因,然后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符合逻辑背后的原因,进而对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作出调整和补充,通过交往分享自己的意见和经历以带来创新性推进”。留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在交流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在课程中创造多学科交流、中外学生交流、校企合作交流的机会,来搭建批判性思维学习的平台。留学生的优势在于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拥有想象力的,(A6、A8、、A9、A11)认为自身的想象力能够为自己学习批判性思维提供理解的新角度;他们认为学习就是更深层次的想象;将自己的抽象思维具体化,将想象当做奋斗的目标,将自我想象作为与众不同交谈的筹码。同时也通过这种优势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聚焦自我学习进而得到理想的判断思维和符合自我发展的标准。
所有来华留学生都时刻关注自己家乡的发展状况,同时他们热爱中国,喜欢中国文化,(A11)阐述在中国八年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了半个中国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真正感受到各族文化的交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很多。以实践认知文化,以批判挖掘本质,(A1)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青年的教育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受到的教育和实地走访,会让我把观念带回自己的国家,把学到的知识以作为发展趋势使用并作为社会改进的一种工具,为自己的国家尽一份力”。留学生的专业学习应拓展且融入相应的哲学思维的教学,达到明其意、懂其理、达其身、推其众的目标。75%的留学生向往留华工作生活,其中本科生和博士生意愿较为强烈;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此项意愿并不是非常强烈。排除继续深造的因素,(A8)强调“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学习能力去为自己的国家发展做出一种跨国文化交流,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差异中求同存异,在中国继续深造但不会忘记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
在对于留学生的批判思维教育和思政课程培养环节需要有针对性、适应性、合理性的制度建设和模式参考,这将在下文进行阐述。
三 结果与讨论
为加强留学生教育及提升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需要在留学生的教育上融入批判性思维的规范以充分发挥留学生的思维优势,通过中国教育模式下的引导,提升对所学知识体系的理解,结合所学专业完成思政哲学的建设规范[12],实现对留学生润物无声,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文化内核。因此,提升留学获得感,要在学习上融入批判性思维教育,搭建以培养留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通过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知识体系的过程性评价模式,服务思政哲学的建设,强化学习支持感,并用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方式,加强思想建设和精神连接,提升生活支持感,使得留学获得感得到满足。
(一) 留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规范化
留学生思维跳脱,情绪放大化,擅长肢体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大胆且丰富[13],这是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一种情绪和思维表达方式。留学生多喜欢以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去接受新理念,面对新鲜事物大胆的猜测,并能够放开思维提出自己的理解方式,对于老师所讲保持怀疑的态度和不懂就问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通过对留学生思维培养获得新的教学经验,发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并加以完善,提升国际化教育能力[14]。中外教学差异导致知识获取能力不同,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拥有高阶思维的能力,还需要规范的基础理论,如下所述。
1)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理解:首先引导留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并结合自身优势去突破。对留学生强调逻辑想象的重要,培养他们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逻辑思维的规范和知识体系的搭建;理解本质才能发现问题、得到合理的猜想。同时也要注意批判性思维不等同于逻辑思维。需要培养逻辑联系、多角度分析、丰富的想象力、有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理性择优的技巧等。
2)活跃思维的捕捉:合理运用思维的灵活性,发现思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他们挖掘和辨别深层隐含的基础性假设。
3)猜想的具体化:批判性思维的智育素质要求技巧的学习需结合实际去锻炼和落实,技巧转換为实际应用是批判性思维对结果最好的论证[15]。因此对于留学生思维锻炼的考察要求将捕捉的信息具体化呈现,以学术论证的过程去体现自己猜想的完整性和可行性;根据本质的延伸具体到通过某一种角度、核心思想的指出、欲解决的支持方案、过程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备案等都是猜想具体化的要求。其次针对留学生薄弱的理论知识,将所学技巧与专业学习结合,既巩固基础理论学习,也使得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得到实际的应用。
