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艳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强化课程之间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加强横向的学科融合和纵向的贯通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确立为经过数学教育学生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数学课程要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打通学段,统筹时间,形成“进阶式”课程。依托课程,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真实的问题情境,调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及以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师要用链条式的任务架起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桥梁,从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爱心豆芽我能做”的课程实施中,各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豆芽,学生分享的实验过程及结论引发了全班学生的思考:这么多豆子,测哪颗?什么时间观察?存放在哪儿……这些问题体现了统计中对样本的选择,以及如何收集数据。为指导学生用好数据,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出这些数据,学生用不同的统计图进行了表达,从中发现折线统计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活动方案,发展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探索、研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方案设计时,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
例如,在“后操场改造”的课程教学中,提出研究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们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提出:“计算后操场地面面积,首先要测量。”接着,他们又在设计方案时发现,改造时还要考虑到选购地面装饰材料的问题。教师顺势引导:“你们打算用什么铺地?”学生立刻想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做市场调研,接下来,学生确认分工,带着任务走出教室。在测量中,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测量过程,活动后交流了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测量得到的数据,反思在测量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学生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集体交流中,学生碰撞思维,不断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体会到方案设计要经历“设计方案-一次交流方案-初步完善方案-活动实施-二次交流方案-再次完善方案”的过程。
关注经验积累,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反思、乐于反思、善于反思,从而发展反思能力呢?仍以“后操场改造”的实施为例。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是知识层面上的,而是解决问题中的方法、策略。在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谈收获,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测量、调研、核算)-反思提升(调整)-确定最佳方案”,不仅梳理了研究方法,而且找到了解決问题的办法,在互相交流和反思中丰富了思考问题的角度。
注重多元多维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问题得到解决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过程的结束,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问题解决的结果,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复盘,对活动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讨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此次活动中值得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表达。在形成共识后,再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班进行汇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例如,“爱心豆芽我能做”第四阶段的评价活动,教师主要在学生反思回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有的用文字记录,有的用照片的形式记录,还有的制成了手抄报和小贴士……比如,有的小组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听了第一组做的反思交流,我给他们3颗星,他们小组能主动在对比实验活动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而且探究中遇到‘发豆芽需不需要透气这个结论时,能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很好地和同学们分享了研究成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评价,以引发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学会互相欣赏和自我反思,这是学生实现自我进步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教师应以课程为依托,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平台,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问题等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早期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