虽然留学生在课堂具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且能够与新知识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但课堂的内容有限且时间短暂,课下的学习并不受到留学生的关注,得不到巩固也没有完善批判性思维的建设。因此对于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习要求如下。
1)批判性思维德育和智育的技巧需要结合留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技巧的学习应该长期并量化考核,学会技巧并理解才能学会应用;高阶思维的锻炼应规范到专业范围,缩小因思维散发产生的不切实际的猜想,更合理地、符合逻辑地、带有完整性地将科学思想具体化、现实化。
2)发挥留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其对于问题解决的能力,搭建坚实且全面的知识框架,理解本质,抓住核心进行留学生思维的延伸。
3)长期维持批判思维的锻炼,保证留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需要避免机械化的课本知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长期维护留学生的这种思维观念并且设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去监督他们解决问题的完整性,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获得感和生活支持感。
(二) 留学生对思政哲学教育的认知和引导
思政哲学教育强调“信息-思想-行为”的三角循环,信息引导思想,思想指导行为,行为选择信息。结合留学生专业明确思政元素并且搭建有效的传递手段去指导学生的思维技巧和行为过程。新工科视域下思政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支持需要融入专业课程[16],重新搭建现有的知识框架,进行升维转化发掘背后的哲学理念,发挥自然科学背后的普遍规律,运用哲学思想去进行解释和升华;进而降维应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发现哲学的魅力。
缺少留学生思政培养环节导致留学获得感内涵不足以及实际感受转化有所欠缺。思政教育中思政元素的选取需要针对培养对象进行筛选和特定;留学生对中国式思政教育完全陌生,且在多元化信息时代造成思政教育认同感的降低;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造成留学生对于外来文化难以接受、不能理解;不同于中国学生,留学生多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造成在面对相对定格的教育模式产生消极的态度,不认同、不接纳、想摆脱,进而导致留学支持感降低。因此,对于留学生思政教育需要通过组织支持感和生活支持感去融入,搭建从兴趣到熟悉到理解到认同再到思政哲学的渗透的体系。
1)思政元素:留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对留学国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向往感,他们所期待的是通过自我了解和认识所搭建的虚拟印象,没有直观感受;因此需要抓住留学生在进入中国留学时对于信息积极学习的时候就进行思政元素的引导。组织支持感所带来的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如饮食、交通、语言等;例如汉语语言的学习就是一个文化了解的过程,提升兴趣的手段,包括通过象形去引导留学生以肢体语言理解汉字产生和演变的原因。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感受魅力的所在,因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接纳中国文化。
2)感知认同:抓住留学生的兴趣和对中国优势的向往学习积极性,收集他们所想了解、有认同感、有教育意义等的故事、题材、思政知识进行实际的感知教育,切身实际地引导留学生进行自学且发挥所学到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并进行应用转化提出疑问,在感受和理解的同时发现思政元素并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
3)引导方式:给予留学生正确的思政学习指导,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友善的态度,愿意倾心去相处和感受,没有戒备之心的沉浸式体验才能激发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留学生会学习、模仿、深究、提问、实践和扩散;不仅形成以中会友,还打造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对新人进行引导和讲述中国思政哲学的魅力。
4)批判总结:通过进行批判技巧学习的留学生和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进行相同的实践活动或学习,注重对于活动后、学习后的体会总结和批判交流;针对掌握批判技巧的留学生所观察到的不仅仅是活动表面带来的听觉、视觉、味觉等的触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能够通过本质分析现状的逆向思维。交流则是评价感悟最好的手段,符合逻辑的、带有谨慎的态度,谦虚地接受并且提出改进的措施等是技巧所要求的;不同国度下、多元文化下、思维方式差异下和教育程度差异下所碰撞出的都是崭新的思政元素。
5)思政延伸:以留学生的角度去发现自己领域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学科交融,通过留学生的思政学习,以较为全面的角度去审视相关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等;一方面思政内容带给留学生中国本质的美,另一方面又通过留学生来完善和扩展这种核心的精神。而留学生真正掌握思政教育所带来的的收益即是通过历史的经验和模仿或者利用这些思政要義去推测和分析世界变化的现状,进而寻找符合自己国家制度建设的标准。理智和带有改观的态度去发展性地提出改变的建议,从所擅长的领域去进行相关实践,从专业到工作领域再延伸到社会层面,做到以实践为道路。
(三) 强化思想精神的实践案列
对留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应用环节,发挥他们对陌生事物独特的好奇感和情绪表达的优势。需要为他们创造真实的体验感,去大胆地接触、学习、接受、批判、完善和应用。因此创造更合适的、符合留学生地实践内容是很好引导和评估他们思政学习的方式。高校对于留学生组织支持感的给予往往忽略了他们在培养过程中的思政穿插和感悟汇总;应该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将实践结合专业去完成综合性团队的建设,发挥各学科特长的同时去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到的思政内容并进行理解和延伸。而实践的适合性和特殊性需要结合留学生所处环境和经验进行调整, 具体为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参考全面,实践应用应多样全面;高校需要发挥当地特色优势,首先以学校为中心,通过学习了解校史、学校发展建设产生对周边地区的兴趣;通过整理收集所在城市的历史背景、政治要素、特色建设和人文风情等元素进行分类和归纳,独一无二最能够吸引广大留学生;有选择的权利更能够激发探索的潜力,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2)因人而异:思政教育强调因对象的差异灵活变换思政内容,尤其面对留学生教育需要避免政治敏感要素,结合其国家背景和文化特征进行适宜的中国特色思政教育的融入;结合留学生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和思维能力进行实践内容、实践地点、实践方式及实践总结的特殊定制;其次结合团队成员的专业学习、特长发挥、思政学习和实践应用等能力进行个人任务的分配。
3)因材施教:思政教育在留学生群体中覆盖程度取决于思政教育内容在留学生之间是否引起重视和具有考察环节;兴趣是对未知事物产生新鲜并自主学习且长期持续进行的,首先是接受和认同,其次能够带来收益且改变自我现状。部分留学生对于思政的学习在引导下能够产生兴趣关联,进而深入培养,增加留学获得感。
以石河子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联合留学生赴“乌、昌、石”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团为例,具体分析整个团队在准备前期、实践过程、实践总结中如何融入的思政教育;并且通过对整个实践过程的参考搭建思政实践的框架;从真实情感的流露去将感性体会和理性分析进行匹配,找到符合留学生团队思政教育的方式,为更广大留学生体验中国魅力,提升留学获得感提供参考。
1)项目简介:石河子大学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感知中国·丝路新疆 感悟大美新疆-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学生与来自4个国家的7名留学生共同搭建实践团队如图2所示;通过批判思维技巧学习探寻思政元素以达到对留学生润物无声的实践教育。团队深入新疆和田、喀什、阿拉尔等地,走进古城、乡村、纪念馆等场所,通过实地参观、情景体验、现场教学等方式,以第一视角零距离认识、了解美丽的新疆并亲身体验丝绸之路的魅力。
2)项目目标:旨在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指导方针,以我校留学生为主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成的魅力,体会和挖掘中国体制下思政元素所带来的收益和经验。了解新疆民族政策,学习新疆传统文化,认识新疆科技发展。
3)项目效果:石河子大学组织的“感知中国· 丝路新疆”留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以向留学生们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地理位置决定优先学习新疆文化。
实践以留学生们为主要群体,以红色道路搭建思政教育融入为主要理论学习;圆满达成了此次感知大美新疆的目标,极大地丰富了留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增加其社会经验、锻炼批判技巧应用、强化思政元素建设、提高其实践转化能力。将理论英语与实践英语相结合并融入思政学习的内容。通过口语表达和对思政元素的讲解将中国式思政内容与西方表达进行结合,探寻出适合留学生德育素质培养的交流方式。具体实践环节及培养环节如图3所示。
(四) 相关实践记录
2022年7月7日至7月14日,短暂却又意味深长的八天是与石河子大学“感知中国·丝路新疆”留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同度过的;团队前往南疆多个地区进行“感悟大美新疆-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体验活动。成员分别来自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农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和文学艺术学院,学历水平横跨本科至博士研究生。特别的是在社会实践期间,与来自4个国家(巴基斯坦、阿富汗、泰国、尼日利亚)的7名留学生深入新疆和田、喀什、阿拉尔等地区,走进乡村、古城、纪念馆等场所,通过实地参观、情景体验、现场教学等方式,以第一视角零距离认识、感受、了解大美新疆。文化差异下的融识带给这次实践别一番的滋味。
7月8日,“感知中国·丝路新疆”实践团走进和田。在和田团城,实践团一行走进当地居民家中,与当地居民聊家常。当实践团得知这里也是2016年后才进行改造升级,在此之前,这里俗称“鸽子巷”,因“脏乱差”闻名,而经过改造升级,如今已经成为和田市城市担当。正是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当地居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日子越过越好,实践团成员听到这里,纷纷竖起大拇指。随后一同前往团结广场,在广场北部竖立着库尔班与毛泽东同志握手的铜像。各位同学进行拍照留念,行人见到外国友人热情交谈,进行拍照留念,了解关于他们的故事。下午去了玉石集市巴扎,琳琅满目的玉石吸引了留学生的眼球。喀什玉龙河——总是不经意出现美玉的河。不断流淌的河水仿佛在诉说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新疆和田玉被称为世界公认美玉。夜晚充满烟火气的和田夜市,被各种美食的香味充斥着,无论是红柳烤肉,特色烤鸽子,新疆特色烤狗鱼,特色酸奶还是民族特色的舞蹈,都让留学生们流连忘返。
7月9日—10日,实践队成员走进喀什,古城里商户林立、游人众多,热闹非凡。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走进古城由衷的感叹道:“这里不仅历史底蕴深厚,而且充满活力。”在街上,不时有热情的当地居民和游客向实践团成员打招呼或者邀请合影。新疆民族舞蹈绚丽多彩,素有“歌舞之乡”美称。来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留学生表示这里的歌舞风格与自己的家乡很是相似,看上去很是亲切,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加入载歌载舞的队伍中。10日恰逢古尔邦节,是伊斯兰历12月10日,农历时间六月十二日,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对于6名穆斯林留学生而言也是重大的节日,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前往为他们“羊村小馆”共同庆祝,就餐期间留学生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教我们如何庆祝新年,我校同学也对他们表达真挚祝福。
7月11日,实践团队成员走进阿拉尔,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塔里木大学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以三五九旅革命前辈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在西北边陲戈壁荒滩上,发扬南泥湾精神,开荒大生产,履行屯垦戍边伟大使命;同步展现兵团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参观的学生纷纷发出“这真是太神奇”的感叹。部分参加去年文化体验的留学生表示:去年我们前往石河子规模化农场参观,在团场人们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种植农作物,早已经不再是密集型的人工劳作时代,充分展示了新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最后我们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热腾腾的沙子也没能影响大家蓬勃的探索欲,留学生们光着脚踩在烫烫的沙子上,徒步沙漠的同时又享受了一次免费的沙疗。沙子被风吹起来打在身上,让人更加深切地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蕴。惬意悠闲的骆驼走在沙漠中,吸引着这些外国学生。有三位留学生率先骑上骆驼,跟随领路人穿梭在纵横的沙丘之间。提速,冲坡,俯冲,失重,车上传来一阵阵欢呼的尖叫声。
四 研究结论
兵团高校留学生的留学获得感呈现出显著的内容差异,研究旨在通过强化学习和生活支持感,提升整体留学获得感。通过地域特色引导个体差异获得不同类型的来华收获,真正实现以留学生为核心感知认同中国思想政治文化。通过实际案例提出对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建议重视留学生具有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和思政哲学有机融合进行教学,以留学生的角度初看新疆,理解、认同、接受、转化和应用新疆的历史、文化、政治等。用红色新疆之旅切身实感地去体会文化交融、制度建设等,以及其背后的精神建设;体会在差异中寻找相似之处并尝试理解不同地方进而达到亲华、爱华、留华的目的。通过感受中国内在魅力达到留学生扎根中国、留于高校、服务高校、吸引资源、打造国际化程度高、可持续发展性强、有独立创新教育和特制思政哲学课堂的综合性大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共建“一带一路”,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枢纽地带[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07/15/content_5701067.htm.
[2] 王彩霞.国際传播视角下的巴基斯坦汉语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3] 李函颖,徐蕾.“贵族群体”还是“边缘群体”——“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职外籍教师的组织支持感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4):66-77.
[4] EISENBERGER R,HUNTINGTON R,HUTCHISON S,et al.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3):500-507.
[5] 黄剑峰,罗志雄.“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高教论坛,2022(2):55-59.
[6] 方宝,武毅英.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近十五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2):19-30.
[7] 张瑾帆.批判性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8] 杨盛超,张新宇.新工科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22,8(31):152-155.
[9] 王佳兴.“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来华留学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20.
[10] 陈强,文雯.“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挑战和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28-33.
[11] PENKA S.Academic Careers of Immigrant Women Professors in the U.S.[J].Higher Education,2007,53(6).
[12] 季伟峰.教育哲学视阈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2(8):33-35.
[13] 陆思逸,麦克·辛.中国留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中西割裂[J].现代大学教育,2017(3):41-48,113.
[14] 张慧君.国际化进程中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46-47.
[15] 董毓.为什么要扩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内容-关于批判性思维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根据[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7):42-48.
[16]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石河子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